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鹽酸滴定10.00mL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時使用pH計精確測量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溫度為25℃),并繪制出滴定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儀器有鐵架臺、滴定管夾、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燒杯,由圖可計算出標準HC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5mol/L(忽略溶液混合時的體積變化).
(2)該小組同學在探究上述NaOH溶液與酚酞溶液作用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向少量酚酞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開始時溶液變紅色,但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至一定量時紅色消失.對此意外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分別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進行相應的實驗設(shè)計.
甲:可能是NaOH溶液與空氣中的CO2反應造成的.
乙:可能是溶液在堿性條件下繼續(xù)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造成的.
丙:可能與NaOH溶液的濃度有關(guān).
【理論分析】①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猜想明顯錯誤,他的理由是NaOH溶液與CO2反應生成的Na2CO3溶液也呈堿性,遇酚酞也會變紅色.
【實驗設(shè)計】②為證實乙同學的猜想,還需做如下實驗,請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設(shè)計此步驟的目的
將配制的NaOH溶液加熱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氣
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加一些植物油隔絕空氣
③通過以上實驗,三位同學看到:溶液先變成紅色,一會兒紅色消失.因此溶液褪色與氧氣無關(guān).若丙同學的猜想正確,請你設(shè)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加以證明(按要求填寫在下表中):
實驗方案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分別配制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3滴酚酞溶液,較稀的NaOH溶液中出現(xiàn)紅色,很濃的NaOH溶液中無紅色出現(xiàn)(或先變紅色,一會兒紅色消失)說明紅色消失與NaOH溶液的濃度有關(guān)(或:向原紅色消失的溶液中慢慢加入足量的水,紅色重新出現(xiàn);說明紅色消失與NaOH溶液的濃度有關(guān))

分析 (1)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儀器除鐵架臺,滴定管夾外還有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燒杯等;
設(shè)NaOH溶液、鹽酸的濃度,然后根據(jù)滴定曲線立方程式組來求解;
(2)①如果“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而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可使酚酞試劑變紅;
②為排除“可能是酚酞與空氣中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的緣故”,避免氫氧化鈉溶液中出現(xiàn)氧氣或空氣,實驗中“加熱”目的是: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滴入植物油”目的是:隔絕氧氣;
③如果“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大小有關(guān)”,方案二:向原紅色消失的溶液中加,加水稀釋溶液變紅,則說明紅色消失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小有關(guān).

解答 解:(1)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儀器除鐵架臺,滴定管夾外還有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燒杯等,
設(shè)NaOH溶液、鹽酸的濃度分別為Y mol/L,Xmol/L;
當加入15.00ml鹽酸時,溶液的pH=13,則有:10mL×Y mol/L-15.00mL×Xmol/L=25.00mL×10-1mol/L;
當加入16.00ml鹽酸時,溶液的pH=7,則有:16mL×Xmol/L=10mL×Ymol/L;
解得:X=2.5;Y=4,
故答案為: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錐形瓶、燒杯;2.5mol/L;
(2)①如果“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的緣故”,而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可使酚酞試劑變紅,
故答案為:NaOH溶液與CO2反應生成的Na2CO3溶液也呈堿性,遇酚酞也會變紅色;
②實驗中“加熱”目的是: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避免氫氧化鈉溶液中出現(xiàn)氧氣或空氣,
在加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加一些植物油,可隔絕空氣,
故答案為: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氣; 隔絕空氣;
③若丙同學的猜想正確,則分別配制不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各滴加數(shù)滴酚酞溶液,濃度大的溶液中酚酞紅色會消失,則證明紅色消失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大小有關(guān),或向原紅色消失的溶液中加水,紅色重新出現(xiàn),則說明紅色消失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小有關(guān),
故答案為:分別配制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3滴酚酞溶液,較稀的NaOH溶液中出現(xiàn)紅色,很濃的NaOH溶液中無紅色出現(xiàn)(或先變紅色,一會兒紅色消失);說明紅色消失與NaOH溶液的濃度有關(guān)(或:向原紅色消失的溶液中慢慢加入足量的水,紅色重新出現(xiàn);說明紅色消失與NaOH溶液的濃度有關(guān)).

