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4NH3+5O24NO+6H2O(g),以下是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NH3)=0.03 mol/(L·S) B.v(O2)=0.08mol/(L·S)

C.v(NO)=0.06 mol/(L·S) D.v(H2O)=0.08 mol/(L·S)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產、生活、環(huán)境等社會實際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滴水石穿、繩鋸木斷”不涉及化學變化

B.明礬凈水的原理和消毒液消毒的原理不相同

C.氟利昂作制冷劑會加劇霧霾天氣的形成

D.汽車尾氣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燒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一上月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膠體和溶液、濁液區(qū)別開來

B.向Fe(OH)3膠體中滴加少量H2SO4溶液,會生成紅褐色沉淀

C.用滲析的方法凈化膠體時,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讓較小的分子、離子透過

D.膠粒的表面積較大,微粒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吸附陽離子或陰離子,故在電場作用下會產生電泳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二上期中選修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已知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 =-57.3 kJ·mol-1 ,則H2SO4和B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 =-2×57.3 kJ·mol-1

B.CO(g)的燃燒熱是283.0 kJ·mol-1,則2CO2(g) =2CO(g)+O2(g)反應的ΔH = +(2×283.0)kJ·mol-1

C.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1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二上期中選修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鎂-次氯酸鹽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該電池反應為:

Mg+ClO-+H20=Mg(0H)2+Cl-。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工作時,正極a附近的pH將不斷增大

B.電池工作時,C溶液中的溶質是MgCl2

C.負極反應式:ClO- +2e- +H20 = Cl- +20H-

D.b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每轉移0.2mol電子,理論上生成0.1 mol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氧化鋅吸收法常用作脫去冶金工業(yè)排放煙氣中的SO2,其主要步驟如下:配制ZnO懸濁液(含少量MgO、CaO),在吸收塔中封閉循環(huán)脫硫,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ZnO(s)+SO2(g)=ZnSO3(s),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生成的ZnSO3可熱分解處理,其目的是:①生成的高濃度SO2可以用來制備硫酸;②___________;

(2)已知:純ZnO的懸浮液pH約為6.8.用氧化鋅吸收法脫去煙氣中SO2的過程中,測得pH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1所示。已知被吸收的SO2為c(SO2)吸,溶液中SO32-、HSO3-、H2SO3所占物質的量之比與pH的關系如圖2所示。

①充分吸收煙氣后的混合體系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結合圖1與圖2分析,cd段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為提高SO2的吸收速率η,可采取的措施為 (填字母)。

A.調節(jié)懸濁液中ZnO的量

B.適當提高單位時間內煙氣的循環(huán)次數(shù)

C.調節(jié)溶液的pH至6.0以下

(4)如用NaOH溶液吸收煙氣中的SO2,將所得的Na2SO3溶液進行電解,可循環(huán)再生NaOH,同時得到H2SO4,其原理如下圖所示。(電極材料為石墨)

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硼氫化鈉(NaBH4)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異丙胺(熔點:-101℃,沸點:33℃),在干空氣中穩(wěn)定,在濕空氣中分解,是無機合成和有機合成中常用的選擇性還原劑。某研究小組采用偏硼酸鈉(NaBO2)為主要原料制備NaBH4,其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室中取用少量鈉需要用到的實驗用品有鑷子、濾紙、玻璃片和小刀

B.操作②、操作③分別是過濾與蒸發(fā)結晶

C.反應①加料之前需將反應器加熱至100℃以上并通入氬氣

D.反應①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寧夏高三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下圖所示裝置中,試管A、B中的電極為多孔的惰性電極;C、D為兩個鉑夾,夾在被Na2SO4溶液浸濕的濾紙條上,濾紙條的中部滴有KMnO4液滴;電源有a、b兩極。若在A、B中充滿KOH溶液后倒立于KOH溶液的水槽中,斷開K1,閉合K2、K3,通直流電,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

則:①標出電源的正、負極:a為________極,b為______極。

②在濕的Na2SO4濾紙條中部的KMnO4液滴處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

③寫出電極反應式:C中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____。

④若電解一段時間后,A、B中均有氣體包圍電極。此時切斷K2、K3,閉合K1,則檢流計的指針是否移動?______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寫出電極反應式:A中 ,B中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遼寧省高三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A

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B

將Fe(NO3)2樣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紅

Fe(NO3)2樣品已氧化變質

C

將新制氯水和KI溶液在試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蕩、靜置

溶液分層,下層呈紫色

氧化性:Cl2<I2

D

分別向0.1 mol·L-1醋酸和飽和硼酸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2CO3溶液

醋酸中有氣泡產生,硼酸中沒有氣泡產生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