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無處不在,下列與化學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神十”搭載的長二F改進型火箭推進劑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其中 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劑 |
B.廢棄的金屬、紙制品、塑料袋、玻璃都是可回收資源 |
C.2013年1月2日,印度金礦附近村莊出現(xiàn)砷中毒病例,砷中毒與環(huán)境污染有關 |
D.從2012年3月15日起,國家規(guī)定食用碘鹽中碘含量為20~30 mg·kg-1,加碘鹽中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Na2S2O3·5H2O在化學定量分析中常用作基準物質,實驗室制備原理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設計如下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實驗。
(1)A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2)C中所盛試劑可能是 ;若要停止A中的化學反應,除取下酒精燈停止加熱外,還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3)學生乙在加熱A后,發(fā)現(xiàn)液面下的銅絲變黑。對黑色生成物該學生提出如下假設:
①可能是CuO ②可能是Cu2O ③可能是CuS
學生丙提出假設②一定不成立,依據(jù)是 ;該生用如下實驗進一步驗證黑色物質的組成:
基于上述假設分析,黑色物質的組成為 (填化學式)。
(4)實驗室用Na2S2O3標液測量廢水Ba2+的濃度,過程如下:
(已知:2 S2O32一+I2=S4O62—+2 I-)
①寫出BaCrO4沉淀與過量HI、HCl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②以淀粉為指示劑,則到達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
③若標液Na2S2O3的濃度0.0030mol·L-1,消耗該Na2S2O3溶液體積如圖,則廢水Ba2+的濃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硫黃姜”又黃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黃熏制的過程中產生的SO2所致 |
B.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 |
C.發(fā)泡塑料飯盒主要材質是高分子材料,不適于盛放含油較多的食品 |
D.NaHCO3能與酸反應,因此食品工業(yè)用小蘇打做焙制糕點的膨松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硫黃姜”又黃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黃熏制的過程中產生的SO2所致。 |
B.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從源頭上消除工業(yè)生產對環(huán)境的污染。 |
C.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放置,易發(fā)生化學腐蝕而生銹。 |
D.華商科學家高琨在光纖傳輸信息領域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光纖的主要成分是高純度的二氧化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化學有著重要的應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洪澇、地震災區(qū)災后常用石灰對環(huán)境進行消毒,是利用石灰可使蛋白質變性的性質 |
B.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均有益,因此在添加時無需對其用量進行嚴格控制 |
C.生活中常見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鋼化玻璃都屬于硅酸鹽產品 |
D.根據(jù)分散系的穩(wěn)定性,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合理飲食和正確用藥,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證,F(xiàn)有下列五種物質:
A.食鹽 | B.小蘇打 | C.蘋果汁 | D.葡萄糖 E.青霉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2010年11月廣州亞運會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屬元素焰色反應所呈現(xiàn)出來的色彩 |
B.小蘇打是制作饅頭和面包等糕點的膨松劑,還是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 |
C.為防止中秋月餅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變質,常在包裝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膠 |
D.青銅是我國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鋼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們的生活、生產與化學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時代,核能、太陽能、氫能將成為主要能源 |
B.地溝油經過處理后可作為汽車燃油,故地溝油主要成分是液態(tài)烴 |
C.實施化石燃科脫硫,脫硝可以減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
D.霧霾天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中含氮的有機物和光發(fā)生化學作用,可形成光化學煙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