點評 本題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變化規(guī)律,側(cè)重于學生的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掌握反應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的聯(lián)系、學會猜想和事實驗證的方法是解題的關(guān)鍵,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溶液中含有四種離子,已知其中三種離子Na+、Mg2+、N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分別為0.2mol•L-1,0.1mol•L-1,0.1mol•L-1,則溶液中另一離子及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可能是(  )
A.SO42- 0.1 mol•L-1B.Al3+ 0.2 mol•L-1
C.Cl- 0.3 mol•L-1D.K+ 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在化學分析中,常需用KMnO4標準溶液,由于KMnO4晶體在室溫下不太穩(wěn)定,因而很難直接配制準確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KMnO4溶液.實驗室一般先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KMnO4晶體,配成大致濃度的KMnO4溶液,再用性質(zhì)穩(wěn)定、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大的基準物質(zhì)草酸鈉[Mr(Na2C2O4)=134.0]對配制的KMnO4溶液進行標定,測出所配制的KMnO4溶液的準確濃度,反應原理為: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以下是標定KMnO4溶液的實驗步驟:
步驟一:先配制濃度約為0.10mol•L-1的高錳酸鉀溶液500mL.
步驟二:取0.02mol•L-1 的Na2C2O420.00mL放入錐形瓶中,并加稀硫酸酸化,用步驟一所配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滴定.三次平行實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平行實驗編號Na2C2O4溶液
(mL)
滴定管起始讀數(shù)(mL)滴定管滴定終點讀數(shù)(mL)
120.000.0021.18
220.001.0221.00
320.001.1821.20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一中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是除燒杯、玻璃棒外還需.
(2)步驟二中滴定操作選用滴定管(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
(3)下來滴定操作會導致測量結(jié)果偏高的是
A、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B、錐形瓶洗滌后沒有干燥
C、滴定終點時,讀數(shù)時俯視                      D、滴定時錐形瓶中有液體濺出
E、一滴高錳酸鉀溶液附在錐形瓶壁上未沖下
(4)從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計算,KMnO4溶液的濃度為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過硫酸鈉( Na2S2O8)是一種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  過硫酸鈉的制取采用如圖1裝置制取Na2S2O8

裝置I中:主反應:(NH42S2O8+2NaOH$\frac{\underline{\;55℃\;}}{\;}$Na2S2O8+2NH3↑+2H2o
副反應:①2NH3+3Na2S2O8十6NaOH$\frac{\underline{\;90℃\;}}{\;}$6Na2SO4+6H2o十N2
②3Na2S2O8+3H2O+3Na2SO4+3H2SO4+O3
(1)裝置Ⅱ的作用是吸收NH3
(2)裝置I還需補充的實驗儀器或裝置有_abc(填序號).
a.溫度計        b.酒精燈        c.水浴         d.洗氣瓶
(3)裝置I發(fā)生反應的同時需要持續(xù)通入氮氣的目的是使三頸燒瓶內(nèi)產(chǎn)生的NH3及時排除,減少副反應①的發(fā)生
實驗二過硫酸鈉的性質(zhì)實驗
(4)為研究Na2S2O8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實驗過程需要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溶液的溫度、溶質(zhì)的質(zhì)量、水的質(zhì)量或體積.
(5)Na2S2O8溶液與銅反應時先慢后快,除反應放熱這一因素外,有人認為還有一種可能是反應生成的Cu2+對后續(xù)反應起催化作用,能檢驗該說法是否正確的實驗方案為取等量銅粉,分別加入少量等體積的硫酸銅溶液和水,再加入等量過硫酸鈉溶液,觀察;.
實驗三過硫酸鈉的應用研究
(6)為檢驗用Na2S2O8溶液吸收NO的可行性,某同學設(shè)計下圖所示實驗(已知NO不溶于NaOH溶液).實驗步驟如下:
i.檢查裝置氣密性,并按如圖2加人試劑;
ii.打開a和d,通人足量N2,關(guān)閉d;
iii.往裝置中通人適量NO,關(guān)閉a;
iv…
①步驟iv中,對分液漏斗的操作是依次打開c、b(加入適量Na2S2O3溶液后)關(guān)閉b_.
②能證明該方案可行的實驗現(xiàn)象是加入Na2S2O8溶液后量氣管液面下降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草酸H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具有還原性,溶于水,為測定H2C2O4溶液的濃度,取該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后,用濃度為cmol/L的KMnO4標準溶液滴定,滴定原理為:
KMnO4+H2C2O4+H2SO4--K2SO4+CO2+MnSO4+H2O(未配平)
(1)滴定管在使用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是否漏水,然后用水洗滌,用待裝液潤洗,再在滴定管中裝入溶液后,要排氣泡,再調(diào)液面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讀數(shù)后進行滴定,滴定時,眼睛注視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該滴定達到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為溶液由無色恰好變?yōu)闇\紫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2)以下實驗操作會引起測定結(jié)果偏高的是BC.
A.實驗結(jié)束時俯視刻度線讀取滴定終點時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結(jié)束無氣泡
C.盛裝高錳酸鉀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餾水清洗過后,未用高錳酸鉀溶液潤洗
D.盛裝草酸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清洗過后,未用草酸溶液潤洗
E.滴加高錳酸鉀溶液過快,未充分振蕩,剛看到溶液變色,立即停止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還含有SiO2、Fe2O3)是工業(yè)上制備氧化鋁的主要原料.工業(yè)上提取氧化鋁的工藝流程如下:

