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變化中必須加入氧化劑才能發(fā)生的是(  )
A.Na2O→NaOHB.Fe→FeCl2C.CuO→CuD.H2O2→H2O

分析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在反應中得到電子而被還原,如題中物質(zhì)被氧化,則所含元素的化合價應升高,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A.Na2O→NaOH,元素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
B.Fe→FeCl2,F(xiàn)e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應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xiàn),故B正確;
C.CuO→Cu,Cu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應加入還原劑,故C錯誤;
D.H2O2→H2O,O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但是H2O2自身分解,H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所以不需要氧化劑,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側(cè)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難度不大,注意從元素化合價的角度解答該類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六種元素,X、Y、Z、W、Q、R原子序數(shù)依次減。卮鹣铝袉栴}:
(1)X元素與Y元素相鄰,與X元素處于同一縱行的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的熔點、沸點隨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Y元素的含氧酸有多種,它的單質(zhì)和氧化物都是強氧化劑,都可用作自來水的消毒劑,X位于周期表的0族,寫出實驗室制備Y的單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H2O.
(2)Y、Z、W三個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三種元素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兩兩皆能反應且均生成鹽和水,寫出Y、Z、W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Al(OH)3═Al3++3H2O、H++OH-═H2O、Al(OH)3+OH-═AlO2-+2H2O
(3)Q、R兩元素單原子形成的離子在水中不存在,與水作用使水溶液呈堿性,R形成單質(zhì)的電子式為,W與R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3N.它們的晶體屬于離子晶體.
(4)在一定溫度下,R、Q形成的化合物在密閉容器中可發(fā)生下列反應:
2R2Q3(g)?4RQ(g)+Q2(g);反應到達平衡后,若恒容條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氦氣,則R2Q3的轉(zhuǎn)化率不變,若在恒壓條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氦氣,則R2Q3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填“增大”“減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關于苯及苯的同系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甲苯的硝化反應可以制得TNT炸藥
B.苯與甲苯互為同系物,可以用KMnO4酸性溶液進行鑒別
C.苯和溴水振蕩后,由于發(fā)生化學反應而使溴水的水層顏色變淺
D.煤焦油中含有苯和甲苯,用蒸餾的方法把它們分離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大米屬于(  )
A.中性食品B.堿性食品C.弱堿性食品D.酸性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溶液與20mL1 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的是( 。
A.10 mL 1mol•L-1Mg(NO32 溶液B.5 mL 0.8mol•L-1 Al(NO33溶液
C.10 mL 2mol•L-1AgNO3溶液D.10 mL 0.5mol•L-1 Cu(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Na2CO3和NaHCO3性質(zhì)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熱穩(wěn)定性:Na2CO3>NaHCO3
B.相同溫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相同質(zhì)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過量鹽酸反應,放出CO2質(zhì)量:Na2CO3>NaHCO3
D.Na2CO3 和NaHCO3均可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xR++yH++O2═mR2++nH2O離子反應方程式中,m 的值是多少( 。
A.2xB.4C.2y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合成氨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92.4kJ/mol.現(xiàn)將1molN2(g)、3molH2(g)充入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在500℃下進行反應,10min時達到平衡,NH3的體積分數(shù)為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達到平衡時,測得體系放出9.24kJ熱量,則H2反應速率變化曲線如圖甲所示
B.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混合氣體密度為d,混合氣體壓強為p,三者關系如圖乙
C.如圖丙所示,容器I和II達到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shù)為φ,則容器I放出熱量與容器II吸收熱量之和為92.4kJ
D.若起始加入物料為1 mol N2,3 mol H2,在不同條件下達到平衡時,NH3的體積分數(shù)變化如圖丁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將HI(g)置于密閉容器中,某溫度下發(fā)生下列變化:
2HI(g)?H2(g)+I2(g)△H<0
(1)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K=$\frac{c({H}_{2})•c({I}_{2})}{{c}^{2}(HI)}$,則H2(g)+I2(g)?2HI(g)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K1=$\frac{1}{K}$(用K表示).
(2)當反應達到平衡時c(I2)=0.5mol/L,c(HI)=4mol/L,則c(H2)為,HI的分解率為20%.
(3)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B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HI)不變
C.c(I2)=c(H2
D.v(HI)=v(H2
(4)若該反應800℃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且平衡常數(shù)為1.0,某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溶度分別為c(HI)=2.0mol/L,c(I2)=1.0mol/L,c(H2)=1.0mol/L,則該時刻,反應向正向(填“正向”或“逆向”,下同)進行,若升高溫度,反應向逆向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