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實驗I?IV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實驗I :逐滴滴加稀鹽酸時,試管中立即產(chǎn)生大量氣泡

B.實驗II: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溶液為橙紅色,上層無色

C.實驗III:從飽和食鹽水中提取NaCl晶體

D.裝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氣泡出現(xiàn),且溶液顏色逐漸變淺乃至褪去

 

D

【解析】

試題分析:A、逐滴加入稀鹽酸,碳酸根離子更易與氫離子結合生成碳酸氫根離子,所以開始無氣體生成,錯誤;B、鐵離子是黃色,所以震蕩后下層是橙紅色,上層是黃色溶液,錯誤;C、飽和食鹽水中得到氯化鈉晶體,應在蒸發(fā)皿中蒸發(fā)溶液,不是坩堝,錯誤;D、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與蔗糖反應生成碳、水、二氧化硫,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顏色逐漸變淺乃至褪色,正確,答案選D。

考點:考查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河北省邯鄲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無色透明的強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Al3+、Cl-

B.Na+、CO、Ca2+、NO

C.K+、SO、Cl-、Cu2+

D.Ba2+、Cl-、K+、S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河北省“五個一名校聯(lián)盟”高三教學質量監(jiān)測(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溶液X中持續(xù)通入過量氣體Y,會產(chǎn)生“先渾濁,后澄清”現(xiàn)象的是

A.X:氯化鈣溶液  Y:二氧化碳

B.X:硝酸鋇溶液  Y:二氧化硫

C.X:氯化鋁溶液  Y:氨氣

D.X:偏鋁酸鈉溶液  Y: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河北正定中學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海洋中有豐富的食品、礦產(chǎn)、能源、藥物和水產(chǎn)資源,下圖為海水利用的部分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制取NaHCO3的反應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鑒別NaHCO3和Na2CO3

C.在第③、④、⑤步驟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業(yè)上通過電解飽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屬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河北正定中學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從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濃度仍是1 mol/L

B.制成0.5 L 10 mol/L的鹽酸,需要氯化氫氣體112 L(標準狀況)

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總數(shù)為3×6.02×1023

D.10 g 98%的硫酸(密度為1.84 g/cm3)與10 mL 18.4 mol/L硫酸的濃度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河北正定中學上學期高三第一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新型能源生物柴油和礦物油主要化學成分相同

B.“潔廁靈”有效成分為鹽酸,與漂白粉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C.靜置后的淘米水能產(chǎn)生丁達爾現(xiàn)象,這種“淘米水”是膠體

D.鋁熱反應中可得到鐵,工業(yè)上可以利用該反應來大量生產(chǎn)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暑期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檢驗CH3CH2Br在NaOH溶液中是否發(fā)生水解

將CH3CH2Br與NaOH溶液共熱。冷卻后,取出上層水溶液,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觀察是否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

B

檢驗Fe(NO3)2晶體是否已氧化變質

將Fe(NO3)2樣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

C

驗證Br2的氧化性強于I2

將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蕩,靜置,可觀察到下層液體呈紫色

D

驗證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將FeCl3溶液加入Mg(OH)2懸濁液中,振蕩,可觀察到沉淀由白色變?yōu)榧t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利用化石燃料開采、加工過程產(chǎn)生的H2S廢氣制取氫氣,既價廉又環(huán)保。

(1)工業(yè)上可用組成為K2O·M2O3·2RO2·nH2O的無機材料純化制取的氫氣。

①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兩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之和為27,則R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②常溫下,不能與M單質發(fā)生反應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CuSO4溶液  B.Fe2O3  C.濃硫酸 D.NaOH溶液 

(2)利用H2S廢氣制取氫氣的方法有多種。

①高溫熱分解法

已知:H2S(g)??H2(g)+S2(g)

在恒容密閉容器中,控制不同溫度進行H2S分解實驗。以H2S起始濃度均為c mol·L-1測定H2S的轉化率,結果見下圖。圖中a為H2S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關系曲線,b曲線表示不同溫度下反應經(jīng)過相同時間且未達到化學平衡時H2S的轉化率。據(jù)圖計算985℃時H2S按上述反應分解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說明隨溫度的升高,曲線b向曲線a逼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電化學法

該法制氫過程的示意圖如下。反應池中反應物的流向采用氣、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后的溶液進入電解池,電解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有難溶于水的粉末狀固體樣品,可能含Al、Fe2O3、Cu2O、SiO2、Fe3O4中的一種或幾種。研究小組通過實驗確定樣品的成分。

查閱資料知:Cu2O + 2H+ = Cu + Cu2+ + H2O;

部分氫氧化物在溶液中沉淀的pH見下表:

物質

Fe(OH)3

Fe(OH)2

Cu(OH)2

開始沉淀的pH

1.8

6.3

5.2

完全沉淀的pH

3.0

8.3

6.7

 

 

 

 

注:金屬離子的起始濃度為0.1 mol·L-1 實驗步驟:

Ⅰ.取一定量樣品于燒杯中,加足量NaOH溶液,有氣體產(chǎn)生,過濾得固體A和無色溶液B;

Ⅱ.向B中加入稀硫酸,出現(xiàn)白色沉淀,繼續(xù)滴加稀硫酸至過量,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Ⅲ.向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微熱,固體完全溶解,得溶液C;

Ⅳ.向C中加入NaClO,調節(jié)溶液的pH至4~5,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過濾得到藍綠色溶液D;

Ⅴ.向D中加入NaOH,調節(jié)溶液的pH到7~8,產(chǎn)生藍色絮狀沉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Ⅰ中產(chǎn)生氣體的離子方程式為 。

(2)由Ⅰ、Ⅱ知,原樣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 。

(3)溶液C中除H+、Cu2+外一定還含有另一種陽離子;為驗證溶液C中存在該陽離子,可選用的試劑及對應的現(xiàn)象是 。

(4)Ⅳ中加NaClO的目的是 。

(5)將Ⅳ中得到的溶液D電解,若電路中有0.1mol電子通過,則理論上陰極質量增重 g。

(6)由上述實驗可以獲得結論:原樣品所有可能的成分組合為組合1: ;組合2:

;……(用化學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