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在一定條件下,xA+yB?zC的反應達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氣體,在減壓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y、z之間的關系是x+y>z
(2)已知C是氣體,且x+y=z,在增大壓強時,如果平衡發(fā)生移動,則逆向向移動.(填“正向”、“逆向”、“無法判斷”)
(3)已知B、C是氣體,當其他條件不變,增大A的物質的量時,平衡不移動,則A是固或液態(tài).(填“氣”、“液”、“固”)
(4)加熱后C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則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分析 (1)減壓后平衡向著氣體系數(shù)和增大的方向移動;
(2)固體或液體對平衡移動無影響,增壓后平衡向著氣體系數(shù)和減小的方向移動;
(3)固體或液體對平衡移動無影響;
(4)若升高溫度C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平衡向吸熱方向即逆反應方向移動.

解答 解:(1)減壓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若A、B、C都是氣體,應存在x+y>z,故答案為:x+y>z;
(2)C是氣體,且x+y=z,在增大壓強時,如果平衡發(fā)生移動,平衡向著氣體系數(shù)和減小的方向移動,即一定向逆方向移動,故答案為:逆向;
(3)只有固體或液體對平衡移動無影響,當增大A的物質的量時,平衡不發(fā)生移動,則A是固體或液體,故答案為:固或液;
(4)若升高溫度C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答案為:放.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本題注意物質的狀態(tài)的判斷,為該題的易錯點,注意把握外界因素對平衡移動的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對于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表述正確的是( 。
A.放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斷開化學鍵的過程會放出能量
C.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酸堿中和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混合物的分離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從食鹽溶液中獲得食鹽晶體采用蒸餾的方法
B.將碘晶體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用蒸餾的方法
C.除去酒精中含有的較多量水采用蒸餾的方法
D.從碘水中獲得碘的晶體采用過濾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草木灰中富含鉀鹽,主要成分是碳酸鉀,還可能含有少量硫酸鉀、氯化鉀.現(xiàn)從草木灰中提取鉀鹽,并用實驗檢驗其中的 CO32-、SO42-和 Cl-
(1)說明在這三種情況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時:攪拌,加速溶解;過濾時:引流;蒸發(fā)時:攪拌,使溶液受熱均勻,防止濾液飛濺.
(2)將制得的少量晶體放入試管,加入蒸餾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裝在3支試管.
①在第一支試管里加入稀鹽酸,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生成了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證明溶液中有CO32-存在.
②在第二支試管里檢驗SO42-的存在,應先加稀鹽酸(排除碳酸根離子的干擾),后加氯化鋇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則證明含有SO42-
③在第三支試管里加適量的硝酸銀,觀察到有沉淀產生,由此證明溶液中一定含Cl-.判斷并解釋該結論是否嚴密?不嚴密,因碳酸根、硫酸根也會與銀離子作用產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按要求寫出方程式.
(1)碳酸鈣和鹽酸(寫出離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
(2)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寫出離子方程式)Ba2++2OH-+2H++SO42-=BaSO4↓+2H2O
(3)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 (寫出離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
(4)Fe2(SO43(寫出電離方程式)Fe2(SO43=2Fe3++3SO42-
(5)H++OH-═H2O(寫出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
(6)CO32-+2H+═CO2↑+H2O(寫出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CO2↑+H2O+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將NH4Cl溶液蒸干制備NH4Cl固體.×(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量筒放平穩(wěn)后仰視液面讀得數(shù)值為 19mL,傾倒部分液體后,又俯視液面,讀得數(shù)值為10mL. 則該學生實際傾倒的液體體積是( 。
A.9mLB.小于9mL
C.大于9 mLD.因操作錯誤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氣發(fā)生如下反應:2SO2(g)+O2(g)?2SO3(g);△H<0.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2}(S{O}_{3})}{{c}^{2}(S{O}_{2})c({O}_{2})}$.
(2)600℃時,在一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將二氧化硫和氧氣混合,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段是15min~20min、25min~30min.
(3)據(jù)圖判斷,反應進行至20min時,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增大了氧氣的物質的量或通入氧氣(用文字表達),10min~15min的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寫編號).
a.加了催化劑                 b.縮小容器體積
c.升高溫度                    d.增加SO3的物質的量
(4)若在15分鐘時,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再充入0.2mol SO3(g),則再次達到平衡時,SO3(g)的物質的量與SO2(g)的物質的量的比值將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在標準狀況下,將一個充滿HCl氣體和氧氣的集氣瓶倒放于盛水的水槽中,水面上升至集氣瓶容積的$\frac{2}{3}$.把集氣瓶從水中取出(假設HCl全部留在集氣瓶中),若溶液密度的變化忽略不計,則H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4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