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NaHCO3、Na2CO3與1mol·L-1鹽酸反應(設兩反應分別是反應Ⅰ、反應Ⅱ)過程中的熱效應,進行實驗并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序號

液體

固體

混合前溫度

混合后最高溫度

35 mL水

2.5g NaHCO3

20℃ 

18.5℃ 

35 mL水

3.2g Na2CO3

20℃ 

24.3℃ 

35 mL鹽酸

2.5g NaHCO3

20℃ 

16.2℃ 

35 mL鹽酸

3.2g Na2CO3

20℃ 

25.1℃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僅通過實驗③即可判斷反應Ⅰ是吸熱反應

B.僅通過實驗④即可判斷反應Ⅱ是放熱反應

C.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Ⅰ、Ⅱ分別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

D.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Ⅰ、Ⅱ分別是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C

【解析】

試題分析:A.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碳酸氫鈉溶于水為吸熱反應,不能僅根據(jù)實驗③混合后溶液溫度降低而判斷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為吸熱反應,需要結合實驗①綜合判斷,故A錯誤;B.根據(jù)實驗②可知,碳酸鈉溶于水的過程為吸熱過程,所以不能僅根據(jù)實驗④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后混合液溫度升高判斷反應Ⅱ是放熱反應,故B錯誤;C.根據(jù)實驗①可知,碳酸氫鈉溶于水后混合液溫度從20℃降低到18.5℃,而實驗③中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后混合液溫度從20℃降低16.2℃<18.5℃,通過反應Ⅰ后混合液溫度更低,證明反應Ⅰ為吸熱反應;同理根據(jù)實驗②碳酸鈉溶于水,混合液溫度從20℃升高到24.3℃,實驗④中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溫度從20℃升高到25.1℃>24.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后混合液的溫度比碳酸鈉溶于水后升高的溫度更高,證明碳酸鈉與鹽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C正確;D.根據(jù)選項C的分析可知,反應Ⅰ為吸熱反應、反應Ⅱ為放熱反應,故D錯誤;故選C。

考點:考查探究吸熱反應、放熱反應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X、Y、Z、W為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圖所示。W元素的簡單離子半徑在同周期元素的簡單離子中最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Y < X < W < Z

B.X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為

C.Z單質與X元素最高價氧化物、Y單質都能反應,體現(xiàn)氧化性

D.W的單質在地殼含量豐富,工業(yè)上可通過電解它的無水鹽來制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高三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相對分子質量為M的氣態(tài)化合物V L(標準狀況),溶于m g水中,得到質量分數(shù)為w%的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密度為ρ g·cm-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分子質量M= B.物質的量濃度c=

C.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w%= D.溶液密度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高三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一些重要的化學概念有下列說法:①Fe(OH)3膠體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種難溶于水的強電解質;③冰醋酸、純堿、小蘇打分別屬于酸、堿、鹽;④煤的干餾、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屬于化學變化;⑤置換反應都屬于離子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高三月考(10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2分)Q、R、X、Y、Z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數(shù)為29,其余的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價電子(外圍電子)排布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shù)為奇數(shù);④Q、X原子p軌道的電子數(shù)分別為2和4。請回答下列問題:

(1)Z2+ 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

(2)Q與Y形成的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分別為甲、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穩(wěn)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B.穩(wěn)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C.穩(wěn)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D.穩(wěn)定性:甲<乙,沸點:甲>乙

(3)Q、R、Y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數(shù)值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作答)。

(4)五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與最小的兩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5)Q的一種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為28,其中分子中的σ鍵與π鍵的鍵數(shù)之比為 ,該氫化物與氧氣形成的燃料電池在堿性電解質中負極反應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高三月考(10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下圖裝置(X、Y是直流電源的兩極)分別進行下列各組實驗,則下表中所列各項對應關系均正確的一組是

選項

電源

X極

實驗前U形管中液體

通電后現(xiàn)象及結論

A

正極

Na2SO4溶液

U形管兩端滴入酚酞試液后,a管中呈紅色

B

正極

AgNO3溶液

b管中電極反應式是:4OH--4e-=2H2O+O2↑

C

負極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相同條件下,a、b兩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總體積可能相等

D

負極

酒精

b管中可能產(chǎn)生乙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高三月考(10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既是A原子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元素A、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B.元素B的單質能與A的最高價氧化物發(fā)生置換反應

C.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價化合物

D.元素C、D不可能形成含有非極性鍵的共價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杭州市高三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過量的CO2分別通入:①CaCl2溶液 ②Na2SiO3溶液 ③Ca(ClO)2溶液 ④飽和Na2CO3溶液 ⑤NaAlO2溶液。最終有沉淀生成的是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慈溪市、余姚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16 gCH4與18 gNH4+ 所含質子數(shù)相等

B.CH4O和C2H6O都符合CnH2n+2O的通式,它們可能互為同系物

C.32S與33S的質子數(shù)相等,屬于同一種元素的不同原子

D.質量相等、體積不等的N2和C2H4的分子數(shù)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