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Ⅰ.(1)根據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氯氣能被堿溶液吸收、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等性質來分析,并注意濃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
(2)從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角度分析氧化劑和還原劑,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得失電子數(shù)目相等計算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
(3)漂白液由氯氣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主要成分是NaCl和NaClO,以此書寫離子方程式;
Ⅱ.猜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變渾濁,持續(xù)通入發(fā)現(xiàn)渾濁又變澄清,說明氣體為SO2,CO2中一種或兩種;
由裝置圖可知,該實驗原理為:檢驗SO2用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說明含有SO2;檢驗CO2用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CO2,由于SO2影響CO2檢驗,故先檢驗SO2,后檢驗CO2,檢驗CO2之前用試劑SO2除去,但選擇試劑不能吸收CO2,不能引入CO2,
(1)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SO2,防止影響CO2檢驗,選擇試劑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吸收CO2,不能引入CO2;
(2)裝置B的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硫氣體,避免二氧化硫對二氧化碳檢驗的干擾;
(3)在排除SO2情況下,檢驗CO2用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CO2;
(4)①A中品紅褪色,說明氣體含有SO2;②C中品紅不褪色且③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氣體中含有CO2,故該氣體是SO2,CO2的混合氣體.
解答 解:Ⅰ.(1)A.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地勢較低的地方氯氣含量大,中毒的可能性大,躲到低洼的地方去不合理,故A錯誤;
B.用燒堿溶液浸濕軟布蒙面,則會受到濃氫氧化鈉的腐蝕,做法不合理,故B錯誤;
C.肥皂水或尿液呈堿性,氯氣能溶于堿性物質的溶液,故C正確;
D.常溫下氯氣能溶于水,但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多飲水不能消除氯氣的危害,且氯氣主要危害呼吸道,故D錯誤;
E.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較高的地方氯氣含量較少,故E正確;
故答案為:CE;
(2)KClO3+6HCl=KCl+3Cl2↑+3H2O反應中,Cl元素化合價降低,則KClO3被還原,為氧化劑,HCl為還原產物,
標準狀況下6.72LCl2的物質的量為$\frac{6.72L}{22.4L/mol}$=0.3mol,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mol×5=0.5mol,
故答案為:KClO3;HCl;0.5mol;
(3)漂白液由氯氣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主要成分是NaCl和NaCl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為:Cl2+2OH-=Cl-+ClO-+H2O;
Ⅱ.猜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變渾濁,持續(xù)通入發(fā)現(xiàn)渾濁又變澄清,說明氣體為SO2,CO2中一種或兩種,
(1)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SO2,防止影響CO2檢驗,
A.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反應,無法檢驗二氧化碳達到存在情況,故A錯誤;
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二氧化硫為硫酸,不吸收二氧化碳,故B正確;
C.鹽酸不能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反應,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C錯誤;
D.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反應,不能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2)裝置A用于檢驗二氧化硫,裝置D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前需要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硫,所以裝置B是用于除去二氧化硫,裝置C是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
故答案為:除去SO2氣體;
(3)在排除SO2情況下,檢驗CO2用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CO2,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檢驗CO2的存在;
故答案為:檢驗該氣體中是否含有CO2;
(4)①A中品紅褪色,說明氣體含有SO2,②C中品紅不褪色且③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含有氣體中含有CO2,故該氣體是SO2、CO2的混合氣體,
故答案為:該氣體是SO2、CO2的混合氣體.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檢驗與物質組成的測定、對實驗裝置的理解、元素化合物性質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是解題的關鍵,注意掌握物質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原則,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④③①② | B. | ③④①② | C. | ③④②① | D. | ④③②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放電時,Na+向正極移動 | |
B. | 放電時,電子從鈉薄經負載流向多壁納米碳管 | |
C. | 充電時,鈉薄和外接電源的負極相連,發(fā)生氧化反應 | |
D. | 充電時,陽極的電極反應為:2Na2CO3+C-4e-═4Na++3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 |
B. |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一定能發(fā)生 | |
C. |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 |
D. | A和B的總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總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離態(tài)的碳 | B. | 碳的化合物數(shù)量眾多,分布極廣 | ||
C. | 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會形成酸雨 | D. | 煤、石油、天然氣屬于可再生碳資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中Cl-為氧化產物 | B. | 消耗1 mol還原劑,轉移6 mol電子 | ||
C. | 反應后溶液的酸性減弱 | D. | NH4+被ClO-氧化成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醇、乙酸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 | |
B. | 糖類、油脂、蛋白質均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 |
C. | 通過乙烯的取代反應可制得氯乙烷 | |
D. | C4H8Cl2有9種同分異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