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定溫度下,兩個體積相等的連通容器用活塞分開,左右兩室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恰好使兩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相同,打開活塞,充分混合反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不考慮NO2轉化為N2O4)( 。
A.最終容器內(nèi)無O2存在B.反應前、后左室氣體壓強不變
C.反應前、后右室氣體密度不變D.開始時左右兩室氣體分子數(shù)相同

分析 由左右兩室體積相同,兩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相同可知,兩容器中氣體的質量一定相等,再結合n=$\frac{m}{M}$可知NO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g/mol:30g/mol=16:15.
A.發(fā)生反應:2NO+O2=2NO2,根據(jù)方程式判斷;
B.發(fā)生2NO+O2=2NO2,反應后總的物質的量減少,故反應后左室的氣體物質的量要減;
C.氣體的總質量為原來一氧化氮與氧氣質量之和,為氧氣質量的2倍,體積為左右兩室的體積之和,為右室室的2倍,故密度不變;
D.氣體分子數(shù)目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

解答 解:由左右兩室體積相同,兩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相同可知,兩容器中氣體的質量一定相等,再結合n=$\frac{m}{M}$可知NO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g/mol:30g/mol=16:15.
A.NO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6:15,發(fā)生反應:2NO+O2=2NO2,O2過量,故最終容器內(nèi)有O2存在,故A錯誤;
B.發(fā)生2NO+O2=2NO2,反應后總的物質的量減少,平均充滿左右兩室,故反應后左室的氣體物質的量要減小,故壓強減小,故B錯誤;
C.反應后氣體的總質量為原來一氧化氮與氧氣質量之和,為氧氣質量的2倍,體積為左右兩室的體積之和,為右室的2倍,故密度不變,故C正確;
D.NO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6:15,氣體分子數(shù)目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開始時左右兩室分子數(shù)不相同,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阿伏伽德羅定律及推論、化學計算等,難度中等,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計算能力,注意二者發(fā)生反應物質的量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分離或提純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
A.用蒸發(fā)法進行海水淡化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滲析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Cl
D.用加熱→蒸發(fā)的方法可以除去粗鹽中的CaCl2、MgCl2等雜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某無色透明的溶液能夠與鋁作用生成氫氣,則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HCO3-、NO3-、Ba2+、Cl-B.Na+、Ba2+、Cl-、NO3-
C.K+、NH4+、Cl-、OH-D.Na+、K+、SO42-、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chǎn)物的還原性.現(xiàn)有以下反應( 。
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述三個反應都有單質生成,所以都是置換反應
B.氧化性由強到弱順序為 KBrO3>KClO3>Cl2>Br2
C.反應②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1
D.③中l(wèi)mol還原劑反應則氧化劑得到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Ⅰ.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對位置如表所示.其中Y所處的周期序數(shù)與族序數(shù)相等.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X  
YZ  W
(1)寫出X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W與Z的氫化物中,較穩(wěn)定的是HCl(用化學式表示)
(3)含Y的某種鹽常用作凈水劑,其凈水原理是Al3+3H2O?Al(OH)3(膠體)+3H+(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Ⅱ.運用所學化學原理,解決下列問題:
(4)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某同學利用單質硅和鐵為電極材料設計原電池(NaOH為電解質溶液),該原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Si+6OH--4e-=SiO32-+3H2O;
(5)已知:①C(s)+O2(g)=CO2(g)△H1;
②CO2(g)+C(s)=2CO(g)△H2;
③Si(s)+O2(g)=SiO2(s)△H3
工業(yè)上生產(chǎn)粗硅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s)+SiO2(s)=Si(s)+2CO(g)△H=△H1+△H2-△H3;
(6)25℃時,往a mol•L-1NH3的水溶液中滴加0.1mol•L-1H2SO4溶液,滴加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增強(填“增強”、“減弱”或“不變”);實驗測得a mol•L-1NH3的水溶液的pH值為12,求此氨水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b=$\frac{1{0}^{-4}}{(a=1{0}^{-2})}$mol•L-1(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原子構成的單質中既能與稀硫酸反應又能與燒堿溶液反應,都產(chǎn)生H2的是(  )
A.核內(nèi)無中子的原子
B.價電子構型為3s23p1
C.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倒數(shù)第三層上的電子數(shù)的原子
D.N層上無電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等于電子層數(shù)的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將一定質量的鐵投入20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反應后固體有剩余并收集氣體4.48L(標準狀況),質量為6.6g;則
(1)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11.2g.
(2)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以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為原料制備氯化鐵晶體(FeCl3•6H2O)的工藝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硫鐵礦高溫焙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frac{\underline{\;高溫\;}}{\;}$2Fe2O3+8SO2;少量的SO2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2OH-=SO32-+2 H2O.
(2)酸溶及后續(xù)過程中均需保持鹽酸過量,其目的是提高鐵元素的浸出率和抑制Fe3+水解,題問所涉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Fe(OH)3+3H+
(3)通氯氣氧化時,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Fe2+=2Cl-+2Fe3+;該過程產(chǎn)生的尾氣可用堿溶液吸收,尾氣中污染空氣的氣體為Cl2 HCl(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已知蓄電池在放電時起原電池的作用,充電時起電解他的作用.鉛蓄電池在放電和充電時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可用下式表示:Pb+PbO2+2H2SO4$?_{充電}^{放電}$2PbSO4+2H2O據(jù)此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放電時,正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SO42-(ag)-2e-═PbSO4(s)
B.在充電時,電池中硫酸的濃度不斷變小
C.在充電時,陰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O4(s)+2e-═Pb(s)+SO42-(ag)
D.在放電時,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氧化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