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研究用過量的鋅與濃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硫的有關問題:
(1)鋅與濃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樣制取的二氧化硫氣體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用下列裝置連接成一整套實驗裝置以驗證(2)的判斷是否正確,若按氣體從左到右流向時,氣體流經的各裝置導管的編號依次是________(用a、b……填寫)。

(4)根據(jù)(3)確定的實驗過程,請將實驗時有關裝置中所盛藥品、實驗現(xiàn)象、結論或解釋填入下表:

裝置
所盛藥品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或解釋
B
 
 
 
C
CuO固體
 
 
 

(1)Zn+2H2SO4(濃)=ZnSO4+SO2↑+2H2O
(2)氫氣和水蒸氣 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被消耗會變成稀硫酸,鋅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同時會有少量水蒸氣
(3)cd(或dc) ab(或ba) e
(4)

裝置
所盛藥品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或解釋
B
無水硫酸銅
固體由白色變成藍色
SO2中含有水蒸氣
C
 
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
SO2中含有氫氣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已知木炭在一定條件下與濃硝酸反應生成兩種+4價的氧化物,為了探究一氧化氮(NO)能否與過氧化鈉反應,以及反應后的產物中是否有亞硝酸鈉(NaNO2),某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和連接用的膠管已經省略)。

(1)為了完成該實驗,虛線框內還需要連接B~E四套裝置,按氣流方向連接的順序為:
a→(       )(       )→(       )(       )→(       )(       )→ (       )(       )(填儀器接口的字母編號)。連接好儀器,檢查氣密性,裝入藥品后,要通入一段時間的氮氣,再滴加濃硝酸,點燃酒精燈,通入氮氣的主要目的是                  。
(2)裝置E中觀察到的主要實驗現(xiàn)象有               。
(3)裝置C的作用是                                     。
(4)某同學經查閱資料后發(fā)現(xiàn)亞硝酸是弱酸,性質不穩(wěn)定,室溫下易分解生成一氧化氮。裝置D中充分反應后,設計實驗證明D中是否有亞硝酸鈉生成:                    。(寫出檢驗步驟及現(xiàn)象)。
(5)亞硝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可將I氧化為I2,同時生成NO,該反應常用于亞硝酸鈉含量的測定,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TiO2既是制備其他含鈦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白色顏料。
(1)實驗室利用反應TiO2(s)+2CCl4(g)=TiCl4(g)+CO2(g),在無水無氧條件下,制取TiCl4實驗裝置示意圖如下  

有關性質如下表   

物質
熔點/℃
沸點/℃
其它
CCl4
-23
76
與 TiCl4互溶
TiCl4
-25
136
遇潮濕空氣產生白霧
 
儀器A的名稱是____    ,裝置E中的試劑是         。反應開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    ;反應結束后的操作包括:①停止通氮氣②熄滅酒精燈③冷卻至室溫。正確的順序為____    (填序號)。欲分離D中的液態(tài)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稱是         
(2)工業(yè)上由鈦鐵礦(FeTO3)(含F(xiàn)e2O3、SiO2等雜質)制備TiO2的有關反應包括:
酸溶:FeTiO3(s)+2H2SO4(aq)   FeSO4(aq)+TiOSO4(aq)+2H2O(1)
水解;TiOSO4(aq)+2H2O(1)   H2T1O3(s)+H2SO4(aq)
簡要工藝流程如下:

①試劑A為           。鈦液I需冷卻至70℃左右,若溫度過高會導致產率降低,原因是         。
②取少量酸洗后的H2TiO3,加入鹽酸并振蕩,滴加KSCN溶液后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H2O2后出現(xiàn)微紅色,說明H2TiO3中存在的雜質離子是____       ,寫出其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   。這種H2TiO3即使用水充分洗滌,煅燒后獲得的TiO2也會發(fā)黃,發(fā)黃的雜質是____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廢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還有少量的Ca2、Mg2、SO4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這種廢液來制取較純凈的氯化鉀晶體及液溴(Br2),設計了如下流程圖:

可供選擇的試劑:飽和Na2CO3溶液,飽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H2O2溶液、KMnO4溶液(H)、稀鹽酸。
請根據(jù)流程圖,回答相關問題:
(1)試劑a應該選用________。
(2)操作①②③④⑤的名稱是________(填序號)。

