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正確說法是( �。�
A、聚乙烯可發(fā)生加成反應
B、石油干餾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質完全水解的產物互為同分異構體
D、從碘水中提取單質碘時,不能用無水乙醇代替CCl4
考點:有機化學反應的綜合應用
專題:有機反應
分析:A.聚乙烯中沒有雙鍵;
B.石油分餾得到汽油、煤油等;
C.氨基酸與葡萄糖不是同分異構體;
D.乙醇與水互溶.
解答: 解:A.乙烯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后,雙鍵變單鍵后就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故A錯誤;
B.石油分餾可得汽油和煤油屬于物理變化過程,干餾是指隔絕空氣加強熱,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淀粉屬于糖類,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質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兩者的產物不可能是同分異構體,故C錯誤;
D.從碘水中提取單質碘時,乙醇與水互溶,不能分層,所以不能用無水乙醇代替CCl4,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常見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石油的分餾、蛋白質和淀粉的水解反應、萃取實驗等,題目難度不大,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反應熱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當△H為“-”時,表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已知C(s)+
1
2
O2(g)═CO(g)△H=110.5 kJ?mol -1說明碳的燃燒熱為110.5 kJ?mol -1
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無關
D、1 mol NaOH分別和1 mol CH3COOH、1 mol HNO3反應,放出的熱量:CH3COOH<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合成一種有機化合物的途徑往往有多種,如圖所示為合成醇類物質乙的兩種不同途徑.

回答下列問題:
(1)甲分子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由甲催化加氫生成乙的過程中,可能有
 
(寫結構簡式)生成.
(2)戊的一種屬于芳香烴的同分異構體的核磁共振氫譜有兩組峰,且峰面積比為3:1,寫出戊的這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3)由丁→丙的反應類型為
 
,檢驗丙中是否含有丁可選用的試劑是
 
(填下列各項中序號).
a.Na    b.NaHCO3溶液    c.銀氨溶液  d.濃硫酸
(4)物質乙還可由C10H19Cl與NaOH水溶液共熱生成.寫出該反應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條件:
 
.(有機化合物均用結構簡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高中化學教科書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的氣態(tài)氫化物比②的穩(wěn)定
B、②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比③強
C、③的非金屬性比④強
D、④的原子半徑比③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燒堿樣品中含有少量不與酸作用的可溶性雜質,為了測定其純度,進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容量瓶中配制250mL燒堿溶液
B.用移液管(或堿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燒堿溶液于錐形瓶中并加幾滴甲基橙指示劑
C.在天平上準確稱取燒堿樣品ω g,在燒杯中加蒸餾水溶解
D.將物質的量濃度為m mol?L-1的標準H2SO4溶液裝入酸式滴定管,調整液面,記下開始刻度V1mL
E.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滴定到終點,記錄終點刻度為V2mL
請完成下列問題:
(1)正確的操作步驟是(填寫字母)
 
 
 
→D→
 

(2)滴定管讀數(shù)應注意
 

(3)滴定到終點時錐形瓶內溶液的pH約為
 
;終點時的顏色變化是
 

(4)若酸式滴定管沒用標準H2SO4潤洗,會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其他操作均正確).
(5)該燒堿樣品的純度計算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0.30g在足量O2中完全燃燒,只生成224mL(標準狀況)CO2和180mg H2O.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該有機物的實驗式為
 

(2)若該有機物的實驗式就是其分子式,則它的電子式是
 

(3)若A是易揮發(fā)有水果香味的液體,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則其結構簡式為:
 

(4)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分子中有一個連有4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分子間能發(fā)生酯化反應,則它的結構簡式是
 

(5)若該有機物是蔗糖的水解產物,相對分子質量為180,具有多元醇和醛基的性質,則其結構簡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G、Q、X、Y、Z均為氯的含氧化合物,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如下的轉換關系:
①G→Q+NaCl  ②Q+H2O→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1)這五種化合物中,氯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為
 

(2)由反應②可看出Q、X中氯元素的高低順序,其理由是
 

(3)臭氧(O3)與二氧化氯作用,可得到紅色油狀的六氧化二氯.六氧化二氯遇有機物會爆炸,它與堿溶液反應可得到兩種氯的含氧酸鹽,代表該反應的是(填①~④編號)
 

(4)亞氯酸鹽(如NaClO2)可用作漂白劑,在常溫下不見光時可保存約一年.但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亞氯酸而發(fā)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分解反應在剛加入H2SO4時反應緩慢,隨后反應突然加快,迅速釋放出氣態(tài)的二氧化氯,這是因為
 

A.酸使亞氯酸的氧化性增強    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D.逸出ClO2使反應的生成物濃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里迅速制備少量氯氣可利用以下反應: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此反應不需要加熱,常溫下就可以迅速進行,而且對鹽酸的濃度要求不高.
(1)用“線橋法”表示出電子轉移情況: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2)該反應中,氧化劑是
 
,還原劑是
 
.氧化產物是
 
還原產物是
 
  被氧化的 HCl與未被氧化的 HCl 的比是
 

(3)當電子轉移的數(shù)目為6.02×1023個時生成的氯氣的物質的量為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元素的單質常溫常壓下是最輕的氣體,B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甲與其氣態(tài)氫化物乙能夠化合形成鹽丙;D元素的離子半徑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中最小的.
(1)已知相關物質之間存在如圖變化
①丁與乙和水反應生成戊和丙的離子方程式為
 
,由物質己電解得到單質D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0.1mol/L的丙溶液中所含離子濃度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
 
;常溫下,為使丙溶液中由丙電離的陰、陽離子濃度相等,應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的水溶液至
 

(2)已知E 及其化合物有以下變化:寫出單質E與化合物Z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X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由A、B、C、D、E5種元素中的兩種元素,可形成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的18電子的分子,該分子的分子式為
 
(任寫一個即可).
(3)C有多種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種無色氣體,在空氣中迅速變成紅棕色,在一定條件下,2L的該無色氣體與0.5L的氧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C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