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現(xiàn)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選擇適當?shù)脑噭⿲⑵滢D化為相應的沉淀或固體,從而實現(xiàn)Cl-、SO${\;}_{4}^{2-}$和NO${\;}_{3}^{-}$的相互分離.相應的實驗過程可用如圖表示: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試劑1Ba(NO32,試劑2AgNO3,試劑4HNO3,沉淀CAg2CO3、BaCO3,.
(2)加入過量試劑3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過量的Ag+、Ba2+
(3)在加入試劑4后,獲得固體D的實驗操作1分別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填操作名稱).

分析 如先加入AgNO3,則會同時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則應先加入過量的Ba(NO32即試劑1,生成BaSO4沉淀即A,然后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AgNO3即試劑2,使Cl-全部轉化為AgCl沉淀即B,在所得濾液中加入過量的Na2CO3即試劑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最后所得溶液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即試劑4,最后進行蒸發(fā)操作可得固體NaNO3,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如先加入AgNO3,則會同時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則應先加入過量的Ba(NO32即試劑1,生成BaSO4沉淀即A,然后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AgNO3即試劑2,使Cl-全部轉化為AgCl沉淀即B,在所得濾液中加入過量的Na2CO3即試劑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最后所得溶液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即試劑4,最后進行蒸發(fā)操作可得固體NaNO3;
(1)分離溶液中的Cl-,應加入AgNO3,分離溶液中的SO42-,應加入Ba(NO32,如先加入AgNO3,則會同時生成Ag2SO4和AgCl沉淀,則應先加入過量的Ba(NO32,生成BaSO4沉淀,然后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AgNO3,使Cl-全部轉化為AgCl沉淀,在所得濾液中加入過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得沉淀C為Ag2CO3、BaCO3,最后所得溶液為NaNO3和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HNO3,最后進行蒸發(fā)操作可得固體NaNO3,所以試劑1為Ba(NO32,試劑2為AgNO3,試劑3為Na2CO3,試劑4為HNO3,
故答案為:Ba(NO32;AgNO3;HNO3;Ag2CO3、BaCO3,;
(2)加入過量的Ba(NO32,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AgNO3,使Cl-全部轉化為AgCl沉淀,反應后溶液中存在過量的Ag+、Ba2+,在所得濾液中加入過量的Na2CO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故答案為:除去溶液中過量的Ag+、Ba2+;
(3)根據(jù)以上分析,從溶液中獲得固體,應將溶液進行蒸發(fā),然后冷卻結晶、最后過濾可得固體,故答案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離提純操作,題目難度中等,本題注意Cl-、SO42-的性質,把握除雜原則,提純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注意把握實驗的先后順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鈉與水反應:Na+H2O=Na++OH-+H2
B.鋁與鹽酸反應:2Al+6H+=2Al3++3H2
C.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OH-+H+=H2O
D.氯化鋁與氨水反應:Al3++3OH-=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合金已成為飛機制造、化工生產等行業(yè)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測定某含鎂3%~5%的鋁鎂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鎂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下列兩種不同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填寫下列空白.
【實驗方案一】將鋁鎂合金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測定剩余固體質量.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實驗步驟】
(1)稱取5.4g鋁鎂合金粉末樣品,溶于VmL 2.0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則NaOH溶液的體積V≥97mL.
(2)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固體.該步驟中若未洗滌固體,測得鎂的質量分數(shù)將偏高(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實驗方案二】
將鋁鎂合金與足量稀硫酸溶液反應,測定生成氣體在通常狀況(約20℃,1.01105Pa)的體積.
【問題討論】
(3)同學們擬選用圖1實驗裝置完成實驗:

①你認為最簡易的裝置其連接順序是:A接E接D接G(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滿.)
②實驗開始時,先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輕輕打開其活塞,一會兒后稀硫酸也不能順利滴入錐形瓶.請你幫助分析原因.鎂、鋁與稀硫酸反應放熱且生成氣體,使錐形瓶中氣體壓強變大.
③實驗結束時,在讀取測量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時,你認為合理的是ACD.
A.待實驗裝置冷卻后再讀數(shù)
B.上下移動量筒F,使其中液面與廣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動量筒G,使其中液面與廣口瓶中液面相平
D.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水平,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
(4)仔細分析實驗裝置后,同學們經討論認為以下兩點會引起較大誤差:稀硫酸滴入錐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氫氣,也會將瓶內空氣排出,使所測氫氣體積偏大;實驗結束時,連接廣口瓶和量筒的導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測氫氣體積偏小.于是他們設計了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
①裝置中導管a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內氣體壓強與錐形瓶內氣體壓強相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時稀硫酸能順利滴下,滴入錐形瓶的稀硫酸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體積,從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氫氣體積誤差.
②實驗前后堿式滴定管中液面讀數(shù)分別為V1mL、V2mL.則產生氫氣的體積為V1-V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對下列事實的解釋,電離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氫硫酸是一種二元弱酸:H2S?S2-+2H+
B.在銀氨溶液中滴加過量稀硝酸:[Ag(NH32]++2H+═Ag++2NH4+
C.硝酸鐵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D.鉛蓄電池充電時的陽極反應:PbSO4+2H2O-2e-═PbO2+4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我國古代青銅器工藝精湛,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但出土的青銅器大多受到環(huán)境腐蝕,故對其進行修復和防護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發(fā)現(xiàn),腐蝕嚴重的青銅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2.關于CuCl2在青銅器腐蝕過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B.
A.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  B.增大了反應的速率
C.降低了反應的焓變    D.增大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2)采用“局部封閉法”可以防止青銅器進一步被腐蝕.如將糊狀Ag2O涂在被腐蝕部位,Ag2O與有害組分CuCl2發(fā)生復分解反應,該化學方程式為Ag2O+CuCl2=2AgCl+CuO.
(3)圖為青銅器在潮濕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電化學腐蝕的示意圖.環(huán)境中的Cl-擴散到孔口,并與正極反應產物和負極反應產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狀銹Cu2(OH)3Cl,其離子方程式為2Cu2++3OH-+Cl-=Cu2(OH)3Cl↓;若生成4.29g Cu2(OH)3Cl,則理論上耗氧體積為0.448L(標準狀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金屬鈉晶體為體心立方晶體(晶胞如圖),實驗測得鈉的密度為ρ(g•cm-3).已知鈉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mol-1),假定金屬鈉原子為等徑的剛性球且處于體對角線上的三個球相切.則鈉原子的半徑r(cm)為( 。
A.3$\sqrt{\frac{2a}{{N}_{Aρ}}}$B.$\sqrt{3}$×3$\sqrt{\frac{2a}{{N}_{Aρ}}}$C.$\frac{\sqrt{3}}{4}$×3$\sqrt{\frac{2a}{{N}_{Aρ}}}$D.$\frac{1}{2}$×3$\sqrt{\frac{2a}{{N}_{A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各組反應與乙酸官能團中O-H鍵的斷裂無關的是( 。
A.乙酸+Na2CO3B.乙酸+NaOHC.乙酸+乙醇D.乙酸+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為HXROy,氣態(tài)氫化物的分子式為HzR,已知1molHXROy比1molHzR質量多64g.求
(1)y的數(shù)值是,并判斷x與z的大小關系.
(2)又已知1molHXROy中R的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比氫原子和氧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少16mol,則R的原子序數(sh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B.分子式相同的成分組成的物質
C.由同種分子組成的物質D.質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組成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