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為了除去氯化鈉樣品中的雜質碳酸鈉,某興趣小組最初設計了如下所示方案進行實驗.
(1)沉淀A的化學式是CaCO3
(2)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后,分離除去沉淀A的實驗操作過程是將混合物沿玻璃棒加入到過濾器中,待液體濾出,收集濾液,即已除去了沉淀A.
(3)他們在實驗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問題: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雜質.固體物質B的成分為NaCl、CaCl2(用化學式表示).
(4)他們繼續(xù)探究后又提出了新的方案:將混合物溶解,滴加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然后加熱煮沸.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 除去氯化鈉樣品中的雜質碳酸鈉,由實驗流程可知,溶于水后,加過量氯化鈣發(fā)生Na2CO3+CaCl2=CaCO3↓+2NaCl,則沉淀A為CaCO3,然后過濾分離出沉淀,對濾液蒸發(fā)得到NaCl,因氯化鈣過量,則B中含NaCl、CaCl2
若將混合物溶解,滴加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既能除去碳酸鈉雜質,又能有效地防止新雜質的引入,因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

解答 解:除去氯化鈉樣品中的雜質碳酸鈉,由實驗流程可知,溶于水后,加過量氯化鈣發(fā)生Na2CO3+CaCl2=CaCO3↓+2NaCl,則沉淀A為CaCO3,然后過濾分離出沉淀,對濾液蒸發(fā)得到NaCl,因氯化鈣過量,則B中含NaCl、CaCl2
(1)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A為CaCO3,故答案為:CaCO3; 
(2)分離除去沉淀A的實驗操作方法是將混合物沿玻璃棒加入到過濾器中,待液體濾出,收集濾液即已除去了沉淀A,
故答案為:將混合物沿玻璃棒加入到過濾器中,待液體濾出,收集濾液即已除去了沉淀A;
(3)因氯化鈣過量,則B中含NaCl、CaCl2,故答案為:NaCl、CaCl2;          
(4)若將混合物溶解,滴加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為止,既能除去碳酸鈉雜質,又能有效地防止新雜質的引入,因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答案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的綜合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流程中的反應、混合物分離提純方法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是某學生繪制的實驗室蒸餾石油的裝置圖:

(1)實驗室分餾石油的正確操作順序是EFDACBG
A.連接接液管  B.裝入碎瓷片(沸石)和石油,塞上帶溫度計的塞子  C.檢查裝置氣密性
D.連接冷凝管及進出水管  E.在鐵架臺上放酒精燈,固定好鐵圈,放上石棉網  F.固定好蒸餾燒瓶,調節(jié)好溫度計的位置  G.加熱
(2)裝置圖中有兩處錯誤,它們分別是:
①溫度計水銀球插入溶液;
②插入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化學用語表達錯誤的是( 。
A.NH3的電子式:
B.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C.CS2的結構式:S=C=S
D.原子核內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_{8}^{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制備Fe(OH)3膠體:Fe3++3H2O═Fe(OH)3↓+3H+
B.Fe(OH)3溶于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向含有0.4 mol FeBr2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應:4Fe2++2Br-+3Cl2═4Fe+3+6Cl-+Br2
D.用Pt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鎂溶液:2Cl-+2H2O$\frac{\underline{\;電解\;}}{\;}$2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不能發(fā)生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有氯化鈉溶液、水等
B.根據分散系的穩(wěn)定性,將分散系分為膠體、濁液和溶液
C.可吸入顆粒(如硅酸鹽粉塵)能形成氣溶膠,對人類的健康危害極大
D.FeCl3溶液與Fe(OH)3膠體的本質區(qū)別是有無丁達爾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ABCD
電解質濃硫酸膽礬硫酸鋇冰醋酸
混合物漂白粉蛋白質水玻璃冰水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SO2Mn2O7SiO2NO2
HClO4H2SiO3NaHSO4CH3COO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為探究某鐵碳合金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部分產物并測定鐵碳合金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某化學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并完成以下實驗探究.

往圓底燒瓶中加入mg鐵碳合金,并滴入過量濃硫酸,點燃酒精燈.
(1)裝置B(裝有品紅溶液的洗氣瓶)的作用是檢驗SO2的存在.
(2)甲同學觀察到裝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得出了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的結論.裝置A中能產生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3)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是錯誤的,他認為為了確認二氧化碳的存在,需在裝置B~C之間添加裝置M,裝置E、F中盛放的試劑分別是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品紅溶液.重新實驗后觀察到裝置F中的現(xiàn)象是品紅溶液不褪色或無明顯現(xiàn)象.
(4)有些同學認為合金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可用KMnO4溶液來測定(5Fe2++MnO4-+8H+=5Fe3++Mn2++4H2O).測定鐵元素質量分數(shù)的實驗步驟如下;
Ⅰ.往燒瓶A中加入過量的還原劑銅粉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轉化為Fe2+過濾,得到濾液B;
Ⅱ.將濾液B稀釋為250mL;
Ⅲ.取稀釋液25.00mL,用濃度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實驗所需KMnO4溶液體積的平均值為VmL.
①步驟II中,將濾液B稀釋為250mL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必須要用到的是250mL容量瓶.
②滴定過程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指示劑.
③鐵碳合金中鐵元素的質最分數(shù)為$\frac{2.8cV}{m}$×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取6根鐵釘,6支干凈的試管及其他材料,如圖所示.

試管①放入一根鐵釘,再注入蒸餾水,使鐵釘和空氣及水接觸;
試管②在試管底部放入硅膠(是一種干燥劑),再放入鐵釘,用棉花團堵住試管口,使鐵釘和干燥空氣接觸;
試管③先放入一根鐵釘,趁熱倒入煮沸的蒸餾水(已趕出原先溶解在蒸餾水中的空氣)浸沒鐵釘,再加上一層植物油,使鐵釘不能跟空氣接觸;
試管④中放入鐵釘注入食鹽水,使鐵釘和空氣及食鹽水接觸;
試管⑤放入相連的鐵釘和鋅片,注入自來水,浸沒鐵釘和鋅片;
試管⑥放入相連的鐵釘和銅絲,注入自來水,浸沒鐵釘和銅絲.
把6支試管放在試管架上,幾天后觀察鐵釘被腐蝕的情況.
(1)上述實驗中鐵釘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的是①④⑥ (填試管序號);在電化學腐蝕中,負極反應是Fe-2e-═Fe2+,正極反應是O2+2H2O+4e-═4OH-
(2)從鐵釘被腐蝕的情況可知引起和促進鐵釘被腐蝕的條件是水、空氣、電解質溶液和不活潑金屬雜質的存在.
(3)為防止鐵的銹蝕,工業(yè)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表面涂上油漆、搪瓷、瀝青等或鍍上不易生銹的合金或犧牲陽極保護法(答出其中兩種即可)(答兩種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把O2、NO、NO2以1:1:2體積比混合充滿大試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吸收,結果是(  )
A.液面上升,剩余NOB.液面上升剩余O2C.液面上升剩余NO2D.溶液充滿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