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來水制取蒸餾水的方法是( �。�
A、用過濾法B、用蒸餾法
C、用萃取法D、用分液法
考點:物質的分離、提純的基本方法選擇與應用
專題:
分析:自來水中水的沸點較低,利用沸點不同分離出水,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自來水中水的沸點較低,利用沸點不同分離出水,則分離方法為蒸餾法,而過濾與物質溶解度有關、萃取與溶解性及分層有關、分液與分層有關,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和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及分離方法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重要的精細化學品M和N,常用作交聯(lián)劑、涂料、殺蟲劑等,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

iii N的結構簡式是
ⅳD為Y與HCHO按物質的量之比1:3反應所得,化合物Z為苯甲醛.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含氧官能團名稱是
 
;由A生成B的反應類型是
 

(2)X的結構簡式為
 

(3)C和F在一定條件下可反應生成一種有香味的物質.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E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b.1molM中含有4mol酯基      c.X與Y互為同系物
(5)寫出由Y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烴A的結構簡式為:

(1)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烴A
 
,烴A的一氯化物具有不同沸點的產物有
 

(2)已知烴A中伯、仲、叔、季碳原子各有6個、4個、2個和1個,試判斷在烷烴C7H16中,具有3個伯碳原子的同分異構體有
 

(3)烷烴B中含有4個伯碳原子、1個仲碳原子和2個叔碳原子,則烴B的分子式為
 
寫出烴B可能具有的結構簡式和他們的系統(tǒng)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逆反應不可以自發(fā)進行
B、催化劑可以加塊反應速率,也可增大反應物的轉化率
C、當有多個反應參加時,使用催化劑,可增加目標產物的產率
D、H2與O2點燃生成H2O,H2O電解產生H2與O2,說明該反應可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l、Fe、Cu、S等都是中學化學常見元素
(1)某混合物由Al2O3、Cu2O、Fe3O4組成,將該混合物進行如下處理:
①濾渣A的化學成分為
 
(填化學式),則上述過程中,含“銅”物質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O+2H+═Cu+Cu2++H2O、
 

②濾液A中有無Fe3+?
 
(填“有”或“無”)實驗方法是
 
(所述實驗方法需與前一填空結論一致).
③向濾液A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時,Al3+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CuFeS2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
 
,CuFeS2與氧氣反應可得產物Cu2S、FeS和SO2氣體,則該反應的氧化產物為
 
(填化學式)
(3)硫酸廠尾氣中含有較多的SO2氣體,為變廢為寶,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法進行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
①以水為吸收劑,將吸收也水微熱,向其中通入SO2和過量的空氣,SO2幾乎被完全吸收,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利用電化學法將尾氣中的SO2氣體轉化為氮肥硫酸銨,模擬裝置如圖2所示,試寫出SO2氣體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液溴易揮發(fā),在存放液溴的試劑瓶中應加水封
B、單質硅是將太陽能轉變?yōu)殡娔艿某S貌牧?/span>
C、能使?jié)櫇竦牡矸跭I試紙變成藍色的物質一定是Cl2
D、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下,飽和石灰水的溶解度為s g,密度為 ρg/mL,向足量該飽和溶液中加入 m g CaO,充分作用后,恢復到原來溫度,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最終得到沉淀的質量大于
37m
28
g
B、該飽和溶液質量百分比濃度為:
s
100+s
%
C、最終所得溶液PH不變
D、該飽和溶液中溶質物質的量濃度為:
1000ρs
74(100+s)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一定濃度的稀鹽酸與稀NaOH溶液在如圖1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已知強酸與強堿的中和熱為57.3KJ/mol,水的比熱容為4.2J/(g?℃),有關熱量與比熱容的計算公式:Q=m×c×△t(Q為熱量,m為物質的質量,c為比熱容,△t物質溫度的變化值)
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
 

(2)將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C.NaOH溶液的濃度約是1.00mol/L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3)V1=30mL時HCl和NaOH恰好反應,根據(jù)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算出的溫度變化值約為
 
(保留整數(shù),計算時可將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熱容看成與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時體積變化忽略不計);而根據(jù)圖2的溫度變化可讀出溫度變化值約7℃;兩者相比所測結果偏低,造成如此現(xiàn)象的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1mol CH2=CH2可以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消耗1 mol Br2
B、苯的鄰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種,可以說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的交替結構
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內
D、苯乙烯(-CH=CH2)與立方烷(   )互為同分異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