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9.亞氯酸鈉是一種重要的含氯消毒劑,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與殺毒.如圖是過氧化氫法生產亞氯酸鈉的工藝流程圖: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適當條件下可結晶析出NaClO2•3H2O.
②純ClO為氣態(tài),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氣體或空氣稀釋到10%以下安全.
(1)ClO2發(fā)生器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發(fā)生器中鼓入空氣的作用可能是b(選填序號).
a.將SO2氧化成SO3,增強酸性    b.稀釋ClO2以防爆炸     c.將NaClO3氧化為ClO2
(3)吸收塔內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OH-+2ClO2+H2O2═2ClO2-+O2↑+2H2O;.吸收塔的溫度不能超過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受熱分解,有利于NaClO2•3H2O的析出.
在堿性溶液中NaClO2比較穩(wěn)定,所以吸收塔中應維持NaOH稍過量,判斷NaOH是否過量所需要的試劑是酚酞.
(4)從濾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體的實驗操作依次是b、冷卻結晶、過濾(選填序號).
a.蒸餾            b.蒸發(fā)            c.灼燒
(5)要得到更純的NaClO2•3H2O晶體必須進行的操作是重結晶(填操作名稱).

分析 根據(jù)流程可知,氯酸鈉(NaClO3)在酸性條件下被二氧化硫還原成二氧化氯,ClO2在二氧化硫和空氣混合氣體中不易分解爆炸,在吸收塔中擠入氫氧化鈉溶液和過氧化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aClO2,NaClO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通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得到晶體NaClO2•3H2O,
(1)實驗中用二氧化硫還原NaClO3生成ClO2,根據(jù)電荷守恒和元素守恒書寫離子方程式;
(2)由信息②可知,純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氣體或空氣稀釋,以防止爆炸;
(3)根據(jù)題目信息并運用氧化還原反應理論判斷反應物、生成物.根據(jù)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內生成NaClO2,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則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氣產生.據(jù)此書寫方程式,溫度過高,H2O2容易分解,判斷NaOH是否過量可以用酚酞;
(4)從溶液中得到含結晶水的晶體,只能采取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方法,通過過濾得到粗晶體;
(5)得到的粗晶體經過重結晶可得到純度更高的晶體.

解答 解:(1)實驗中用二氧化硫還原NaClO3生成Cl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2ClO3-=2ClO2+SO42-,故答案為:SO2+2ClO3-=2ClO2+SO42-;
(2)由信息②可知,純ClO2易分解爆炸,發(fā)生器中鼓入空氣的作用應是稀釋ClO2,以防止爆炸,故答案為:b;
(3)根據(jù)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內生成NaClO2,所以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則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氣產生,反應方程式為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H2O2不穩(wěn)定,溫度過高,H2O2容易分解,吸收塔的溫度不能超過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吸收塔中應維持NaOH稍過量,判斷NaOH是否過量可以用酚酞,
故答案為:2OH-+2ClO2+H2O2═2ClO2-+O2↑+2H2O;防止H2O2受熱分解,有利于NaClO2•3H2O的析出;酚酞;
(4)從溶液中得到含結晶水的晶體,只能采取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方法,通過過濾得到粗晶體,故答案為:b;
(5)得到的粗晶體經過重結晶可得到純度更高的晶體.
故答案為:重結晶.

點評 本題以亞氯酸制備為背景,以過氧化氫法制備亞氯酸鈉為主線,考查學生閱讀題目獲取信息的能力、對濃度概念的理解、對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的運用、有關實驗操作和簡單實驗設計能力考察以及在新情境下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以甲醇為原料,以KOH為電解質溶液的可充電的高效燃料電池,其電化學過程如圖.
請?zhí)羁眨?br />(1)充電時:
①原電池的正極與電源正極相連.
②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4OH--4e-═2H2O+O2↑.
(2)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H3OH-6e-+8OH-═CO32-+6H2O.
(3)在此過程中,若乙池中A極的質量增加216g,則乙池中B極理論上產生氣體11.2L(標準狀況下).
(4)若在常溫常壓下,8gCH3OH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H2O時放熱177.5kJ,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10.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室溫下進行的下列實驗,不能達到預期目的是序號( 。
序號實驗內容實驗目的
A測定NaClO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比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強弱
B向Mg(OH)2濁液中滴加少量0.1mol/LFeCl3溶液比較Mg(OH)2和Fe(OH)3的溶解度
C將兩個完全相同且充滿NO2的密閉燒瓶,分別浸泡于熱水、冰水中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
D向兩只同體積同濃度的K2Cr2O7溶液中,分別加入1mL同濃度的H2SO4、NaOH溶液探究濃度對該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Cu(N4H34]x(SO4y•zH2O是一種重要的染料及農藥中間體,為深藍色晶體.已知:

