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應用電化學原理,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三個裝置中,負極反應物化學性質上的共同特點是失電子被氧化,具有還原性.
(2)甲中電流計指針偏移時,鹽橋(裝有含瓊膠的KCl飽和溶液)中離子移動的方向是K+會移向CuSO4溶液,氯離子移向硫酸鋅溶液.
(3)乙中正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若將H2換成CH4,則負極反應式為CH4-8e-+10OH-=CO32-+7H2O.
(4)丙中鉛蓄電池放電一段時間后,進行充電時,要將外接電源的負極與鉛蓄電池負極相連接.
(5)應用原電池反應可以探究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的方向和程度.如圖連接裝置并加入藥品(鹽橋中的物質不參與反應),進行實驗:
i、K閉合時,指針偏移、放置一段時間后,指針偏移減。
ii、隨后向U型管左側逐漸加入濃Fe2(SO43溶液,發(fā)現(xiàn)電壓表指針的變化依次為:偏移減小→回到零點→逆向偏移.
①實驗i中銀作正極.
②綜合實驗i、ii的現(xiàn)象,得出Ag+和Fe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

分析 (1)負極物質中元素化合價升高中,發(fā)生氧化反應,本身具有還原性;
(2)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鹽橋中的K+會移向CuSO4溶液;
(3)正極是氧氣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甲烷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碳酸鹽和水;
(4)丙中鉛蓄電池放電一段時間后,進行充電時,要將外接電源的負極要使硫酸鉛變成單質鉛,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應做電解池的陰極;
(5)①亞鐵離子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碳是負極,銀是正極;
②綜合實驗i、ii的現(xiàn)象,得出Ag+和Fe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

解答 解;(1)負極物質中元素化合價升高中,發(fā)生氧化反應,本身具有還原性,故答案為:失電子被氧化,具有還原性;
(2)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鹽橋中的K+會移向CuSO4溶液,氯離子移向硫酸鋅溶液,故答案為:K+會移向CuSO4溶液,氯離子移向硫酸鋅溶液;(3)正極是氧氣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氧根離子,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若將H2換成CH4,則負極反應式為CH4-8e-+10OH-=CO32-+7H2O,故答案為:O2+4e-+2H2O=4OH-;CH4-8e-+10OH-=CO32-+7H2O;
(4)丙中鉛蓄電池放電一段時間后,進行充電時,要將外接電源的負極要使硫酸鉛變成單質鉛,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應做電解池的陰極,則與電源的負極相連,故答案為:負;
(5)①亞鐵離子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碳是負極,銀是正極,故答案為:正;
②綜合實驗i、ii的現(xiàn)象,得出Ag+和Fe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Fe2++Ag+=Fe3++Ag,故答案為:Fe2++Ag+=Fe3++Ag.

點評 本題考查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題目難度不大,注意電極的判斷和電極方程式的書寫,把握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學習中注意相關知識的把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有機物甲的分子式為C7H14O2,在酸性條件下,甲水解為乙和丙兩種有機物,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同質量的乙和丙的蒸氣所占體積相同,則甲的可能結構有( 。
A.4種B.6種C.8種D.10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以下物質間的每步轉化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的是( 。
A.N2→NO2→HNO3B.Fe→FeCl3→FeCl2
C.Si→H2SiO3→Na2SiO3D.Al2O3→Al(OH)3→Na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某溫度下,在一個2L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
分析有關數(shù)據(jù),寫出X、Y、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3Y?2Z.2min時Y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75mol/(L•min).
(2)某溫度下,在另一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X和3molY,然后按(1)中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反應,當達到化學平衡時,測得Z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25%,則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以下物質可以相互轉化,已知氣體M在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25g/L,且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5.7%,G分子中含有一個六元環(huán).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以下物質的結構簡式:ACH2ClCH2OH、PVC;
(2)寫出E與新制Cu(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B和F按1:1混合在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學方程式
(4)簡述確定有機物C中官能團種類的實驗方法:取少量C先與NaOH溶液共熱,再滴加硝酸酸化后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生成沉淀顏色便可確定.
(5)有機物W與G有相同的官能團(包括種類及數(shù)目),分子組成比G多四個碳原子,也含有一個六元環(huán),其1H-NMR譜圖上只有一個峰,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W的結構簡式(寫出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室溫下,往0.2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1 NaOH溶液,實驗測得溶液pH隨NaOH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1)a點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Al3++3H2O?Al(OH)3+3H+;
(2)a→b段,溶液pH增大,Al3+ 濃度減。ㄌ睢霸龃蟆薄皽p小”或“不變”);
(3)c→d時,Al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l(OH)3(填化學式);
(4)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Al(OH)3 的Ksp=4×10-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向某溶液中加鹽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則原溶液中有CO${\;}_{3}^{2-}$
②向某溶液中加氯化鋇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鹽酸沉淀不溶解,則原溶液中SO${\;}_{4}^{2-}$
③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有Cl-
A.①②B.①③C.②③D.都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C2H2、C6H6、C2H4O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6%,則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  )
A.92.3%B.87.6%C.75.7%D.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在常溫下,下列四種溶液中:
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
④0.2mol/L NH3•H2O和0.2mol/L NH4Cl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堿性
(1)溶液①呈酸性(填“酸”、“堿”或“中”),其原因是NH4++H2O?NH3•H2O+H+(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排列為C(Cl-)>C(NH4+)>C(H+)>C(OH-
(2)比較上述四種溶液中NH4+的濃度大、埽劲郏劲伲劲冢ㄌ钚蛱枺
(3)常溫下,測得溶液②的PH=7,則說明CH3COO--的水解程度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NH4+的水解程度,CH3COO--與NH4+濃度的大小關系是:c(CH3COO-)等于c(NH4+).
(4)在溶液④中,Cl-離子的濃度為0.1mol/L;NH3•H2O和NH4+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