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鹽酸、醋酸和碳酸是化學(xué)實驗和研究中常用的幾種酸。
已知室溫下:Ka(CH3COOH)=1.7×10-5 mol·L-1 ;H2CO3的電離常數(shù)Ka1=4.2×10-7mol·L-1 、 Ka2=5.6×10-11mol·L-1
(1)①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碳酸氫鈉水溶液顯堿性的原因 。
②常溫下,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四種溶液:
a、碳酸鈉溶液 b、醋酸鈉溶液 c、氫氧化鈉溶液 d、氫氧化鋇溶液。
其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填序號)。
(2)某溫度下,pH均為4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其pH隨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圖中a、b、c三點對應(yīng)的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該醋酸溶液稀釋過程中,下列各量一定變小的是 。
a.c(H+) b.c(OH-)
c. d.
(3)以0.10 mol·L-1NaOH為標(biāo)準(zhǔn)液,測定某鹽酸的濃度。取20.00 mL待測鹽酸溶液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NaOH標(biāo)準(zhǔn)溶液進行滴定。重復(fù)上述滴定操作2~3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編號 | 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 (mol·L-1) | 滴定完成時,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的體積(mL) | 待測鹽酸的體積(mL) |
1 | 0.10 | 24.12 | 20.00 |
2 | 0.10 | 23. 88 | 20.00 |
3 | 0.10 | 24.00 | 20.00 |
①滴定達到終點的標(biāo)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鹽酸的濃度約為__________________。
(4)在t℃時,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2,則:
①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 mol2·L-2。
②在該溫度下,將100mL0.1 mol·L-1的稀H2SO4與100mL0.4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
(1)①HCO3— + H2O H2CO3 + OH—(2分)②dcab(2分)
(2)b=c>a(2分) ad(2分)
(3)①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無色恰好變成淺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2分)
②0.12 mol·L-1 (2分)
(4)①10-12 (2分)②11 (2分)
【解析】
試題分析:(1)HCO3—既能水解也能電離,水解方程式為HCO3— + H2O H2CO3 + OH—,水解呈堿性,電離方程式為HCO3— CO32-+ H+電離呈酸性,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呈堿性;氫氧化鈉、氫氧化鋇為強堿,、氫氧化鋇中OH—的濃度比氫氧化鈉大,所以PH氫氧化鋇大于氫氧化鈉;碳酸鈉、醋酸鈉為強堿弱酸鹽,碳酸根水解程度大于醋酸根離子水解,所以碳酸鈉溶液的PH大于醋酸鈉;(2)對于酸溶液,PH越小對水的電離的抑制作用越大,所以水的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c>a;醋酸溶液加水稀釋,c(H+)減小,KW不變,所以c(OH-)增大;
,所以不變;為常數(shù),醋酸溶液加水稀釋,減小,所以變;(3)酚酞在鹽酸中呈無色,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PH增大,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無色恰好變成淺紅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達到滴定終點;三次滴定,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平均為24mL,根據(jù);可得鹽酸的濃度為0.12 mol·L-1;(4)①Kw==;②溶液混合后呈堿性,,;所以PH=11.
考點:本題考查鹽的水解、弱電解質(zhì)電離、中和滴定。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西省高一上學(xué)期第一次考試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已知A、B、C、D四種物質(zhì)具有以下物理性質(zhì):
| A | B | C | D |
分散到水中 | 得懸濁液 | 得無色溶液 | 液體分層,且下層為無色油狀液體 | 得無色溶液 |
熔點(℃) | 1452 | -21.3 | -11.5 | 801 |
沸點(℃) | 1703 | 78.9 | 117 | 1210 |
(1)已知A與D不發(fā)生反應(yīng),且均不與水反應(yīng)。
①.欲從A、D的混合物中分離提純D,需進行的操作是:
a:溶解;b: (填操作名稱,下同);c: 。
②上述a、b、c操作過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為_____;從B的水溶液中分離出B的操作名稱為 。
(3)從C與水的混合物中分離提純C所需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西省高二10月月考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升高溫度時,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A.分子運動速率加快,使該反應(yīng)物分子的碰撞機會增多
B.反應(yīng)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
C.該化學(xué)反應(yīng)的過程是吸熱的
D.該化學(xué)反應(yīng)的過程是放熱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西大學(xué)附中第一學(xué)期高二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混合物中,加入H218O,過一段時間后,18O存在于( )
A.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 B.存在于乙酸和乙酸乙酯中分子中
C.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D.存在于水和乙酸分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西大學(xué)附中第一學(xué)期高二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決定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應(yīng)物的濃度 B、反應(yīng)溫度 C、使用催化劑 D、反應(yīng)物的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東省濰坊三縣市高二上學(xué)期聯(lián)考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或操作與鹽類水解無關(guān)的是
A.配制FeC13溶液時,要滴加少量的鹽酸
B.加熱蒸干并灼燒Na2SO3溶液,得到Na2SO4固體
C.明礬凈水
D.氨態(tài)氮肥(含NH4+)不能與草木灰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東省濰坊三縣市高二上學(xué)期聯(lián)考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有一定關(guān)限定條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12 mol·L一1的溶液中:K+、Na+、Fe2+、NO3-
B.常溫下,pH=7的溶液中: Al3+、Cl-、、SO42-
C.常溫下,=1×10-12的溶液:K+、Cu2+、S2-、Cl-
D.pH=13的溶液中:K+、Ba2+ 、Cl-、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東省濰坊三縣市高一上學(xué)期聯(lián)考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碳酸鈣與鹽酸反應(yīng):CO32-+2H+===H2O+CO2↑
B.硫酸氫鈉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燒堿溶液:HSO4-+OH-=== SO42-+H2O
C.過氧化鈉與水反應(yīng):2O22-+2H2O===4OH- + O2↑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學(xué)年山東省樂陵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量的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yīng):xA(g) + yB(g) zC(g),平衡時測得A的濃度為1.0mol/L,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的容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達新平衡后, 測得A的濃度降低為0.60 mol/L。下列有關(guān)判斷正確的是
A.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
B.物質(zhì)B的轉(zhuǎn)化率降低
C.x + y < z
D.物質(zhì)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