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SO2通入足量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變?yōu)闇\綠色,但立即又變?yōu)樽攸S色,這時若滴入BaCl2溶液,會產生白色沉淀。針對上述一系列變化過程中,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上述過程中,最終被還原的是NO3--     

B.從上述過程中可以得出結論,氧化性:HNO3>Fe3+>稀H2SO4     

C.上述過程中,會產生一種無色無味的難溶于水的氣體   

D.假設通入的SO2完全反應,則同溫同壓下,SO2和逸出氣體的體積為1∶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硅在無機非金屬材料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被譽為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的制造用到硅單質的是

A.玻璃制品                           B.石英鐘表

C.計算機芯片                               D.光導纖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徑是                                 (     )

A.減少礦物燃料使用量         B.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C.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D.植樹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工業(yè)上硝酸的制備和自然界中硝酸的生成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qū)別。路線①②③是工業(yè)生產硝酸的主要途徑,路線Ⅰ、Ⅱ、Ⅲ是雷電高能固氮過程中硝酸的生成途徑。

 

 

 

 

 

 
N2 → NH 3 → NO → NO2 → HNO3

 

(1)寫出工業(yè)制硝酸各步反應化學方程式                                         

                                                                           。

(2)硝酸生產排放出的NO是污染物,有一治理法,是在4000C且有催化劑作用下,用氨把NO還原成無色無味氣體,其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工業(yè)上,用焦炭在電爐中還原二氧化硅得到含雜質的粗硅

B.煤經過氣化和液化兩個物理變化,可變?yōu)榍鍧嵞茉?/p>

C.如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液體分散劑中,該分散系可發(fā)生丁達爾現象,由此可推測納米材料的直徑為1~100 nm之間

D.將苦鹵濃縮、氧化,鼓入熱空氣或水蒸氣提取海水中的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四種常見有機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可與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而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鍵是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獨特鍵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與乙酸發(fā)生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A和B,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反應A(g)+xB(g) 2C(g),達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時間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30~40 min間該反應使用了催化劑      

B.化學方程式中的x=1,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30 min時降低溫度,40 min時升高溫度

D.8 min前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8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有助于理解化學知識,形成化學觀念。在實驗室中用濃鹽酸與MnO2共熱制取Cl2并進行相關實驗。

(1)下列收集Cl2的正確裝置是________。

(2)將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設計實驗比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與現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聚乙烯可發(fā)生加成反應

B.石油干餾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順­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氫產物相同

D.石油的裂解是為了提高輕質燃料的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