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定質量的鎂、銅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兩者恰好完全反應,假設反應過程中還原產物全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質的量濃度為3 mol·L-1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測得生成沉淀的質量比原合金的質量增加5.1g,則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 )

A.開始加入合金的質量可能為16.4g

B.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為0.1mol

C.生成沉淀完全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100mL

D.標況下產物NO的體積為22.4L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高二上開學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質量的銅、鋁混合物與一定體積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得硝酸鹽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標準狀況下3.36L氧氣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最多停止加入,將所產生沉淀濾出,將濾液加水稀釋至600ml,此時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1mol/L B.0.5mol/L C.1.2mol/L D.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8.28周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將等物質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 xC(g)+2D(g),經(jīng)5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1 mol/(L·min)。

求:(1)此時A的濃度及反應開始前容器中A、B的物質的量;

(2)B的平均反應速率;

(3)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8.28周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盛有適量的A和B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A + 3B 2C,若維持溫度和壓強不變,當達到平衡時,容器容積為VL,其中C氣體的體積占10%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①原混合氣體的體積為1.2L

②原混合氣體的體積為1.1L

③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A消耗掉0.05VL

④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B消耗掉0.05VL

A.②③ B.②④ C. 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X、Y、Z、W是分別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X與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X< Y < Z< W

B. Z的最高價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

C. 室溫下,0.1 mol/L W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的pH > 1

D. Y單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氧化鐵發(fā)生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溫同壓下,兩個等體積的干燥圓底燒瓶中分別充滿①NH3、②NO2進行噴泉實驗,如圖所示,經(jīng)充分反應后,瓶內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表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關R、W、X、Y、Z五種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常壓下五種元素的單質中W單質的沸點最高

B. Y、Z和W的陰離子半徑依次增大

C. X的氫化物比同族元素的氫化物還原性強

D. Z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二上開學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學生想利用如圖裝置(燒瓶位置不能移動)收集下列氣體: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燒瓶是干燥的,由A進氣收集①③⑤

B.燒瓶是干燥的,由B進氣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燒瓶中充滿水,由A進氣收集①③⑤⑦

D.在燒瓶中充滿水,由B進氣收集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高一上8月摸底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加熱蒸發(fā)皿時墊上石棉網(wǎng)

B. 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入燒杯中稱量

C. 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鈉固體

D. 將pH試紙浸入待測液中測定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