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長式周期表示意圖,請根據(jù)A~G元素所在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注:答題時需將代號A~G替換為相應的元素符號
(1)元素A與C可形成兩種分子C2A4與CA3,寫出C2A4的結構式
 

(2)元素E與D能形成兩種化合物E2D2與E2D,寫出E2D的電子式
 

(3)元素A~G中,屬于過渡元素的是
 

(4)元素B、F的非金屬性強弱關系為
 
,設計實驗驗證此結論
 
考點: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綜合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根據(j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B、C、D、E、F、G分別為H、C、N、O、Na、P、Fe元素,
(1)元素H與N可形成兩種分子N2H4與NH3,N2H4分子相當于氨氣分子中的一個H原子被氨基取代,據(jù)此書寫N2H4的結構式;
(2)元素Na與O能形成兩種化合物Na2O2與Na2O,Na2O為離子化合物,氧化鈉中鈉離子和氧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
(3)副族元素和第VIII族元素屬于過渡元素;
(4)P元素非金屬性大于C,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強酸能和弱酸鹽反應生成弱酸.
解答: 解:根據(j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B、C、D、E、F、G分別為H、C、N、O、Na、P、Fe元素,
(1)元素H與N可形成兩種分子N2H4與NH3,N2H4分子相當于氨氣分子中的一個H原子被氨基取代,所以N2H4的結構式為,
故答案為:
(2)元素Na與O能形成兩種化合物Na2O2與Na2O,Na2O為離子化合物,氧化鈉中鈉離子和氧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其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
(3)副族元素和第VIII族元素屬于過渡元素,鐵屬于第VIII族元素,故答案為:Fe;
(4)P元素非金屬性大于C,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強酸能和弱酸鹽反應生成弱酸,將磷酸滴入碳酸氫鈉溶液中,若有氣泡產(chǎn)生可證明磷酸酸性強于碳酸,從而證明非金屬性P>C,故答案為:P>C;將磷酸滴入碳酸氫鈉溶液中,若有氣泡產(chǎn)生可證明磷酸酸性強于碳酸,從而證明非金屬性P>C.
點評: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綜合應用,明確物質結構、原子周期表結構、元素周期律知識即可解答,注意肼的結構式和乙烯不同,知道非金屬性強弱判斷方法,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無色溶液中:K+、SO42-、Cu2+、NO3-
B、在強堿溶液中:Na+、K+、CO32-、NO3-
C、常溫下,在pH=2的溶液中:K+、Na+、SO42-、Cl-
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框圖中的字母分別代表一種常見的物質或其溶液,相互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chǎn)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已知A、B為氣態(tài)單質,F(xiàn)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的單質,E、H、I為氧化物,E為黑色固體,I為紅棕色氣體,M為紅褐色沉淀.

請回答下列問題:(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2)A在B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
 

(3)D+E→B的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4)G+J→M的離子方程式是
 

(5)Y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某烴類化合物A的質譜圖表明其相對分子質量為84,紅外光譜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種類型的氫.A的結構簡式為
 
,名稱為
 
.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處于同一平面?
 
(填“是”或“不是”);A分子是否存在順反異構體
 
(填“是”或“否”)
(2)對下列物質進行系統(tǒng)命名:
 

CH2=CHCH2CH3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6.02×1023個CO2
 
molH2質量相等,與
 
gSO2含有的原子個數(shù)相等
(2)含0.4molCl氯化鎂是
 
mol,質量是
 
g,它跟
 
g氯化鈉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Cl
(3)4molNa2CO3
 
molNa2CO3所含氧原子數(shù)相等
(4)8g的甲烷(CH)是
 
mol,約含
 
個甲烷分子、
 
g碳元素和
 
mol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溶解熱為一定量的物質溶于一定量的溶劑中所產(chǎn)生的熱效應.通常等溫等壓條件下,1mol溶質溶解在一定量溶劑中形成的某指定濃度的溶液時的焓變叫做該物質的溶解熱.溶解熱的測定是通過絕熱測溫式量熱計進行的,它在絕熱恒壓的條件下,通過測量系統(tǒng)的溫度變化,從而推算出該系統(tǒng)在該等溫等壓下的熱效應.
例如:1mol KNO3 溶于200mL H2O的溶解過程的溶解熱的測定方法如下:
①裝簡單絕熱式量熱計,裝置如圖.
自組裝簡單絕熱式量熱計裝置(1溫度計  2保溫瓶  3底座  4鐵架臺)
②準確稱量5.62g KNO3(備用).
③用容量瓶量取200mL室溫下的蒸餾水(密度為ρ=1g?cm-3),倒入廣口保溫瓶中.
④開動電磁攪拌器,保持一定的攪拌速率,觀察溫度計的變化,待溫度變化基本穩(wěn)定(即單位時間內(nèi)溫度的變化值基本相同)后,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連續(xù)記錄三次,作為溶解的前期溫度.
⑤打開量熱計蓋子將稱好的5.62g KNO3迅速倒入量熱計并蓋好蓋子,保持與溶解前同的攪拌速率,繼續(xù)每1min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溫度不再變化時,記錄三個溫度變化率穩(wěn)定的點,此三點作為溶解的后期溫度.
⑥數(shù)據(jù)處理.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您認為該測量實驗成敗的關鍵是
 

(2)用電磁攪拌器比用環(huán)形玻璃攪拌器有何優(yōu)點?
 
但為何要保持一定的速率,過快對所得結果有何影響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原因是
 
,要縮短溶解時間,還可采取哪些措施
 

(3)若已知KNO3溶液的比熱容為CpKj?(kg?℃)-1,起始溶解溫度為18℃,最終平衡溫度為t℃,非溶液部分吸收的熱量為QkJ,那么KNO3的溶解熱的數(shù)字表達式為△H=
 

(4)即使整個操作都規(guī)范,你認為測得溶解熱與實際溶解熱存在差異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中學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已知:
(a)A為淡黃色固體,B為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
(b)E為常見金屬,J為紅褐色沉淀;
(c)G在實驗室中常用于檢驗B的存在;
(d)L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常用于制造炸藥,濃溶液常呈黃色.回答下列問題:

(1)A的電子式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
 
,
(3)若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39g,則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
 

(4)向含n g L的稀溶液中加入m g E,兩者恰好完全反應,若L只被還原為+2價化合物,則n:m不可能為
 
.      
 A.5:1        B.9:2       C.3:1         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 CO(g)+NO2(g)?CO2(g)+NO(g),(正反應放熱),達到平衡后,只改變其中一個條件,對平衡的影響是:
(1)增大容器的體積,平衡
 
移動(填“正向”“逆向”“不”),反應混合物的顏色
 
.(填“變深”“變淺”“不變”)
(2)通人CO2氣體,平衡
 
移動.(填“正向”“逆向”“不”)
(3)加入催化劑,平衡
 
移動.(填“正向”“逆向”“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按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①CH3CH(C2H5)CH(CH32的名稱
 
   ②(CH32C=C(CH32的名稱
 

(2)寫出下列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①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②支鏈只有一個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