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燃燒產(chǎn)生的煙氣中含有許多致癌物和有害物質(zhì)。其中對人類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吸煙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煙焦油對人的呼吸道和肺部損害最大

C.過濾嘴可以過濾所有有毒物質(zhì) D.香煙的煙氣能使小白鼠中毒死亡

C

【解析】

試題分析:A、香煙燃燒產(chǎn)生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對人體危害很大,說法正確;B、煙焦油能積存在呼吸道、肺部,引起咳嗽、肺部感染的等,因此說法正確;C、過濾嘴只能過濾一部分有害物質(zhì),錯誤;D、香煙燃燒產(chǎn)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跟血紅蛋白結(jié)合,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說法正確。

考點:考查香煙的危害。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陜西省西安市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9分)已知某待測液由Ag+、Mg2+、K+、Ba2+、NH4+ 、NO3-中的若干種離子組成,進行如下實驗:第一步: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二步:過濾,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第三步:再過濾,取少量濾液,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堿性,在此過程中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加熱該溶液,可產(chǎn)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回答:

(1)分別寫出第二步和第三步中所涉及的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第二步: 第三步: ;

(2)待測液中一定含有 、NO3-離子,一定不含有 離子,還有一種離子不能確定其是否存在,要檢驗這種離子的實驗方法是(填寫實驗名稱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結(jié)論,不要求寫實驗操作過程)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安徽省淮南市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中,不屬于化學(xué)變化的是

A.新制氯水使有色布條褪色 B.過氧化鈉使某些染料褪色

C.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 D.活性炭使紅墨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鋼鐵腐蝕發(fā)生得最普遍的是

A.化學(xué)腐蝕 B.析氫腐蝕 C.吸氧腐蝕 D.摩擦損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及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已研制出了一種陶瓷柴油機,這種柴油機的發(fā)動機部件的受熱面是用一種耐高溫且不易傳熱的材料來制造的,這種材料是

A.普通硅酸鹽陶瓷 B.氮化硅陶瓷

C.光導(dǎo)纖維 D.玻璃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綠色食品就是指顏色為綠色的食品

B.減少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為了減少“白色污染”

C.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無害,故不限量使用

D.有機食品是指含有機物的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食物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雞蛋 B.水果 C.豆?jié){ D.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化學(xu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guān)中和滴定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標準溶液越濃越好,指示劑一般加入2~3mL

B.滴定管、錐形瓶均先水洗,再用待裝液潤洗

C.滴定時眼睛應(yīng)注視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顏色變化而不應(yīng)注視滴定管內(nèi)液面變化

D.若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則測定值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2014-2015陜西岐山縣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化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納米材料”是指直徑從幾納米至幾十納米的材料,目前已廣泛應(yīng)用于催化劑及軍事技術(shù)中,如果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液體分散劑中,所得混合物

A.不能透過濾紙 B.一定是濁液

C.一定是溶液 D.有丁達爾效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