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1)NO2可用水吸收,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反應6NO2+8NH3 7N2+12H2O也可處理NO2。當轉(zhuǎn)移1.2 mol電子時,消耗的NO2在標準狀況下是________L。

(2)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 ;

2NO(g)+O2(g) 2NO2(g) ΔH=—113.0 kJ/mol ;

①則反應NO2(g)+SO2(g) SO3(g)+NO(g) ΔH 的ΔH=________ kJ/mol。

②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 _____。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C.SO3和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時生成1 mol NO2

③測得上述反應平衡時NO2與SO2的體積比為1∶6,則平衡常數(shù)K=__ ______。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g)+2H2(g) CH3OH(g),ΔH。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該反應ΔH________0(填“>”或“<”)。實際生產(chǎn)條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本題共18分)

(1)3NO2+H2O=2HNO3+NO(3分) 6.72(3分)

(2)①-41.8(3分) ②B(2分) ③2.67或(3分)

(3)<(2分) 在1.3×104 kPa下,CO轉(zhuǎn)化率已較高,再增大壓強,CO轉(zhuǎn)化率提高不大,而生產(chǎn)成本增加,得不償失(2分)

【解析】

試題分析:(1)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化學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反應6NO2+8NH3 7N2+12H2O也可處理NO2。1mol二氧化氮轉(zhuǎn)化為氮氣時,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4mol,所以當轉(zhuǎn)移1.2 mol電子時,消耗的NO2的物質(zhì)的量0.3mol,在標準狀況下是0.3mol×22.4L/mol=6.72L;

(2)①根據(jù)蓋斯定律,將上式減去下式再除以2可得所求化學方程式的反應熱,所以NO2(g)+SO2(g) SO3(g)+NO(g) ΔH=[(-196.6 kJ/mol)-(-113.0 kJ/mol)]/2=-41.8kJ/mol;

②A、NO2(g)+SO2(g) SO3(g)+NO(g)是氣體物質(zhì)的量不變的可逆反應,所以氣體的壓強不會變化的狀態(tài)不一定是平衡狀態(tài),錯誤;B、隨著反應的進行,二氧化氮的濃度減小,氣體的顏色變淺,當氣體的顏色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正確;C、因為生成的三氧化硫與NO的物質(zhì)的量比是1:1,所以SO3和NO的體積比始終不變,不能判斷達到平衡狀態(tài),錯誤;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時生成1 mol NO2,代表的都是逆反應速率,錯誤,答案選B;

③測得上述反應平衡時NO2與SO2的體積比為1∶6,根據(jù)氣體體積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設NO2與SO2的起始物質(zhì)的量為1mol、2mol,二者都消耗xmol,則(1-x):(2-x)=1:6,解得x=0.8,所以生成SO3(g)和NO(g)的物質(zhì)的量都是0.8mol,則平衡常數(shù)K=(0.8×0.8)/(0.2×1.2)=8/3;

(3)溫度升高,CO的轉(zhuǎn)化率降低,所以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向是放熱反應,所以ΔH<0;根據(jù)所給圖像可知,在250℃、1.3×104 kPa時,CO的轉(zhuǎn)化率已較高,再增大壓強,CO轉(zhuǎn)化率提高不大,而生產(chǎn)成本增加,得不償失。

考點:考查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蓋斯定律的應用,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圖像的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第五套人民幣中的一元硬幣材料為鋼芯鍍鎳,依據(jù)你所掌握的電鍍原理,你認為在硬幣制作時,鋼芯應做

A.正極 B.負極 C.陰極 D.陽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佛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00 mL 2 mol·L-1的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數(shù)為0.6NA

B.在標準狀況下,2.8g N2和2.8g CO所含電子數(shù)不相等

C.0.2 mol H2O2完全分解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D.在常溫常壓下,2.24L SO2與O2的混合氣體中所含氧原子數(shù)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FeCl3和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過量SO2,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色沉淀為BaSO3 B.該實驗表明FeCl3有還原性

C.反應后溶液酸性增強 D.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只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氫元素,這類化合物稱氫化物。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氫化物的是

A.H2O B.NaH C.H2SO4 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1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固定體積容器中通入2mol A與1mol B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 3C(g) ΔH<0,達到平衡后,改變一個條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圖中曲線的是

選項

x

y

A

降溫

A的體積分數(shù)

B

升高溫度

混合氣體的密度

C

再加入A

B的轉(zhuǎn)化率

D

再加入C

A的體積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三1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NaClO的溶液中:K+,NH4+, Fe3+,Br-,SO32-

B.所含溶質(zhì)為Na2S2O3的溶液:K+、SO42-、NO3-、H+

C.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D.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Fe2+,MnO4-,Na+,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三上學期期中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0.1 mol·L-1的一元酸HA與0.1 mol·L-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pH>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混合前一元酸HA的c(H+)=0.1 mol·L-1

B.該混合溶液中:c(Na+)>c(A-)>c(OH-)>c(H+)

C.HA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HA = H+ + A-

D.該混合溶液中:c(A-)+ c(HA)=0.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5℃、101kPa下,反應2N2O5(g) = 4NO2(g)+O2(g),△H=+56.7 kJ/mol 能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

A.反應吸熱 B.熵增效應大于能量效應

C.熵減小 D.反應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