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而原子半徑按A、C、B、E、D順序依次增大.A、D同主族;B、D、E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9.又知B、D、E分別與A、C兩元素共同組成的三種化合物X、Y、Z之間能相互發(fā)生反應;B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化合物M,1molM中含有42mol電子.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化合物M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______;
(3)寫出化合物Y與Z之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4)以鉑作電極,以Y溶液作為電解質溶液,A、C元素的單質分別在兩電極上發(fā)生原電池反應,則正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
【答案】分析: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與原子半徑的變化關系,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發(fā)生反應,則該元素為氮,B、D、E分別與A、C兩元素共同組成的三種化合物X、Y、Z之間能相互發(fā)生反應,說明其中一種物質為兩性化合物.
解答:解:B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化合物M,1molM中含有42mol電子,則B為N、M為NH4NO3;B、D、E分別與A、C兩元素共同組成的三種化合物X、Y、Z之間能相互發(fā)生反應,又B、D、E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9,且A、B、C、D、E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所以B為N、D為Na、E為Al,X為HNO3、Y為NaOH、Z為Al(OH)3;A、D同主族且A的原子半徑小于B,則A為H;X、Y、Z中均含O,則C為O.
(1)元素C為O元素,原子序數(shù)為6,核外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位于第二周期、VIA族,
故答案為:第二周期 VIA族;
(2)M是硝酸銨,為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故答案為:離子鍵、共價鍵;
(3)Y為NaOH、Z為Al(OH)3,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反應方程式為A1(OH)3+OH-=A1O2-+2H2O,
故答案為:A1(OH)3+OH-=A1O2-+2H2O;
(4)在堿性溶液中氧氣得到電子生成氫氧根,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故答案為:O2+2H2O+4e-=4OH-.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元素推斷及有關物質結構和方程式書寫,元素推斷有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