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反應既是氧化還原反應,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

A.鋁片和稀硫酸反應         B.Ba(OH)2•8H2O與NH4Cl反應

C.灼熱的炭與CO2反應       D.甲烷在O2中燃燒


【知識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答案解析】C   解析:A.鋁片和稀硫酸反應與D.甲烷在O2中燃燒的反應的熱效應都是放熱的,錯誤;B.Ba(OH)2•8H2O與NH4Cl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錯誤;C.灼熱的炭與CO2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的熱效應是吸熱反應,正確。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一些常見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里需要用500mL 0.03 mol·L-1的硫酸銅溶液。

試回答該溶液配制過程中的下列問題:

    實驗試劑及儀器:硫酸銅晶體、蒸餾水、燒杯、天平、藥匙、膠頭滴管、量筒。

    (1)實驗還缺少的儀器有:                                               。

    (2)所需的硫酸銅晶體質量為:               g。

    (3)下列對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使用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上標明了規(guī)格、溫度和濃度

     c.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標準硫酸銅溶液潤洗

     d.配制溶液時,將稱好的硫酸銅晶體小心倒入容量瓶,加蒸餾水至距刻度線1~2cm         

   (4)下圖是某同學配制該0.01 mol·L-1的硫酸銅溶液的過程示意圖。請你觀察圖示判斷其中不正確的操作有    (填序號);如果按照圖示的操作所配制的溶液進行實驗,在其他操作均正確的情況下,該同學所配制的硫酸銅溶液的濃度將

       (填“偏大”或“偏小”或“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下,在體積不變的容器中進行反應:CO(g)+2H2(g)     CH3OH(g)   △H1=-90.7 kJ•mol-1。已知反應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CO)=1 mol/L,c(H2)=2.4 mol/L;5 min后反應達平衡,此時CO的轉化率為5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熵增放熱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

B.5 min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 mol/(L·min) 

C.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催化劑可提高CO的轉化率

D.若該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c(CO)=4 mol/L,c(H2)=a mol/L,達到平衡后,

c(CH3OH)=2 mol/L,則a=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實驗現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釋的是

A.品紅溶液中分別通入SO2和Cl2,品紅均褪色

B.濃硫酸和濃鹽酸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濃度都會降低

C.溴水分別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D.雞蛋白溶液中分別加入NaCl溶液和CuCl2溶液,均有固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質量為ag的銅片在空氣中灼燒變黑,趁熱放入下列物質中銅絲變?yōu)榧t色,而且質量仍為ag的是
   A.硝酸        B.鹽酸        C.無水乙醇      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利用已學知識對下列實驗進行分析并填空:

Ⅰ.(8分)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組實驗來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學根據元素非金屬性與對應最高價含氧酸之間的關系,設計了如圖1裝置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的實驗研究;

乙同學設計了如圖2裝置實驗來驗證鹵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夾持裝置已略去)。A、B、C三個膠頭滴管分別是氯酸鉀溶液、NaBr溶液、淀粉KI溶液。已知常溫下濃鹽酸與氯酸鉀溶液能反應生成氯氣。

(1)甲同學設計實驗所涉及的離子方程式為                                  、

                                                          ;

(2)乙同學具體操作如下:

     ①先擠壓膠體滴管A,使少量溶液滴入燒瓶內;

②擠壓體滴管B,使稍過量溶液滴入燒瓶內,充分反應。寫出該操作中主要離子方程式為                                                                 。

③再擠壓體滴管C,使少量溶液滴入燒瓶內,可觀察到                  ;

(3)根據甲乙同學的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                               。

II.(6分)

實驗目的

                                                    

實驗

實驗結論

結論:                                                                                                                         

FeCl3在實驗中的作用為:              

反應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含有Fe3+、Fe2+、Al3+、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體并微熱,充分反應后,再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完全反應后,離子數目沒有明顯變化的是(      )

A.Fe3+            B.Fe2+           C.NH4+            D.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五種可溶性物質A、B、C、D、E,它們所含的陰、陽離子互不相同,分別含有五種陽離子Na+、Al3+、Mg2+、Ba2+、Fe3+和五種陰離子Cl-、OH-、NO3- 、CO32-、X中的一種。

(1)某同學通過比較分析,認為無須檢驗就可判斷其中必有的兩種物質是

             和           。

(2)物質C中含有離子X。為了確定X,現將(1)中的兩種物質記為A和B,當C與B的溶液混合時,產生紅褐色沉淀和無色無味氣體;當C與A的溶液混合時也產生沉淀,向該沉淀中滴入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則:

①X為      (填字母)。  

A.Br-         B.SO        C.CH3COO-       D.HCO

②A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             

③B的水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用離子符號表示)。

④將0.02 mol的A與0.01 mol的C同時溶解在足量的蒸餾水中,充分反應后,最終所得沉淀的質量為           (精確到0.1 g)。

(3)將Cu投入裝有足量D溶液的試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漸溶解,管口附近有紅棕色氣體出現,則物質D一定含有上述離子中的       (填離子符號),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①將BaSO4放入水中不能導電,所以BaSO4是非電解質、诎比苡谒玫降陌彼軐щ姡园彼请娊赓|、酃虘B(tài)共價化合物不導電,熔融態(tài)的共價化合物可以導電、芄虘B(tài)的離子化合物不導電,熔融態(tài)的離子化合物也不導電 ⑤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

   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