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當向盛有氯化鐵溶液的燒杯中同時加入鐵粉和銅粉,反應結束后,燒杯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 。
A.溶液中有Fe2+和Cu2+B.溶液中只有Fe2+
C.有銅粉無鐵粉D.有鐵粉無銅粉

分析 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內加入鐵粉和銅粉,鐵首先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鐵反應完后,銅才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根據(jù)答案所給的情況來分析.

解答 解:鐵和銅同時加進去,鐵先和三價鐵反應,如果鐵離子還有多的,再和銅反應,
A、加入鐵粉和銅粉后,氯化鐵把鐵粉全部氧化還能部分或恰好全部氧化銅粉時,溶液中只有Fe2+、Cu2+,故A不選;
B、加入鐵粉和銅粉后,鐵首先與氯化鐵反應,鐵恰好與氯化鐵完全反應或鐵反應完后還有剩余,此時溶液中只有Fe2+,故B不選;
C、可能,鐵離子的量較大,能和鐵反應完畢,或剩余部分三價鐵和部分銅反應,或者是鐵和三價鐵恰好反應,故C不選;
D、不可能,有金屬鐵時,一定將銅置換出來了,故B結果不可能出現(xiàn),故D選;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涉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可以依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意義進行分析,要注意根據(jù)鐵和銅的活動性強弱確定反應的先后順序,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25℃、101kPa下,4g CH4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H2O時,放出222.5kJ的熱量,則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CH4(g)+2O2(g)=CO2(g)+4H2O(g)△H=-890 kJ/mol
B.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C.CH4(g)+2O2(g)=CO2(g)+H2O(l)△H=-445 kJ/mol
D.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一定條件下,通過下列反應可實現(xiàn)燃煤煙氣中硫的回收:
(1)SO2(g)+2CO(g)?2CO2(g)+S(l)△H<0
①如果要提高上述反應的反應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選填編號)
a.減壓        b.增加SO2的濃度      c.升溫        d.及時移走產(chǎn)物
②若反應在恒容的密閉絕熱容器中進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cd.(選填編號)
a.平衡前,隨著反應的進行,容器內壓強始終不變
b.當容器內溫度不再變化時,反應達到了平衡
c.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增大平衡常數(shù)
d.其他條件不變,使用不同催化劑,該反應熱效應不同
③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是′;某溫度下2L恒定容器中加入2mol的SO2和2mol的CO.10分鐘內,氣體密度減小了8g/L,則CO的反應速率是0.05mol/(L﹒min).
(2)SO2(g)+NO2(g)?NO(g)+SO3(g)
①在2L恒定容器中加入2mol的SO2和2mol的NO2,達到平衡時測得SO2的轉化率為50%,向該容器中再加入1mol的SO2,平衡將向正方向移動,計算重新達到平衡時SO2的濃度是0.9mol/L,SO2的轉化率由50%變?yōu)?0%,NO2的轉化率由50%變?yōu)?0%.
②實驗結果啟示我們:增大一種反應物濃度,其轉化率將減。ㄌ钤龃、減小或不變),另一種反應物的轉化率將增大.現(xiàn)實生產(chǎn)的意義是:可以通過增大低成本物質的用量,來提高成本高的反應物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6.72LO2和N2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0.6NA
B.通常狀況下,8g O2和O3 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分子數(shù)是0.5NA
C.常溫常壓下,2mol/L的100mL MgCl2溶液中,含有Cl- 個數(shù)為0.4NA
D.標準狀況下,11.2L H2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得到的產(chǎn)物的分子數(shù)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工業(yè)上用CO生產(chǎn)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3L的密閉容器中,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催化劑為Cu2O/ZnO):CO(g)+2H2(g)?CH3OH(g),圖1表示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圖二表示一定溫度下反應過程:

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一表示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過程和能量的對應關系.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不正確是A
A.降低分子的能量             B.增加了活化分子數(shù)
C.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       D.增加了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shù)
(2)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H_3}OH)}}{{c(CO)•{{\{c({H_2})\}}^2}}}$,升高溫度,K值減。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不變”).
(3)在500℃,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 (H2)=$\frac{2n(B)}{3t(B)}$mol•(L•min)-1[用n(B)、t(B) 表示].
(4)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處于E點的體系將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下列有關該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b c
a.氫氣的濃度減少        b.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時$\frac{n({H}_{2})}{n(C{H}_{3}OH)}$增大
(5)在T2℃下,將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測得c(CO)=0.2mol•L-1,則CO的轉化率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25℃時,等濃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顯堿性,則c(Na+)>c(CH3COO-)(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化學變化中,物質發(fā)生還原反應的是( 。
A.C→CO2B.CO2→COC.FeCl2→FeCl3D.H2SO4→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肯定有一種元素被氧化,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B.在反應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變化
C.任何一個置換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D.沒有單質參與的化合反應和沒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不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為了達到下表所列的實驗目的,請選擇合適的實驗方法,將其標號填入對應的空格中.
實驗目的實驗方法
證明地瓜粉中有淀粉B
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有水C
證明NaOH溶液呈堿性D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A
實驗方法:
A.加入足量鐵粉,過濾
B.碘水
C.無水硫酸銅粉末
D.滴入酚酞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