(1)沉淀A、B的成分分別是SiO2 、Fe(OH)3;步驟①中的試劑a是鹽酸;
(2)步驟①②中加入試劑后進行的操作Ⅰ、Ⅱ的名稱是過濾;
(3)步驟②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H++OH-=H2O、Fe3++3OH-=Fe(OH)3↓、Al3++4OH-=[Al(OH)4]-;
(4)步驟③中通入過量CO2氣體而不加入過量鹽酸的理由是過量鹽酸能使生成的Al(OH)3溶解;
(5)準確稱取8g鋁土礦樣品,加入一定量試劑a的溶液,使其中的Al2O3、Fe2O3恰好溶解;然后,向濾液中加入10mol•L-1的NaOH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樣品中Al2O3的百分含量為6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已知2X2(g)+Y2(g)?2Z(g)△H=-a kJ•mol-1(a>0),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Z的濃度為Wmol•L-1,放出熱量b kJ.
(1)此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frac{{c}^{2}(Z)}{{c}^{2}({X}_{2})×c({Y}_{2})}$;若將溫度降低到300℃,則反應平衡常數(shù)將增大(填“增大”“減少”或“不變”).
(2)若原容器中只加入2mol Z,500℃充分反應達平衡后,吸收熱量c kJ,則Z濃度=Wmol•L-1(填“>”“<”或“=”),b、c間的關(guān)系為a=b+c.(用a、b、c表示).
(3)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d(從下列選項中選擇).
a.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1molY2的同時消耗了2mol Z     
b.容器內(nèi)的密度保持不變
c.2v(X2)=v(Y2)d.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4)若將上述容器改為恒壓容器(反應器開始體積相同),相同溫度下起始加入2mol X2和1mol Y2達到平衡后,Y2的轉(zhuǎn)化率將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正丁醚常用作有機反應的溶劑.實驗室制備正丁醚的反應和主要實驗裝置如下:
2CH3CH2CH2CH2OH$?_{135℃}^{濃硫酸}$(CH3CH2CH2CH2)O+H2O 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
相對分子質(zhì)量沸點/℃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74117.20.8109微溶
正丁醚130142.00.7704幾乎不溶
合成反應:
①將6mL濃硫酸和37g正丁醇,按一定順序添加到A中,并加幾粒沸石.
②加熱A中反應液,迅速升溫至135℃,維持反應一段時間.
分離提純:
③待A中液體冷卻后將其緩慢倒入盛有70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搖后靜置,分液得粗產(chǎn)物.
④粗產(chǎn)物依次用40mL水,20mLNaOH溶液和40mL水洗滌,分液后加入約3g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
⑤將上述處理過的粗產(chǎn)物進行蒸餾,收集餾分,得純凈正丁醚13g.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濃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順序為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濃硫酸.
(2)加熱A前,需先從b(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3)反應過程中會觀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體物質(zhì),且分為上下兩層,隨著反應的進行,分水器中液體逐漸增多至充滿時,上層液體會從左側(cè)支管自動流回A.分水器中上層液體的主要成分為正丁醇,采用分水器除了可以提高正丁醇的利用率,還可以起到不斷分離出水,促使平衡正向移動作用(根據(jù)有關(guān)化學理論回答).
(4)步驟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濃硫酸,振搖后靜置,粗產(chǎn)物應在分液漏斗的上(填“上”或“下”)口分離出.
(5)若溫度過高會發(fā)生副反應生成烯烴,可能的反應方程式為CH3CH2CH2CH2OH$→_{△}^{濃硫酸}$ CH3CH2CH=CH2↑+H2O.
(6)步驟⑤中,加熱蒸餾時應收集142℃左右的餾分.本實驗中,正丁醚的產(chǎn)率為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常溫下20滴水為1mL,水的密度為1g/mL,每滴水含a個水分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360a 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