A.萃取、過濾、分液、過濾、蒸發(fā)結晶
B.萃取、分液、蒸餾、過濾、蒸發(fā)結晶
C.分液、萃取、過濾、過濾、蒸發(fā)結晶
D.萃取、分液、分液、過濾、蒸發(fā)結晶
(3)除去無色液體Ⅰ中的Ca2、Mg2、SO42-,選出試劑b(試劑b代表一組試劑)所代表的試劑,按滴加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調節(jié)pH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⑤中用到的瓷質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分)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用加熱1-丁醇、濃H2SO4和溴化鈉混合物的方法來制備1-溴丁烷,并檢驗反應的部分副產物,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其中夾持儀器、加熱儀器及冷卻水管沒有畫出。

請根據(jù)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關閉a和b、接通豎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給A加熱30分鐘,制備1-溴丁烷。
豎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進水口是_____(填“I”或“Ⅱ”);冷凝回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理論上,上述反應的副產物可能有: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氫、硫酸氫鈉、水等。熄滅酒精燈,在豎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開a,利用余熱繼續(xù)反應直至冷卻,通過B、C裝置檢驗部分副產物。
B、C中應盛放的試劑分別是_________和         ,寫出C裝置中主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分離提純1-溴丁烷,該興趣小組同學查得相關有機物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物質
熔點/℃
沸點/℃
1-丁醇
-89.5
117.3
1-溴丁烷
-112.4
101.6
丁醚
-95.3
142.4
1-丁烯
-185.3
-6.5
 
請你補充下列實驗步驟,直到分離出1-溴丁烷。
①待燒瓶冷卻后,拔去豎直的冷凝管;
②____;③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收集所得餾分。
(4)若實驗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別為7.4 g、13.0 g,蒸出的粗產物經洗滌、干燥后再次蒸餾得到9.6 g1-溴丁烷,則1-溴丁烷的產率是_____。(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苯甲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某學習小組設計方案制備苯甲酸。反應原理如下:

已知甲苯的熔點為-95℃,沸點為110.6℃,易揮發(fā),密度為0.866 g·cm-3;苯甲酸的熔點為122.4℃,在25℃和95℃下溶解度分別為0.3 g和6.9 g。
【制備產品】 30.0 mL甲苯和25.0 mL 1 mol·L-1高錳酸鉀溶液在80℃下反應30 min,裝置如圖所示:

(1)圖中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進水口為________(填“a”或“b”)。
(3)相對于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用沸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是________;在本實驗中,三頸燒瓶最合適的容積是________(填字母)。

A.50 mL B.100 mL C.200 mL D.250 mL
【分離產品】他們設計如下流程分離粗產品苯甲酸和回收甲苯:
 
(4)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__;含有雜質的產物經操作Ⅱ進一步提純得無色液體A,則操作Ⅱ的名稱是________。
(5)操作Ⅲ的名稱是________。檢驗B中是否含有Cl的方法如下:取少量B溶于水,在上層清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B中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由正丁醇(用n?C4H9OH表示)制備正溴丁烷(沸點:101.6 ℃)的反應如下:n?C4H9OH+NaBr+H2SO4―→n?C4H9Br+NaHSO4+H2O
副反應:n?C4H9OHCH3CH2CHCH2↑+H2O
2n?C4H9OH(n?C4H9)2O+H2O
3H2SO4(濃)+2NaBr(固)=2NaHSO4+Br2↑+SO2↑+2H2O
已知反應物及其用量:固體NaBr 0.24 mol,n?C4H9OH 0.20 mol,濃H2SO4 29 mL,H2O 20 mL。
制備過程經歷如下五個步驟,試回答下列問題:
(1)投料:在圓底燒瓶中加入20 mL水,再慢慢加入29 mL濃硫酸,混合均勻并冷卻至室溫后,再依次加入0.20 mol正丁醇(約18 mL)和0.24 mol溴化鈉,充分振蕩后加入幾粒沸石。
①冷卻至室溫后再加正丁醇和溴化鈉的目的是________。

