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近20年來,對以氫氣作為未來的動力燃料氫能源的研究獲得了迅速發(fā)展,像電一樣,氫是一種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來制取的所謂“二級能源”,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現(xiàn)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如煤、石油、太陽能和原子能。
(1)氫氣燃燒時耗氧量小,發(fā)熱量大。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C(g)+O2(g)=CO2(g) ΔH=-393.5kJ·mol-1
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試通過計算說明等質量的氫氣和碳燃燒時產生熱量的比是________。
(2)氫能源有可能實現(xiàn)能源貯存,也有可能實現(xiàn)經(jīng)濟、高效的輸送。研究表明在過渡金屬型氫化物(又稱間充氫化物)中,氫原子填充在金屬的晶格間隙之間,其組成不固定,通常是非化學計量的,如LaH2.76、TiH1.73、CeH2.69、ZrH1.98、PrH2.85、TaH0.78。已知標準狀況下,1體積的鈀粉大約可吸附896體積的氫氣(鈀粉的密度為10.64g·cm-3,相對原子質量為106.4),試寫出鈀(Pd)的氫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4.36∶1 PdH0.8
【解析】
(1)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求出1克物質燃燒放出的熱量,然后求出比值;
(2)設1體積為1cm3,求出鈀粉的質量和物質的量;再根據(jù)1體積的鈀粉大約可吸附標準狀況下896體積的氫氣,求出氫氣的物質的量,根據(jù)兩種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寫出其化學式。
(1)由C(s)+O2(g)=CO2(g) △H=-393.5kJ·mol-1可知,1g碳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為;由H2(g)+O2(g)=H2O(l) △H=-285.8kJ·mol-1可知,1g氫氣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為;等質量的氫氣和碳燃燒時產生熱量的比是=4.36:1,
故答案為:4.36:1;
(2)設1體積為1cm3,則1cm3的鈀粉的質量m=ρV=10.64g/cm3×1cm3=10.64g,鈀的物質的量n(Pd)===0.1mol,由1體積鈀粉約可吸附標準狀況下896體積氫氣,可知被吸附氫氣的體積為896cm3=0.896L,氫氣的物質的量n(H2)===0.04mol,所以鈀與氫氣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則產物中Pd與H數(shù)目之比為=,所以鈀的氫化物化學式為PdH0.8,
故答案為:PdH0.8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jù)類推思想,氯化鋁溶液蒸干后灼燒,最后得到氧化鋁,則硫酸鋁也一樣
B.高溫高壓下的超臨界水,溶液中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較大,有時顯酸性,有時顯堿性
C.如圖可表示水分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D.等體積、等濃度的醋酸鈉溶液和次氯酸鈉溶液中,所含離子總數(shù)前者小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苯甲酸的酸性比碳酸強,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則可以將
轉變?yōu)?/span>的方法是( )
①與足量的NaOH溶液共熱,再通入CO2②與稀硫酸共熱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③加熱溶液,通入足量的CO2④與稀H2SO4共熱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備1,2二溴乙烷的反應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BrCH2CH2Br。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備1,2二溴乙烷的裝置如下圖所示:
有關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
乙醇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
狀態(tài) | 無色液體 | 無色液體 | 無色液體 |
密度/g·cm-3 | 0.79 | 2.2 | 0.71 |
沸點/℃ | 78.5 | 132 | 34.6 |
熔點/℃ | -130 | 9 | -116 |
回答下列問題:
(1)在裝置c中應加入________(選填序號),其目的是吸收反應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氣體。
①水 ②濃硫酸 ③氫氧化鈉溶液 ④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2)判斷d管中制備二溴乙烷反應已結束的最簡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二溴乙烷粗產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蕩后靜置,產物應在水的________(填“上”或“下”)層。
(4)若產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最好用________(填正確選項前的序號)洗滌除去。
①水、跉溲趸c溶液、鄣饣c溶液、芤掖
(5)反應過程中需用冷水冷卻(裝置e),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不用冰水進行過度冷卻,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在1×105Pa,298K條件下,2mol氫氣燃燒生成水蒸氣放出484kJ熱量,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 H2O(g)=H2(g)+O2(g) △H=+484kJ/mol
B. 2H2(g)+O2(g)=2H2O(l) △H=-484kJ/mol
C. H2(g)+O2(g)=H2O(l) △H=+242kJ/mol
D. H2O(g)=H2(g)+O2(g) △H=+24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生活生產中常見的物質,表中列出了它們的(主要)成分
編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名稱 | 酒 精 | 醋酸 | 火堿 | 食鹽 | 銅線 | 氨氣 | 蘇打 | 小蘇打 |
主要成分 | CH3CH2OH | CH3COOH | NaOH | NaCl | Cu | NH3 | Na2CO3 | NaHCO3 |
根據(jù)情景回答問題
(1)請你對表中①~的主要成分進行分類:屬于電解質的是____________(填編號)
(2)寫出⑧的主要成分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NaHC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效去除大氣中的NOx,保護臭氧層,是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課題。
(1)在沒有NOx催化時,O3的分解可分為以下兩步反應進行;
①O3=O+O2 (慢) ②O+O3=2O2 (快)
第一步的速率方程為v1=k1c(O3),第二步的速率方程為v2=k2c(O3)·c(O)。其中O為活性氧原子,它在第一步慢反應中生成,然后又很快的在第二步反應中消耗,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活性氧原子變化的速率為零。請用k1、k2組成的代數(shù)式表示c(O)=____________。
(2)NO做催化劑可以加速臭氧反應,其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已知:O3(g)+O(g)=2O2(g) ΔH=-143 kJ/mol
反應1:O3(g)+NO(g)=NO2(g)+O2(g) ΔH1=-200.2 kJ/mol。
反應2: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條件下,將一定濃度NOx(NO2和NO的混合氣體)通入Ca(OH)2懸濁液中,改變,NOx的去除率如圖所示。
已知:NO與Ca(OH)2不反應;
NOx的去除率=1-×100%
①在0.3-0.5之間,NO吸收時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②當大于1.4時,NO2去除率升高,但NO去除率卻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將CO和NO按不同比例投入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CO(g)+2NO(g)=N2(g)+2CO2(g) ΔH=-759.8 kJ/mol,反應達到平衡時,N2的體積分數(shù)隨的變化曲線如圖。
①b點時,平衡體系中C、N原子個數(shù)之比接近________。
②a、b、c三點CO的轉化率從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b、c、d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從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以上兩空均用a、b、c、d表示)。
③若=0.8,反應達平衡時,N2的體積分數(shù)為20%,則NO的轉化率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又知化學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斷開)1 mol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的能量,現(xiàn)查知P—P鍵能為198 kJ·mol-1、P—O鍵能為360 kJ·mol-1、O===O鍵能為498 kJ·mol-1。若生成1 mol P4O6,則反應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變化為( )
A. 吸收1 638 kJ能量 B. 放出1 638 kJ能量
C. 吸收126 kJ能量 D. 放出126 kJ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有以下物質相互轉化
試回答:(1)寫出B的化學式_________,D的化學式 ______。
(2)寫出由E轉變成F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3)寫出G轉化成B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