①[Cu(NH34]x(SO4y•zH2O在在乙醇•水混合溶劑中的溶解度隨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曲線如圖1.
②[Cu(NH34]x(SO4y•z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電離(解離)過程:
[Cu(NH34]x(SO4y•zH2O=x[Cu(NH34]2++y SO42-+z H2O
[Cu(NH34]2+?Cu2++4NH3
Ⅰ、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以廢銅屑、稀硫酸、氨水為主要原料合成該物質,設計的合成路線為:
廢銅屑$\stackrel{灼燒}{→}$CuO$\stackrel{稀H_{2}SO_{4}}{→}$溶液A$\stackrel{氨水}{→}$懸濁液B$\stackrel{氨水}{→}$溶液C$\stackrel{試劑D}{→}$$\stackrel{操作E}{→}$產品品體
(1)一般廢金屬屑在使用之前需要用熱的堿液浸泡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但本實驗并不需要的原因是灼燒時油污生成CO2和H2O而除去.
(2)依據(jù)相關信息試劑D為無水乙醇.若操作過程不加入試劑D而是加熱蒸發(fā)、冷卻結晶,則得到的產物晶體中往往含有Cu(OH)2[或Cu2(OH)2SO4]雜質,產生該雜質的原因是加熱蒸發(fā)過程中NH3揮發(fā),使反應[Cu(NH34]2+?Cu2++4NH3平衡往右移動,且Cu2+發(fā)生水解.
(3)操作E的實驗步驟為:a.減壓過濾 b.洗滌 c.干燥
①洗滌時不用水而用乙醇和濃氨水的混合物洗滌的原因為減少粗產品的溶解損耗.
②干燥時不宜采用加熱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加熱易使[Cu(NH34]SO4•H2O分解.
Ⅱ、NH3的測定:精確稱取a g 晶體,加適量水溶解,注入如圖2所示的錐形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至小試管充滿并溢出足夠溶液,加熱保持微沸,將樣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mol•L-1的鹽酸溶液吸收.蒸氨結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NaOH標準溶液滴定過剩的HCl,到終點時消耗V2 mlNaOH溶液
(4)裝置中長頸漏斗插入小試管的作用:液封并減少NaOH溶液的用量,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及速率作用同分液漏斗.
(5)蒸氨過程中錐形瓶內會出現(xiàn)少量黑色固體的化學式為CuO.氨完全蒸出的標志為溶液不再為深藍色.
(6)樣品中NH3的質量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frac{1.7({c}_{1}{V}_{1}-{c}_{2}{V}_{2})}{ag}$%.
(7)[Cu(NH34]x(SO4y•zH2O晶體中硫酸根和水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39.02%和7.32%,則晶體的化學式為[Cu(NH34]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1)的系統(tǒng)命名是:2,6-二甲基辛烷
(2)鍵線式是2,3-二甲基-3-戊醇
(3)3-甲基-2-戊烯的結構簡式是CH3CH=C(CH3)CH2CH3
(4)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且式量最小的烷烴的結構簡式是CH3CH2CH(CH3)CH2CH2CH3
(5)寫出CH2=CH-CH2-CH3且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異構體,用結構簡式各舉出一例.
碳鏈異構:CH3CH2CH(CH3)CH2CH2CH3類別異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按系統(tǒng)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稱是 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質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量不相等
C.苯與甲苯互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結構片段為 的高聚物,其單體是甲醛和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6.02×1023 就是阿佛加德羅常數(shù)
B.1 摩爾氫氣含有2NA個氫原子
C.1 摩爾任何物質都含有6.02×1023 個分子
D.1 摩爾水含有18×6.02×1023 個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有關問題.
(1)選用下列儀器的編號填空.
①容量瓶 ②分液漏斗 ③蒸餾燒瓶 ④燒杯 ⑤量筒 ⑥托盤天平 ⑦蒸發(fā)皿 ⑧試管
可用來加熱,且加熱時必須墊石棉網的儀器有③④;
使用時必須檢查是否漏水的儀器有①②;
標有零刻度的儀器有⑥;在儀器上標有使用溫度的儀器有①⑤.
(2)物質的提純與分離的方法有:過濾、蒸發(fā)結晶、冷卻熱的飽和溶液的方法結晶(重結晶)、萃取、蒸餾、洗氣、升華、高溫灼燒等方法.
①從海水中獲得淡水應選用蒸餾方法,請寫出操作的其中兩個注意點:燒瓶中所盛液體體積一般介于其容積的$\frac{1}{3}$--$\frac{2}{3}$之間;蒸餾時在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體暴沸
②從量氯化鈉溶液中提取氯化鈉固體,應先在蒸發(fā)皿這種儀器中加熱;加熱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均勻攪拌,防止由于溶液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當加熱到大量晶體析出少量液體剩余時即可撤走酒精燈,停止加熱.
③除去CO氣體中的CO2,可選用洗氣方法,將混合氣體通入濃NaOH(填濃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④向盛有碘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四氯化碳,充分振蕩、靜置,所觀察的現(xiàn)象為溶液分層,上層溶液為無色,下層溶液為紫色,分離時將玻璃塞打開的目的是使漏斗內外壓強相等,液體能順利流下,上層液體應由上口(上口后或下口)分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