A.減少HBr的揮發(fā)
B.防止正丁醇的揮發(fā)
C.防止溴化鈉被氧化
D.防止溫度過高導致炭化結焦
②本反應中硫酸與溴化鈉作用生成氫溴酸,氫溴酸與正丁醇作用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正溴丁烷。硫酸的用量和濃度過大都對本制備不利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回流:反應裝置選擇Ⅱ而不選擇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反應裝置中冷凝水應該從________(填“A”或“B”)端進水。

(3)分離粗產物:反應結束待反應液冷卻后,用直形冷凝管換下球形冷凝管,將其變?yōu)檎麴s裝置進行蒸餾,得到的粗產物中除主產品外,還含下列選項中的________。
①C4H9OH、赟O2、(C4H9)2O、蹷r2 ⑤NaHSO4   ⑥H2O、逪2SO4
(4)洗滌粗產物:將餾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等體積的水洗滌后,分液得有機層。如果不能判斷哪層是有機層,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方法來判斷。對有機層,進行洗滌除雜、除水后可得到粗產品。
(5)收集產物:將干燥好的產物移至小蒸餾瓶中,加熱蒸餾,收集99~103 ℃的餾分。要證明最終產物是n?C4H9Br,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苯乙醚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熔點-30 ℃,沸點 172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醚,廣泛用于有機合成中間體及制造醫(yī)藥、染料等。實驗合成的原理為: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Ⅰ)合成:在燒瓶中(裝置如圖)加入7.53 g苯酚、3.92 g NaOH和4 mL水,開動攪拌器,使固體全部溶解,加熱反應器控制溫度80~90 ℃之間,并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加8.59 mL溴乙烷(沸點38.4 ℃),大約40 min滴加完畢,繼續(xù)攪拌1 h,冷卻至室溫。

(Ⅱ)分離與提純。
①加入適量的水(10~15 mL)使固體完全溶解,將液體轉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水相;
②水相用8 mL乙醚萃取一次,與有機相合并;
③有機相用等體積飽和食鹽水洗兩次,分出水相,再將水相用6 mL乙醚萃取一次,與有機相合并;
④有機相用無水氯化鈣干燥;
⑤先用水浴蒸出乙醚,然后常壓蒸餾,收集148 ℃穩(wěn)定的餾分得苯乙醚;
⑥稱量產品質量3.69 g。
回答下列問題:
(1)用圖示的滴液漏斗代替普通漏斗滴液,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時,開動攪拌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溫度80~90 ℃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兩次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餾時最后溫度穩(wěn)定在148 ℃左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次產率為12.4%,產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將一定濃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沉淀。
甲同學認為兩者反應只生成CuCO3一種沉淀;
乙同學認為這兩者相互促進水解反應,生成一種Cu(OH)2沉淀;
丙同學認為生成CuCO3和Cu(OH)2兩種沉淀。
(查閱資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帶結晶水)
Ⅰ.按照乙同學的理解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_    ;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須將沉淀從溶液中分離并凈化。具體操作為 ①過濾②洗滌③干燥。
Ⅱ.請用下圖所示裝置,選擇必要的試劑,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裝置連接順序為                    。
(2)裝置C中裝有的試劑名稱是                            。
(3)按你的裝置連接順序,甲的猜想是正確的,則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來說明甲的猜想是正確的。
Ⅲ.若CuCO3和Cu(OH)2兩者都有,丙同學通過裝置Ⅰ進行定量分析來測定其組成。

(1)實驗有關操作為:①往錐形瓶中放入適量的樣品:②從分液漏斗往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③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④測定收集到水的體積。
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廣口瓶中水的上面覆蓋了一層植物油,若瓶中的液體沒有裝滿(上方留有少量空間),實驗測得CO2的體積將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若實驗中測得樣品的質量為wg,氣體的體積為aL(標況下),則樣品中Cu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CuCO3的式量為124)。
(4)丁同學認為,丙同學的實驗方法,可能因氣體體積測量不準,導致誤差較大。建議改用圖中的Ⅱ、III裝置進行實驗。只需進行簡單而又必要的數(shù)據(jù)測定,可比較準確地確定樣品中CuCO3的質量分數(shù),較合理的裝置_______(填代號)。但是丁同學的裝置仍然有缺陷,所測結果將偏高或偏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