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B.電子通過導線由銅流向鋅
C.負極有O2逸出 D.銅上有H2逸出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理科綜合能力化學(上海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本題共8分)
許多有機化合物具有酸堿性。
完成下列填空:
(1)苯酚、苯甲醇、苯甲酸、碳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胺()具有______。(相同“酸性”、“堿性”或“中性”)
(2)常常利用物質(zhì)的酸堿性分離混合液。某一混合液含苯酚、苯甲醇、苯甲酸和苯胺四種物質(zhì),其分離方案如下圖:
已知:苯甲醇、苯甲酸、苯胺微溶于水。
A、B、C分別是:A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上述方案中,若首先僅僅將苯甲酸與其他三種物質(zhì)分開,則應加入________。
(3)欲將轉(zhuǎn)化為,則應加入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河南省原名校高三高考仿真模擬統(tǒng)一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7分)合成氨工業(yè)上常用下列方法制備H2 :
方法:
方法:
試計算25℃時由方法②制備l000g H2所放出的能量為_________ kJ。
(2)在一定的條件下,將C(s)和H2O(g)分別加入甲、乙兩個密閉容器,發(fā)生反應:
其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T1_________T2 (填“>”、“=”或“<”);
T1℃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 。
②乙容器中,當反應進行到1.5min時,H2O(g)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范圍是_________。
③一定條件下,在密閉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
A.
B.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保持不變
④某同學為了研究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測得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可見在t1、t3、t5、t7時反應都達了到平衡狀態(tài),如果t2、t4、t6、t8時都只改變了一個反應條件,則從t1到t8哪個時間段H2O (g)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最低_________,t4時刻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
⑤在25 ℃時,c mol/L,的醋酸與0.02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剛好呈中性,
用含c的代數(shù)式表示CH3COOH的電離常數(shù)Ka=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房山區(qū)下學期高二期末測驗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B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A(g)+yB(g)zC(g) ΔH<0。達到化學平衡后測得A的濃度為0.20 mol·L-1;保持溫度不變,將密閉容器的容積縮小至原來的一半,再次達到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0.35 mol·L-1。則下列有關(guān)判斷正確的是
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了 B. x+y>z
C.B的轉(zhuǎn)化率下降 D.C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房山區(qū)下學期高二期末測驗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可逆反應A(g)+2B(g)2C(g)(正反應吸熱),下列圖象中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北京市房山區(qū)下學期高二期末測驗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溶液,按由小到大順序排列的是
①溶液②溶液
③溶液④溶液
A. ①②④③B. ②①④③C. ③④①②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秋季江西省贛州市十二縣高一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CO2、H2和CO組成的混合氣在同溫同壓下與氮氣的密度相同。則該混合氣體中CO2、H2和CO的體積比不可能為
A.22:7:14 B.39:24:13
C.13:8:29 D.26:16: 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秋北京市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實驗室要配制200mL 1mol/L 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托盤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其質(zhì)量為 克。
(2)實驗開始前,需要檢查容量瓶是否 。
(3)下列主要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①稱取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放入燒杯中,用適量的蒸餾水溶解;
②用膠頭滴管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③待冷卻至室溫后,將溶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④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⑤用少量的蒸餾水洗滌燒杯內(nèi)壁和玻璃棒2至3次,洗滌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4)在配制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確,下列操作會引起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填序號)
①溶解NaOH固體的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燒杯
②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餾水
③用于溶解NaOH的燒杯、玻璃棒未洗滌
④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體體積小于刻度線,未補加少量蒸餾水至刻度線
(5)下圖是該同學轉(zhuǎn)移溶液的示意圖,
圖中的錯誤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重慶市9月月考高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guān)用途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液態(tài)鈉可用作核反應堆的傳熱介質(zhì) B.在過渡元素中找尋半導體材料
C.考古時利用l4C測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D.SiO2是制造水泥、人造寶石、單晶硅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