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仍有固體存在,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變紅色

B.溶液中一定含F(xiàn)e2+

C.溶液中一定含Cu2+

D.剩余固體中一定含Cu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4 mol A氣體和2 mol B氣體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2C(g)。若經2 s后測得C的濃度為0.6 mol·L-1,現(xiàn)有下列幾種說法:

①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平均速率為0.3 mol·L-1·s-1 ②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6 mol·L-1·s-1 ③2 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70% ④2 s時物質B的濃度為0.7 mol·L-1 。 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各組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不可以實現(xiàn)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巴彥淖爾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硫原子的質量是a g,12C原子的質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該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NA

②m g該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m/a mol

③該硫原子的摩爾質量是aNA g·mol-1

④a g該硫原子所含有的電子數為16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A.苯與溴水混合振蕩,溴水層的顏色變淺

B.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的紫色褪去

C.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共熱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D.苯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六六六(化學式C6H6Cl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閬中中學校高二上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已知 X、Y、Z、Q、R、E六種元素中,原子序數X<Y<Z<Q<R<E,其結構或性質信息如下表。

元素

結構或性質信息

X

原子的L層上s電子數等于p電子數。

Y

原子核外的L層有3個未成對電子。

Z

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電負性僅小于氟。

Q

單質常溫、常壓下是氣體,原子的M層上有1個未成對的p電子。

R

核電荷數是Y與Q的核電荷數之和

E

原子序數比R大3

請根據信息回答有關問題:

(1)元素Y­的原子核外共有 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有 種不同能級的電子。

(2)X、Y、Z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為(寫元素符號) 。

(3)X、Z、Q元素均表現(xiàn)最低化合價時的三種氫化物中,沸點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為(寫化學式) 。

(4)R的最高化合價為 。R的一種配合物的化學式為RCl3·6H2O。已知0.01 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過量硝酸銀溶液處理,產生0.02 mol AgCl沉淀。此配合物最可能是

A.[R(H2O)6]Cl3 B.[R(H2O)5Cl]Cl2·H2O

C.[R(H2O)4Cl2]Cl·2H2O D.[R(H2O)3Cl3]·3H2O

(5)元素E能形成八面體構型的配合物離子[E (YH3) x Q 2]+,則中心離子為(寫化學式) ,配位體為(寫化學式) ,x 的值為 。

(6)Y的最低價氫化物與Z的一種氫化物反應,生成的兩種產物均不污染環(huán)境,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閬中中學校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條褪色的物質是

A.漂白粉溶液 B.次氯酸鈉溶液

C.氯化鈣溶液 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上學期期末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氰化物多數易溶于水,有劇毒,易造成水污染。為了增加對氰化物的了解,同學們查找資料進行學習和探究。

探究一:測定含氰水樣中處理百分率

為了測定含氰水樣中處理百分率,同學們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CN-的濃度為0.2000 mol/L的含氰廢水100 mL與100 mL NaClO溶液(過量)置于裝置②錐形瓶中充分反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滴入100 mL稀H2SO4,關閉活塞。

已知裝置②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依次為:

CN-+ ClO-=CNO-+ Cl- 2CNO-+2H+ + 3C1O-=N2↑+2CO2↑+ 3C1-+H2O

(1)①和⑥的作用是 ;

(2)反應結束后,緩緩通入空氣的目的是 ;

(3)為了計算該實驗裝置②錐形瓶中含氰廢水被處理的百分率,實驗中需要測定裝置 反應前后的質量(從裝置①到⑥中選擇,填裝置序號)。

探究二:探究氰化物的性質[來源

已知部分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電離平衡常數

( 25℃)

Ki=1.77×10-4

Ki=5.0×10-10

Ki1=4.3×10-7[來源:

Ki2=5.6×10-11

(4)NaCN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5)下列選項錯誤的是__________

A.2CN-+H2O+CO2=2HCN+CO32-

B.2HCOOH+CO32-=2HCOO-+H2O+CO2↑

C.中和等體積、等濃度的NaOH消耗等pH的HCOOH和HCN溶液的體積前者小于后者

D.等體積、等濃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離子總數前者大于后者

(6)H2O2有“綠色氧化劑”的美稱;也可消除水中的氰化物(如KCN),經以下反應實現(xiàn):

KCN+H2O2+H2O=A+NH3↑,則生成物A的化學式為

(7)處理含CN-廢水時,如用NaOH溶液調節(jié)pH至9時,此時c(CN-) c(HCN)(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年陜西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學試卷(教師版) 題型:填空題

室溫下,0.1 mol/L NaClO溶液的pH 0.1 mol/L Na2SO3溶液的pH。(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濃度均為0.1 mol/L 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32–、CO32–、HSO3–、HCO3– 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已知: H2SO3 Ki1=1.54×10-2 Ki2=1.02×10-7 HClO Ki1=2.95×10-8

H2CO3 Ki1=4.3×10-7 Ki2=5.6×10-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