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由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組成的混合物共19.0g,在高溫下加熱得到的數據如下:
時間t1t2t3t4t5
剩余固體質量/g19.017.416.515.915.9
(1)該混合物反應前后質量減少了
 
g,最后剩余的固體是
 
(化學式).
(2)計算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3)將反應后剩余的15.9g固體配制成3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濃度為
 
mol/L.
該溶液與0.5mol/L的CaCl2溶液反應,請繪制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CaCl2溶液的體積的關系圖(見答題卡).
考點:有關混合物反應的計算
專題:
分析:(1)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碳酸鈉和水,最終固體質量不再變化,剩余的固體為碳酸鈉;根據反應前質量、最終質量計算出反應前后質量減少量;
(2)利用差量法計算出原混合物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再計算出碳酸鈉的質量及質量分數;
(3)最終得到的固體為碳酸鈉,根據n=
m
M
計算出碳酸鈉的質量,再根據c=
n
V
計算出碳酸鈉溶液的濃度;根據碳酸鈉的物質的量及質量守恒可知最終生成碳酸鈣沉淀的物質的量為0.15mol,質量為15g,據此畫出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CaCl2溶液的體積的關系圖.
解答: 解:(1)19.0g碳酸氫鈉加熱后,最終固體為15.9g碳酸鈉,化學式為:Na2CO3;該混合物反應前后質量減少了:19.0g-15.9g=3.1g,
故答案為:3.1;Na2CO3;
(2)2NaHCO3=Na2CO3+H2O+CO2↑△m  
     2mol                     62g
  n(NaHCO3)                 3.1g
則:n(NaHCO3)=
2mol×3.1g
62g
=0.1mol,
原碳酸氫鈉的質量為:m(NaHCO3)=0.1mol×84g/mol=8.4g,
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19g-8.4g=10.6g,
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10.6g
19g
×100%≈55.8%,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55.8%;
(3)最終固體為15.9g碳酸鈉,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
15.9g
106g/mol
=0.15mol,則配成的300mL溶液中碳酸鈉的濃度為:
0.15mol
0.3L
=0.5mol/L;
向含有0.15mol碳酸鈉溶液中滴入氯化鈣溶液,最終生成沉淀碳酸鈣的物質的量為0.15mol,質量為15g,此時消耗氯化鈣溶液的體積為300mL,據此畫出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CaCl2溶液的體積的關系圖為:,
故答案為:0.5;
點評:本題考查了混合物反應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明確發(fā)生反應原理及最終固體組成為解答關鍵,注意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化學計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自發(fā)反應能用△H判據來解釋的是( 。
A、硝酸銨自發(fā)地溶于水
B、2N2O5(g)=4NO2 (g)+O2(g)△H=+156.7kJ/mol
C、(NH42CO3(s)=NH4HCO3(s)+NH3(g)△H=+74.9 kJ/mol
D、2H2(g)+O2(g)=2H2O(l)△H=-285.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已知的化合物中,種數最多的是( 。
A、過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B、第III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C、第VII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D、第IV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懸濁液、乳濁液、溶液和膠體都是( 。
A、穩(wěn)定的液體B、透明的溶液
C、混合物D、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條件下,單質X和單質Y反應,生成化合物Z,Z與水作用可生成氣體G和白色深沉(如圖所示),已知氣體G與氫氣密度之比約為17:2

請?zhí)羁眨?
(1)組成單質X和Y的元素分別屬第
 
族和第
 
族.
(2)化合物Z的化學式為
 

(3)每生成1mol的氣體G,同時應得到
 
 mol的沉淀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25℃時,有關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弱酸H2C2O4CH3COOHHCNH2CO3
電離常數KiKi1=5.9×l0-2
Ki2=6.4×l0-5
1.8×l0-54.9×l0-10Ki1=4.3×l0-7
Ki2=5.6×l0-11
A、等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pH關系:NaHCO3>NaCN>CH3COONa>NaHC2O4
B、反應NaHC2O4+NaHCO3→Na2C2O4+H2O+CO2↑能發(fā)生
C、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離子總數:NaCN>CH3COONa
D、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 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測定堿式碳酸鈷[Cox(OH)y(C03)z]的化學組成,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已知堿式碳酸鈷受熱時可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

(1)請完成下列實驗步驟:
①稱取3.65g樣品置于硬質玻璃管內,稱量乙、丙裝置的質量;
②按如圖所示裝置組裝好儀器,并
 

③加熱甲中玻璃管,當乙裝置中
 
(填實驗現象),停止加熱;
④打開活塞a,緩緩通入空氣數分鐘后,稱量乙、丙裝置的質量;
⑤計算.
(2)步驟④中緩緩通入空氣數分鐘的目的是
 

(3)某同學認為上述實驗裝置中存在一個明顯缺陷,為解決這一問題,可選用下列裝置中的
 

(填字母)連接在
 
(填裝置連接位置).

(4)若按正確裝置進行實驗,測得如下數據.
 乙裝置的質量/g丙裝置的質量/g
加熱前80.0062.00
加熱后80.3662.88
則該堿式碳酸鈷的化學式為
 

(5)含有Co(A1022的玻璃常用作實驗室觀察鉀元素的焰色反應,該玻璃的顏色為
 

(6)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劑.以含鈷廢料(含少量Fe、Al等雜質)制取CoCl2?6H2O的一種工藝如下:

已知:25℃時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
開始沉淀(pH)2.37.57.63.4
完全沉淀(pH)4.19.79.25.2
①凈化除雜時,加入H2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加入CoCO3調pH為5.2~7.6,則操作I獲得的濾渣成分為
 

③加鹽酸調整pH為2~3的目的為
 

④操作Ⅱ過程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飽和烴A和不飽和烴B在常溫下均為氣體,其中A含的碳原子數多于B.
(1)將A、B按一定比例混合,1 L混合氣體完全燃燒后在同溫同壓下得到3.6 LCO2,試推斷該混合氣體的可能組成及A、B混合時的體積比
 

(2)1 mol該混合氣體恰好能使含0.4 mol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完全褪色,推斷上述各組合中符合該條件的A和B的化學式
 

(3)120℃時,1 L A和1 L B與足量O2混合后點燃,在同溫同壓下體積增大2L,試通過計算確定A和B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Ⅵ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現出多種氧化態(tài),含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產中有許多重要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
(1)H2SeO3的K1和K2分別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幾乎完全電離,K2為1.2×10-2,請根據結構與性質的關系解釋: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電離程度大于第二步電離的原因: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強的原因:
 

(2)ZnS在熒光體、光導體材料、涂料、顏料等行業(yè)中應用廣泛.立方ZnS晶體結構如右圖所示,其晶胞邊長為540.0pm,其密度為
 
g/cm3(列式并計算),a位置S2-與b位置Zn2+之間的距離為
 
pm(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