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均三甲苯在核磁共振氫譜中能出現(xiàn)兩組峰,且其峰面積之比為3∶1

B.按系統(tǒng)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稱是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C.結構片段為的高聚物,其單體是甲醛和苯酚

D.肌醇與葡萄糖的元素組成相同,化學式均為C6H12O6,滿足Cm(H2O)n,因此,均屬于糖類化合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升高溫度,下列數(shù)據(jù)不一定增大的是

    A. 化學反應速率      B. 的溶解度S

C. 化學平衡常數(shù)K        D. 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Na202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Na202晶體中的陰離子與陽離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B.Na202晶體為離子晶體,且含極性共價鍵

  C.Na202應保存于密封、干燥帶玻璃塞的廣口瓶中

  D.Na202與鹽酸反應,不僅有鹽和水生成,同時會放出無色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  )

A.常溫下,1 L 0.1 mol/L的NH4NO3溶液中氧原子數(shù)為0.3NA

B.1 mol的羥基與1 mol的氫氧根離子所含電子數(shù)均為10NA

C.常溫、常壓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氣體中含有的O原子數(shù)目為0.2NA

D.Fe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有1 mol Fe參與反應,則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氨氣可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得到氮氣和金屬銅,用下圖中的裝置可以實現(xiàn)該反應。實驗時C中粉末逐漸變?yōu)榧t色,D中出現(xiàn)無色液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

B.裝置B中加入的物質可以是堿石灰或無水氯化鈣

C.裝置D中液體可以使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D.為防止裝置D中發(fā)生倒吸,可以改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氮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學常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A+B→X+Y+H2O或H2O+ A+B→X+Y(未配平,反應條件略去),下列問題所涉及反應式中的H2O已經(jīng)略去。請回答:

(1)常溫下,若A為黃綠色氣體,B為非金屬氧化物,A、B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A+B→X+Y,且相對分子質量X>Y,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檢驗Y中陰離子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

(2)若Y是黃綠色氣體,且A、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若A為常見的金屬單質,Y為氣態(tài)單質,B溶液呈強酸性或強堿性時,A和B反應都能進行。寫出A與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為非金屬單質,構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B的溶液為某濃酸,其中A、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則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5)若A、B均為化合物,Y為白色沉淀(不含金屬元素),B為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將B通入某溶液后可生成Y,寫出Y可能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寫出生成Y的一個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鈉與乙醇反應,鈉塊沉在乙醇液面下面   

B.除去乙酸乙酯中殘留的乙酸,可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后分液

C.伴有能量變化的物質變化都是化學變化

D.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只要條件不改變,各物質的濃度就不再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H3

 
下列醇類物質中也能發(fā)生類似的脫水反應生成烯烴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用NA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1.12L氦氣所含原子數(shù)為0.1NA    B.1.6gNH2離子所含質子數(shù)為NA

C.22.4 LHCl溶于水,溶液中H數(shù)為NA         D.9g D2O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4.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