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所示,其中甲池的總反應式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池是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的裝置,乙、丙池是化學能轉(zhuǎn)化電能的裝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電極反應式為CH3OH-6e-+2H2O=+8H+
C.反應一段時間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體能使CuSO4溶液恢復到原濃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標準狀況下)O2,此時丙池中理論上最多產(chǎn)生1.45 g固體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及正誤判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相關(guān)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氫氧化鐵溶于氫碘酸:Fe(OH)3+3H+=Fe3++3H2O
B.硫酸銅溶液顯酸性:Cu2++2H2O=Cu(OH)2↓+2H+
C.向碳酸氫銨溶液中加過量石灰水并加熱:+OH-=NH3↑+H2O
D.用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氧化雙氧水:2+6H++5H2O2=2Mn2++5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碳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質(zhì)(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生鐵中含碳和硫等元素;瘜W興趣小組對某生鐵樣品進行了探究。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Ⅰ.生鐵中碳和硫元素的定性檢驗
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填接口字母代號)可以實現(xiàn)碳和硫元素的檢驗。
(1)儀器X的名稱是 ;裝置③⑤中試劑相同,裝置④中盛放的試劑是 。(2)寫出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如果撤除裝置③④⑤,能否確認生鐵樣品中碳元素的存在? ,理由是 。Ⅱ.生鐵中碳、硫質(zhì)量分數(shù)的測定
(4)甲同學認為,以上裝置可以粗略測定樣品中碳的含量。稱取樣品w1 g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裝置⑥中生成的沉淀為w2 g,該樣品中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用含w1、w2的式子表示)。(5)乙同學認為,待一定量樣品充分反應后,向裝置④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根據(jù)沉淀質(zhì)量可以計算樣品中硫的質(zhì)量分數(shù),此方案測得的結(jié)果 (填“偏大”或“偏小”);若要提高硫元素含量的測定精度,在不改變實驗原理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的一種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鹽類水解的概念與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滴有酚酞試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顏色變深的是
A.明礬溶液加熱 B.CH3COONa溶液加熱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 D.小蘇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Cl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鹽類水解的概念與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W、X、Y、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化合物WX能抑制水的電離。化合物Y2Z能促進水的電離,則Y元素是
A. Na B. F C. Li D.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電解規(guī)律及電化學計算(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一套電化學裝置,對其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A是原電池,裝置B是電解池
B.反應一段時間后,裝置B中溶液pH增大
C.a口若消耗1 mol CH4,d口可產(chǎn)生4 mol氣體
D.a口通入C2H6時的電極反應為C2H6-14e-+18OH-2+1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電解池的工作原理、電極反應式的書寫(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裝置有關(guā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a中,隨著電解的進行溶液中H+的濃度越來越大
B.圖b中,Al電極作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為Al-3e-Al3+
C.圖c中,發(fā)生的反應為Co+Cd2+Cd+Co2+
D.圖d中,K分別與M、N連接,Fe電極均受到保護不會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電解三池的應用(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下列裝置中,MSO4和NSO4是兩種常見金屬的易溶鹽。當K閉合時,SO42-從右到左通過交換膜移向M極,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溶液中c(M2+)減小
B.N的電極反應式:N=N2++2e-
C.X電極上有H2產(chǎn)生,發(fā)生還原反應
D.反應過程中Y電極周圍生成白色膠狀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物質(zhì)的組成、性質(zhì)及分類(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分類都正確的是(括號里的是類別) A.空氣(混合物)、C2H5OH(醇)、H2SO4(離子化合物)、CO2(非電解質(zhì))
B.液氨(氫化物)、NH4Cl(銨鹽)、HNO3(含氧酸)、NaOH(強電解質(zhì))
C.HCl(共價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堿性氧化物)、CH3I(鹵代烴)
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機物)、CO(有機物)、CH3COOCH3(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