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A、B、C、D為短周期元素,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且A、B、C三種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之和為5.已知A是原子結構最簡單的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A和C之間可形成A2C和A2C2兩種化合物;D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請回答下列問題.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IA族;寫出BC2的結構式O=C=O.
(2)C、D兩種元素所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O2-、Na+.(用離子符號表示)
(3)在恒溫下,體積為2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B單質和1mol A2C蒸汽,發(fā)生:B(s)+A2C(g)?BC(g)+A2(g).2min后,容器的壓強增加了20%,則2min內A2C的反應速率為0.05mol/(L•min).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E.
A.增加B單質的量,反應速率加快
B.恒溫恒容時在該容器中通入Ar,反應速率加快
C.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可以判斷該反應達到了平衡
D.2min時,A2C的轉化率為80%
E.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時,該反應達到平衡
(4)BC與C2在DCA溶液中可形成一種燃料電池.該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CO+4OH--2e-=CO32-+2H2O.
(5)寫出D的單質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6)將0.2mol D2C2投入到含有0.1mol FeCl2的水溶液中恰好充分反應,反應的總的化學方程式為:8Na2O2+4FeCl2+H2O═4Fe(OH)3↓+8NaOH+8NaCl+3O2↑.

分析 A、B、C、D為短周期元素,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A是原子結構最簡單的元素,故A為氫,屬于第一周期,A、B、C三種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之和為5,故B、C只能處于第二周期,B元素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則B為碳元素,A和C之間可形成A2C和A2C2兩種化合物,故C為氧元素;D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處于IA族,原子序數(shù)大于氧,故D為Na.

解答 解:A、B、C、D為短周期元素,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A是原子結構最簡單的元素,故A為氫,屬于第一周期,A、B、C三種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之和為5,故B、C只能處于第二周期,B元素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2倍,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則B為碳元素,A和C之間可形成A2C和A2C2兩種化合物,故C為氧元素;D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處于IA族,原子序數(shù)大于氧,故D為Na.
(1)C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IA族,CO2的結構式為O=C=O,
故答案為:第二周期第VIA族;O=C=O;
(2)C、D兩種元素所形成的簡單離子分別為O2-、Na+,二者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故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O2-、Na+,
故答案為:O2-、Na+;
(3)設轉化的水的物質的量為amol,則
                    C(s)+H2O(g)?CO(g)+H2(g)
開始(mol):1               0               0
轉化(mol):a               a               a
平衡(mol):1-a             a               a
2min后容器的壓強增加了20%,則1mol×(1+20%)=1+a,解a=0.2,故2min內H2O的反應速率為$\frac{\frac{0.2mol}{2L}}{2min}$=0.05mol/(L•min),
A.增加固體單質的量,不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故A錯誤;
B.恒溫恒容時在該容器中通入Ar,不改變反應中各種物質的濃度,故化學反應速率不變,故B錯誤;
C.隨反應過程中,混合氣體的質量增大,容器體積不變,混合氣體密度增大,密度不再變化可以判斷該反應達到了平衡,故C正確;
D.2min時,H2O的轉化率為$\frac{0.2mol}{1mol}$×100=20%,故D錯誤;
E.1mol水反應得到1molCO、1mol氫氣,生成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5,故混合氣體中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說明到達平衡,故E正確.
故答案為:0.05mol/(L•min);CE;
(4)CO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堿反應生成碳酸根,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故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為:CO+4OH--2e-=CO32-+2H2O,
故答案為:CO+4OH--2e-=CO32-+2H2O;
(5)Na的單質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故答案為: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6)將0.2mol Na2O2投入到含有0.1mol FeCl2的水溶液中充分反應,過氧化鈉反應得到0.4molNaOH、0.1mol氧氣,0.1mol FeCl2反應消耗0.2molNaOH,得到0.1mol Fe(OH)2,剩余0.2molNaOH,0.1mol Fe(OH)2轉化為0.1mol Fe(OH)3消耗氧氣為$\frac{0.1mol}{4}$=0.025mol,則剩余0.075mol氧氣,反應的總的化學方程式為:8Na2O2+4FeCl2+H2O═4Fe(OH)3↓+8NaOH+8NaCl+3O2↑,
故答案為:8Na2O2+4FeCl2+H2O═4Fe(OH)3↓+8NaOH+8NaCl+3O2↑.

點評 本題以元素推斷為載體,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化學平衡有關計算、原電池、化學計算、方程式書寫等,(6)為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的綜合考查,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鹵代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鹵代烴中,鹵素原子與碳原子間形成共價鍵
B.在溴乙烷(CH3CH2Br)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形式為溴離子
C.聚四氟乙烯(塑料王)為高分子化合物,不屬于鹵代烴
D.鹵代烴的沸點比相應烷烴的沸點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已知有如下反應:
①2BrO3-+Cl2═Br2+2ClO3-
②ClO3-+5Cl-+6H+═3Cl2+3H2O
③2FeCl2+Cl2═2FeCl3
④2FeCl3+2KI═2FeCl2+2KCl+I2
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
A.ClO3->BrO3->Cl2>Fe3+>I2B.BrO3->Cl2>ClO3->I2>Fe3+
C.BrO3->ClO3->Cl2>Fe3+>I2D.BrO3->ClO3->Fe3+>Cl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同分異構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H3CH2CH=CHCH2CH3不存在順反異構體
B.分子式為C5H10O2的羧酸有8種
C.的屬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中不與金屬鈉反應的有5種
D.棱晶烷 為正三棱柱形,它的二氯代物有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化合物中的所有碳原子都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CH3(CH24CH3B.CH3CH2CHOC.CH3CH=CHCH3D.(CH33C-C≡C-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8.A、B、C、D是四種短周期元素,E是過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是同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層有三個未成對電子,E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64s2.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ASi  BNa  CP   DN
(2)用化學式表示上述五種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HNO3,堿性最強的是NaOH.
(3)用元素符號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氣體元素外)第一電離能最大的元素是F,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是F.
(4)D的氫化物比C的氫化物的沸點高(填“高“或“低“),原因NH3分子間形成氫鍵
(5)E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是26,E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
(6)A、B、C最高價氧化物的晶體類型是分別是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7)畫出D原子的核外電子軌道表示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將淀粉漿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紙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動的溫水中.相當一段時間后,取袋內液體分別與碘水、新制Cu(OH) 2(加熱)和濃HNO 3(微熱)作用,其現(xiàn)象分別是(  )
A.顯藍色、無現(xiàn)象、顯黃色B.顯藍色、紅色沉淀、無現(xiàn)象
C.無現(xiàn)象、變黑色、顯黃色D.顯藍色、變紅色、黃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將HCl和NaCl分別溶于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Cl的離子鍵被破壞B.NaCl的共價鍵被破壞
C.HCl和NaCl的化學鍵均遭破壞D.HCl和NaCl的化學鍵均未遭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甲烷分子是以C原子為中心的正四面體結構,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結構,理由是(  )
A.CH3Cl只代表一種物質B.CH2Cl2只代表一種物質
C.CHCl3只代表一種物質D.CCl4是非極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