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可以證明KMnO4溶液的紫色是由于存在的緣故,且不破壞。U形管中加入KMnO4溶液,然后小心地在管端的兩液面上加入KNO3溶液,將石墨電極插入KNO3溶液中,接通直流電源。

(1)設計本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KN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什么現象可以得出實驗要證明的結論?

(1)通直流電后,自由移動的離子定向移動。

(2)電解時只有水發(fā)生反應,不使放電而被消耗

(3)b極下方紫紅色加深,向陽極偏移,說明為紫紅色

解析:本題考查電解池的有關知識。通直流電后,自由移動的離子發(fā)生定向移動。

U形管中加入KMnO4溶液,然后小心地在管端的兩液面上加入KNO3溶液,使KNO3溶液靜止在KMnO4溶液上方,電解時只有水發(fā)生反應,電解時,OH-向陽極偏移,OH-放電,不使放電而被消耗,所以b極下方紫紅色加深,說明為紫紅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瘜W實驗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在實驗室制備Cl2的過程中有水蒸氣和HCl揮發(fā)出來,同時證明氯氣的某些性質,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支撐用的鐵架臺省略),按要求回答問題.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氣的正確組合是
D
D

①MnO2和濃鹽酸混合共熱②MnO2、NaCl和濃硫酸混合共熱
③次氯酸鈉和濃鹽酸混合④K2Cr2O7和濃鹽酸混合
⑤KClO3和濃鹽酸混合共熱⑥KMnO4和濃鹽酸混合
A.①②⑥;B.②④⑥;C.①④⑥;D.全部可以
(2)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濃鹽酸與足量的MnO2反應制Cl2,制得的Cl2體積(標準狀況下)總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
加熱時濃鹽酸因揮發(fā)而損失,隨著反應的進行或揮發(fā)濃度變稀以后,將不再反應
加熱時濃鹽酸因揮發(fā)而損失,隨著反應的進行或揮發(fā)濃度變稀以后,將不再反應

(3)①裝置B的作用是
證明有水蒸氣產生
證明有水蒸氣產生
,現象是
白色固體變藍色
白色固體變藍色

②裝置C和D出現的不同現象說明的問題是
干燥氯氣無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干燥氯氣無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裝置E的作用是
吸收氯氣
吸收氯氣

④寫出裝置F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Ag-+Cl-═AgCl↓
Ag-+Cl-═AgCl↓

(4)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有缺陷,不能確保最終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氣體只有一種.為了確保實驗結論的可靠性,證明最終通入AgNO3溶液的氣體只有一種,乙同學提出在某兩個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裝置.你認為該裝置應加在
E
E
F
F
之間(填裝置字母序號),裝置中應放入
濕潤的淀粉KI試紙(或濕潤的有色布條)
濕潤的淀粉KI試紙(或濕潤的有色布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在實驗室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氨的催化氧化”實驗.

(1)A中制取氣體時只用了一種藥品,則該藥品最好是
NH4HCO3或(NH42CO3
NH4HCO3或(NH42CO3
(填化學式),圖中空白處所需儀器應為
e、f、g、h
e、f、g、h
(選填下列儀器編號,固定裝置省略).

(2)該裝置補充完整后,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試從安全與環(huán)保的角度來考慮,對該裝置進行改進:①
在裝置C與D之間增加一個防倒吸裝置
在裝置C與D之間增加一個防倒吸裝置

在D后增加一個尾氣吸收裝置
在D后增加一個尾氣吸收裝置

(3)按照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請完成以下問題:
①裝置B的作用
吸收CO2和水蒸氣,并生成O2
吸收CO2和水蒸氣,并生成O2
;
②寫出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NH3+5O2
催化劑
.
4NO+6H2O
4NH3+5O2
催化劑
.
4NO+6H2O
;
③若A、B處試劑足量,則裝置D中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有
銅片逐漸減少直至溶解,溶液變藍色,生成無色氣體并在廣口瓶上方變成紅棕色
銅片逐漸減少直至溶解,溶液變藍色,生成無色氣體并在廣口瓶上方變成紅棕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里制備Cl2并驗證實驗過程中有HCl揮發(fā)出來.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精英家教網
①連接A、B、C、D時,相應的接口連接順序為:b接
 
,
 
 
 
 
;
②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③裝置中Cu的作用為
 
(用化學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回答);
④實驗開始,打開B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時,若漏斗中的液體沒有順利流下來,其可能原因是
 

(2)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中有缺陷,不能證明最終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氣體只有一種.為了確保實驗結論的可靠性,證明最終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氣體只有一種,乙同學提出在某兩個裝置之間再加裝置E,你認為裝置E應加在
 
之間(按順序填裝置序號),其目的是
 
,瓶中可以放入
 
.如果實驗結論可靠,應觀察到的現象是
 

(3)丙同學看到乙同學設計的裝置后提出無需多加裝置,只需將原來燒杯中的AgNO3溶液換掉.你認為應將溶液換成
 
,如果觀察到
 
的現象,則說明甲的實驗不可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l2和H2O2是高中階段最常見的兩種氧化劑,經查閱資料Cl2氧化能力強于H2O2,能將H2O2氧化.為了驗證該結論,學生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略去).圓底燒瓶A中的反應方程式為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請回答下列問題
精英家教網
(1)試管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
 
;
(2)試管C中加入5mL 30%雙氧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試管D中充滿10% 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
 
;
(4)將濃鹽酸注入圓底燒瓶A,當裝置中的空氣基本排盡后關閉止水夾,反應一段時間后試管D中的現象為
 
,試管D中的氣體檢驗方法為
 
;
(5)有的同學對上述實驗中試管D中氣體來源產生質疑,你認為可能的來源有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對于質疑可以采用對比實驗來解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