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O2變得越來越重要,已經(jīng)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
(1)目前,用超臨界CO2 (其狀態(tài)介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劑已成為一種趨勢,這一做法對環(huán)境的積極意義在于保護臭氧層.
(2)最近有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構想:把空氣吹人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溶液中提取出來,經(jīng)化學反應后使之變?yōu)榭稍偕剂霞状迹熬G色自由”構想技術流程如下:

①下列關于吸收池中變化說法正確的是C
A.發(fā)生了化合反應
B.體現(xiàn)了CO2作為酸性氧化物的性質(zhì)
C.說明了KHCO3的溶解度比較小
②圖示中被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K2CO3
③在合成塔中,若有4.4kg CO2與足量H2好完全反應,可放出4947kJ的熱量,試寫出合成塔中發(fā)生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
④科學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組合轉(zhuǎn)化”技術研究,把過多的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有益于人類
的物質(zhì).將CO2和H2以1:4的體積比混合通人反應器,在適當?shù)臈l件下反應,可獲得一
種重要能源:CO2+4H2→CH4+2H2O.若將CO2 和H2以1:3的體積比混和,可生成
某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該化工原料可能是B.
A.烷烴     B.烯烴    C.炔烴    D.芳香烴.

分析 (1)根據(jù)氟利昂能產(chǎn)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劑;
(2)①碳酸氫鉀受熱分解,且相同條件下碳酸氫鉀的溶解度比碳酸鉀的;
②由吸收池、分解池反應分析;
③合成塔中發(fā)生反應為二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和水,根據(jù)4.4 kg CO2與足量H2恰好完全反應,可放出4 947 kJ的熱量,則1 mol CO2與氫氣合成甲醇放出熱量49.47 kJ的熱量.書寫熱化學反應方程式時還應注意物質(zhì)狀態(tài)、反應熱的正負號以及單位;
④由CO2+4H2→CH4+2H2O可知,CO2 和H2以1:3的體積比混和,發(fā)生CO2+3H2→X+2H2O.

解答 解:(1)氟利昂在空氣中能產(chǎn)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劑,CO2作致冷劑可防止臭氧層破壞,故答案為:保護臭氧層;
(2)①分解池中碳酸氫鉀受熱可分解成碳酸鉀、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為:2KHCO3$\frac{\underline{\;\;△\;\;}}{\;}$K2CO3+H2O+CO2↑,在吸收池中K2CO3+H2O+CO2═2KHCO3,吸收池中變化說明了KHCO3的溶解度比較小,析出晶體,故答案為:C;
②由吸收池、分解池反應可知碳酸鉀循環(huán)使用,故答案為:K2CO3;
③根據(jù)4.4 kg CO2與足量H2恰好完全反應,可放出4 947 kJ的熱量,則1 mol CO2與氫氣合成甲醇放出熱量49.47 kJ的熱量,所以熱化學方程式為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故答案為: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
④由CO2+4H2→CH4+2H2O可知,CO2 和H2以1:3的體積比混和,發(fā)生2CO2+6H2→X+4H2O,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X為C2H4,為烯烴,故答案為:B.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的分離提純的綜合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習題中的信息及流程中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燒杯中逐滴加入氯化鐵的飽和溶液,可制得紅褐色的膠體.
①生成該膠體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Fe(OH)3(膠體)+3H+
②向該膠體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會出現(xiàn)一系列變化:先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隨后紅褐色沉淀溶解,沉淀溶解的離子方程式為2Fe(OH)3+6H++2I-=I2+2 Fe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0.1mol某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水各0.6mol,則該烴的分子式為C6H12.若該烴不能使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和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種,則此烴屬于環(huán)烷烴,結構簡式為,名稱是環(huán)己烷.
若該烴能使溴水褪色,且能在催化劑作用下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2.2-二甲基丁烷,則該烴屬于烯烴,結構簡式為(CH33C-CH=CH2,名稱是3,3-二甲基-1-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用下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圖1裝置用于Cu和濃H2SO4反應制取少量的SO2氣體
B.圖2裝置用于分離水和溴苯的混合物
C.圖3裝置用于制備并收集NO氣體
D.圖4裝置用于除去碳酸氫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幾種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有編號的儀器名稱:①長頸漏斗,②集氣瓶.
(2)利用上述A、D裝置的組合可以制取的一種氣體是CO2或O2,寫出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或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若用E裝置收集該氣體,則氣體應從a(選“a”或“b”)導入;若用E裝置干燥生成的氣體,E中盛放的液體試劑是濃硫酸(或濃H2SO4).
(4)在實驗室如使用碳酸鈉與稀鹽酸、選用A裝置制二氧化碳,需要對A裝置進行的改進是將長頸漏斗換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或應用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常用鋁鹽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制備Al(OH)3沉淀
B.濃硫酸能干燥SO2、NO2等氣體,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C.SO2 具有漂白性,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D.30%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MnO2做氧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將標準狀況下44.8L NH3溶于200m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為0.8g/cm3,求該溶液的:
(1)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要求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關于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燃燒時是淡藍色明亮的火焰B.能使溴水褪色
C.可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D.可與HCl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硫酸鋁溶液和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2)碳酸鈣溶液和醋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3)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SO42-+2OH-+Ba2++Cu2+=Cu(OH)2↓+BaSO4↓;
(4)往氫氧化鈣溶液中滴加過量的小蘇打溶液:2HCO3-+Ca2++2OH-═CO22-+Ca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