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向 NaHS 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HS-+Cl2=S↓+H++2Cl-
B、向Fe(OH)3懸濁液中加入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Na2CO3溶液呈堿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
D、用FeS除去工業(yè)廢水中的Hg2+:Hg2++S2-=HgS↓
考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專題: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A.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S、氯化鈉、鹽酸;
B.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化亞鐵、碘、水;
C.碳酸根離子水解分步進行,以第一步為主;
D.發(fā)生沉淀的轉化.
解答: 解:A.向 NaHS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的離子反應為HS-+Cl2=S↓+H++2Cl-,故A正確;
B.向Fe(OH)3懸濁液中加入氫碘酸的離子反應為:2Fe(OH)3+2I-+6H+=2Fe2++6H2O+I2,故B錯誤;
C.Na2CO3溶液呈堿性的原因為CO32-+H2O?HCO3-+OH-,故C正確;
D.用FeS除去工業(yè)廢水中的Hg2+的離子反應為Hg2++FeS?HgS↓+Fe2+,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本題考查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明確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選項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為解答的易錯點和難點,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D、E四種元素均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逐漸增大.A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電子層數和最外層電子數均相等.B、D、E三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對位置如表①所示,只有E元素的單質能與水反應生成兩種酸.甲、乙、M、W、X、Y、Z七種物質均由A、B、D三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其中只有M分子同時含有三種元素;W為A、B兩元素組成的18電子分子,可作火箭燃料;甲、乙為非金屬單質;X分子中含有10個電子.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①所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甲和乙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1.12L Y,吸收9.025kJ的熱量,寫出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2)一定量E的單質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w-空氣燃料電池是一種堿性燃料電池,電解質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W-空氣燃料電池放電時,正極反應式為
 
,負極反應式為
 

(4)將一定量的A2、B2混合氣體放入1L密閉容器中,在500℃、2×105Pa下達到平衡.測得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0.5mol,其中A2為0.3mol,B2為0.1mol.則該條件下A2的平衡轉化率為
 
,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化合物X(C12H13O4Br)是一種重要化工原料,存在如下轉化關系:

已知:①與官能團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稱為α-C,α-C上的H稱為α-H,易被取代.
②通常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兩個羥基不穩(wěn)定,易脫水形成羰基.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
(1)已知D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則D中官能團的名稱是
 
,檢驗A物質是否完全反應可選用的試劑是
 
(填編號).
a.銀氨溶液            b.氯化鐵溶液
c.氫氧化鈉酚酞溶液    d.新制的氫氧化銅堿性懸濁液
(2)B→E的反應類型是
 

(3)已知F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寫出E和足量NaOH的醇溶液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化合物H是C的同分異構體,H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和NaHCO3溶液不反應,且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位于對位的取代基,則H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探究外界條件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所用H2O2濃度為5%、10%,實驗溫度為20℃、40℃,其他試劑有1mol/L FeCl3 溶液.每次實驗H2O2的用量為2mL,FeCl3溶液2滴.
(1)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
實驗編號 溫度/℃ H2O2濃度/% 其它試劑 實驗目的
20 5 (Ⅰ)實驗①和②探究催化劑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Ⅱ)實驗②和③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Ⅲ)實驗②和④探究H2O2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20 5 FeCl3 溶液
 
 
 
 
 
 
(2)實驗④產生氣泡的速率比實驗②快.分析引起反應速率差異的原因是
 

(3)廢舊印刷電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實現資源再生.經粉碎分離,能得到非金屬粉末和金屬粉末.用H2O2 和H2SO4 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電路板金屬粉末中的銅,溶液變成藍色,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控制其它條件相同,印刷電路板的金屬粉末用10%H2O2和3.0mol/L H2SO4溶液處理,測得不同溫度下銅的平均溶解速率(見下表)
溫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銅的平均溶解速率
(×10-3 mol/(L?min))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當溫度高于40℃時,銅的平均溶解速率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分別取等物質的量在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耗氧量相同的是( 。
A、乙烯和丙烯B、乙醇和乙酸
C、乙炔和乙醛D、乙炔和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和Y同主族,Y和Z同周期,Y與Z能形成離子個數比為1:1的離子化合物A,X與Z能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的共價化合物B,它們之間能實現如圖1所示轉化(部分產物已略去):

(1)Y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3)D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D是很多漂白劑中含有的有效成分,這些產品不能與潔廁靈(含有有機酸和無機酸)一起使用,其原因就是在常溫時能發(fā)生與反應②相似的反應.某校的學生在實驗室利用反應②的原理來制備純凈、干燥的Z2,儀器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固定裝置的儀器已略去).
Ⅰ、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
 

Ⅱ、上述實驗裝置不夠完善,改進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銅與足量的稀硝酸反應生成4.48L氣體時,轉移的電子數為0.6NA
B、將硫溶于熱的濃硫酸,當生成3moLSO2時,轉移的電子數為4 NA
C、常溫常壓下,4.6g 的NO2和N2O4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為3NA
D、標準狀況下,22.4 L 氯氣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瘜W興趣小組學生取純凈的Na2SO3?7H2O 50.00g,然后隔絕空氣在600℃以上的強熱至恒重(完全反應),分析及計算表明,恒重后的固體質量相當于無水亞硫酸鈉的計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組成也與無水亞硫酸鈉符合,但將它溶于水,卻發(fā)現溶液的堿性大大高于期望值.經過仔細思考,這位同學猜想Na2SO3加熱后發(fā)生了歧化反應從而很好解釋這種反,F象,并設計了另一組實驗,驗證了自己的解釋是正確的.
(1)加熱Na2SO3?7H2O時為什么要隔絕空氣(請用簡要文字和化學方程式表示)?
 

(2)他對反應現象的解釋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達)
(3)溶液的堿性大大高于期望值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達)
 

(4)你估計他設計了什么實驗來驗證他的猜想.(請寫出一種可行的實驗方案):
實驗試劑 操作 現象 結論 有關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裝置,兩玻璃管中盛滿滴有酚酞溶液的NaCl飽和溶液,C(Ⅰ)、C(Ⅱ)為多孔石墨電極,斷開S2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變紅,兩玻璃管中有氣體生成.一段時間后(兩玻璃管中液面未脫離電極),斷開S1,接通S2,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說明此時該裝置形成了原電池.關于該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Ⅰ)的電極名稱是負極
B、C(Ⅱ)的電極名稱是陽極
C、C(Ⅰ)的電極反應式是2H++2e=H2
D、C(Ⅱ)的電極反應式是Cl2+2e-=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