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森林遭到亂砍濫伐,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B.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和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
C.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D.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分子或離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A.溴水溶液:Na+、K+、NO3—、CH3CHO
B.氫氧化鈉溶液:AlO2—、K+、Cl—、NO3—
C.氫氧化鐵膠體:H+、K+、S2—、Cl—
D.高錳酸鉀溶液:H+、Na+、SO42—、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氮雜卓是新藥研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一類重要活性物質(zhì),具有抗驚厥、抗腫瘤、改善腦缺血等性質(zhì)。下面是某研究小組提出的一種氧氮雜卓類化合物H的合成路線:
(1)原料A的同分異構(gòu)體中,含有苯環(huán)且核磁共振氫譜中有5個峰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
寫出該物質(zhì)催化氧化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 。
(2)②的反應(yīng)類型是 ▲ 。原料D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 ▲ 、 ▲ 。
(3)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中間產(chǎn)物F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 ▲ 。
(i) 能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
(ii) 分子中含有三取代的苯環(huán)結(jié)構(gòu),其中兩個取代基是:—COOCH3和 ,
且二者處于對位。
(4)原料B俗名“馬萊酐”,它是馬萊酸(HOOC-CH=CH-COOH)的酸酐,請設(shè)計用原料CH2OH-CH=CH-CH2OH合成馬萊酸的合成路線。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溴乙烷與氫氧化鉀溶液共熱,既可生成乙烯又可生成乙醇,其條件區(qū)別是( )。
A、生成乙烯的是熱的氫氧化鉀的水溶液 B、生成乙醇的是熱的氫氧化鉀的水溶液
C、生成乙烯的是在170℃下進行的 D、生成乙醇的是熱的氫氧化鉀的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O3-、Fe2+、Na+ B、K+、Ba2+、OH-、SO42-
C、Ag+、NO3-、Cl-、K+ D、Cu2+、NH4+、Cl-、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利用培養(yǎng)皿探究氨氣的性質(zhì)。實驗時向NaOH固體上滴幾滴濃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對實驗現(xiàn)象所做的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現(xiàn)象 | 解釋 |
A | 濃鹽酸附近產(chǎn)生白煙 | NH3與濃鹽酸反應(yīng)生成了NH4Cl固體 |
B | 濃硫酸附近無明顯現(xiàn)象 | NH3與濃硫酸不發(fā)生反應(yīng) |
C | 氯化物溶液變渾濁 | 該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
D | 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NH3是一種可溶性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l2通入水中:Cl2 + H2O === 2H+ + Cl— + ClO—
B.雙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 + 2H+ + 2I— === I2 + 2H2O
C.用銅作電極電解CuSO4溶液:2Cu2+ + 2H2O 2Cu + O2↑+ 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 +4H+ === SO42— + 3S↓ + 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yīng)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煅燒粉碎的黃鐵礦礦石有利于SO2的生成
B.硫酸生產(chǎn)中用98%的硫酸吸收SO3,而不用H2O或稀硫酸吸收SO3
C.加入催化劑有利于氨的合成
D.工業(yè)制取金屬鉀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的溫度,使K變成蒸氣從反應(yīng)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