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Cu+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
(2)A.陽離子核外電子數=質子總數-電荷數;
B.N5+ 離子中每個氮原子均滿足8電子且呈對稱結構,N5+離子的結構為,中間N原子有2對孤對電子;
C.根據B中結構式分析判斷;
(3)①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由CH4變?yōu)镃O2,碳原子雜化類型由sp3轉化為sp;
B.CH4、H2O、CO2分子空間構型分別是:正四面體形、V形、直線形;
C.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ⅡA族、Ⅴ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共有同周期相鄰元素;
D.一般是形成3個鍵,(H3BNH3)由六元環(huán)狀化合物(HB=NH)3通過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制得,其中1個鍵是配位鍵;
②1個(HB=NH)3分子中硼原子與氮原子間以σ鍵結合,而剩余的p軌道形成一個共軛大π鍵,B-H鍵有3個,N-H鍵有3個,B-N有σ鍵有6個;
(4)1個B原子連接3個O原子,其中2個氧原子分別為2個B原子共有,利用均攤法計算每個B原子連接O原子數目,進而確定多硼酸根離子符號;
硼砂晶體中存在形成2個σ鍵、3個σ鍵的B原子,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全部處于成鍵;
(5)根據氯化鈉的結構知,氧離子和相鄰的鎳離子之間的距離為$\frac{1}{2}$a,距離最近的兩個陽離子核間的距離是距離最近的氧離子和鎳離子距離的$\sqrt{2}$倍;
根據圖片知,每個氧化鎳所占的面積=(2×1.40×10-10m)×(2×1.40×10-10m×sin60°),每個氧化鎳的質量=$\frac{74.7}{{N}_{A}}$g,每個氧化鎳的質量乘以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鎳個數就是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鎳質量.
解答 解:(1)Cu+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基態(tài) Cu+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63d10,
故答案為:3s23p63d10;
(2)A.1個氮原子中含有7個電子,則1個N5分子中含有35個電子,N5+是由N5分子失去1個電子得到的,則1個N5+粒子中有34個電子,故A錯誤;
B.N5+ 離子中每個氮原子均滿足8電子且呈對稱結構,N5+離子的結構為,中間N原子有2對孤對電子,有4對未成鍵的電子對,故B錯誤;
C.N5+離子的結構為,則N5+陽離子中存在兩個氮氮三鍵,故C正確.
故選:C;
(3)①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由CH4變?yōu)镃O2,碳原子雜化類型由sp3轉化為sp,故A錯誤;
B.CH4分子中價層電子對=σ 鍵電子對+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4+$\frac{1}{2}$×(4-4×1)=4,且不含孤電子對,所以其空間構型是正四面體,H2O中價層電子對個數=2+$\frac{1}{2}$×(6-2×1)=4,且含有2個孤電子對,所以H2O的VSEPR模型為四面體,分子空間構型為V型,、CO2分子中價層電子對=σ 鍵電子對+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2+$\frac{1}{2}$×(4-2×2)=2,所以二氧化碳是直線型結構,故B正確;
C.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ⅡA族、Ⅴ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共有同周期相鄰元素,故所以它們的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是I1(N)>I1(O)>I1(C)>I1(B),故C正確;
D.一般是形成3個鍵,(H3BNH3)由六元環(huán)狀化合物(HB=NH)3通過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制得,其中1個鍵是配位鍵,故D正確,
故選:A;
②1個(HB=NH)3分子中硼原子與氮原子間以σ鍵結合,而剩余的p軌道形成一個共軛大π鍵,B-H鍵有3個,N-H鍵有3個,B-N有σ鍵有6個,故一共12個,
故答案為:12;
(4)1個B原子連接3個O原子,其中2個氧原子分別為2個B原子共有,則每個B原子實際結合O原子數目為1+2×$\frac{1}{2}$=2,代一個單位負電荷,故多硼酸根化學式為:[BO2]nn-(或BO2-),
硼砂晶體中存在形成2個σ鍵、3個σ鍵的B原子,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全部處于成鍵,故B原子采取sp2、sp3雜化,
故答案為:[BO2]nn-(或BO2-);sp2、sp3;
(5)根據氯化鈉的結構知,氧離子和相鄰的鎳離子之間的距離為$\frac{1}{2}$a,距離最近的兩個陽離子核間的距離是距離最近的氧離子和鎳離子距離的$\sqrt{2}$倍,所以其距離是 $\frac{\sqrt{2}}{2}$acm;
根據圖片知,每個氧化鎳所占的面積=(2×1.40×10-10m)×(2×1.40×10-10m×sin60°)=4×1.40×10-10×1.40×10-10×sin60°m2,則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鎳個數=$\frac{1}{4×1.4×1{0}^{-10}×1.4×1{0}^{-10}×sin60°}$,每個氧化鎳的質量=$\frac{74.7}{{N}_{A}}$g,所以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鎳質量=$\frac{74.7}{{N}_{A}}$g×$\frac{1}{4×1.4×1{0}^{-10}×1.4×1{0}^{-10}×sin60°}$=1.83×10-3,
故答案為:$\frac{\sqrt{2}}{2}$a;1.83×10-3.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結構與性質的考查,涉及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空間結構、化學鍵、雜化軌道、晶體結構與計算等,(5)中注意計算“1NiO”的體積應包含孔隙體積,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E1不變 | |
B. | 若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H減小 | |
C. | 反應的活化能等于y kJ•mol-1 | |
D. | 1 mol SO2Cl2(g)和1 mol SCl2(g)反應生成SOCl2(g)的△H=(x-y)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 | B. | cd | C. | ef | D. | g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 序號 | 消耗0.1000mol•L-1的 鹽酸溶液的體積/mL | 待測氫氧化鈉 溶液的體積/mL |
1 | 29.02 | 25.00 |
2 | 28.01 | 25.00 |
3 | 27.99 | 25.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