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為C3H6Cl2的有機物,發(fā)生一元氯代反應后,可以生成兩種同分異構體,則該C3H6Cl2的名稱是
A.1,2-二氯丙烷 B.1,1-二氯丙烷 C.2,2-二氯丙烷 D.1,3-二氯丙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四川省成都市高第二期期末高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有機物若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或不完全燃燒生成CO、CO2、H2O。則此有機物含有元素的組成情況 (填元素符號)。
(2)某有機物ag與0.8mol O2在密閉容器中充分混合后點燃。待充分反應后,將產物中的H2O(g)和其它氣態(tài)產物先緩慢通過足量澄清石灰水,產生40g白色沉淀,溶液質量減少0.8g。余下氣體通過濃硫酸干燥后,再緩慢通過足量灼熱CuO,固體由黑變紅。將產生的氣體又緩慢通過足量過氧化鈉,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11.2g且只有氧氣放出(假設每一步都充分反應或吸收)。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通過計算確定該有機物化學式為 。
②若ag該有機物恰好與18.4g金屬鈉完全反應,試確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
③若0.4mol該有機物恰好與9.2g金屬鈉完全反應,試確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
(已知① 醚不與鈉反應 ②一個碳原子上同時連2個或多個羥基是不穩(wěn)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四川省成都市五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如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不同條件下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艿难b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電極a為Al、電極b為Mg、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
(2)當電極a為Al、電極b為Mg、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時,該裝置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原電池。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若能,請說明在兩電極上所發(fā)生的現象:________。
(3)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將燃料和氧化劑(如O2)反應所放出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F設計一燃料電池,以電極a為正極,電極b為負極,氫氣為燃料,氫氧化鈉溶液為電解質溶液。則氫氣應通入________(填“a”或“b”)極,正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四川省成都市五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遞變規(guī)律不正確的是 ( )
A:Na、Mg、Al還原性依次減弱 B:C、N、O原子半徑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價依次升高 D: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四川省宜昌市春季期中考試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某有機化合物A,分子式為C8H9Cl,其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三種,該物質能發(fā)生下列一系列變化
⑴反應②的條件 ,A的結構簡式
⑵寫出下列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 →D: ; B →C: ;
C →D: B+D →E:
⑶B的同分異構體中,寫出苯環(huán)側鏈上有二個取代基,能與金屬鈉反應產生H2、不能使FeCl3溶液顯紫色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四川省宜昌市春季期中考試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三氟化氮(NF3)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是氨(NH3)和氟(F2)在一定條件下直接反應得到:4NH3+3F2=NF3+3NH4F 。下列有關NF3的敘述正確的是
A.NF3是離子化合物 B.NF3分子構型是平面三角形
C.NF3的氧化性比F2強 D.NF3中的N呈+3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四川省宜昌市春季期中考試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25℃時將pH=11 的NaOH 溶液與pH=3 的CH3COOH溶掖等體積混合后,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c (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一)
C.c (Na+) > c (CH3COO-)>c(OH-)>c(H+)
D.c (CH3COO-)>c(Na+)>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四川省高三5月沖刺卷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3種不同條件下,分別向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發(fā)生反應如下:2A(g)+B(g)2D(g) △H=-QKJ·mol-1。相關條件和數據見下表:
實驗編號 | 實驗Ⅰ | 實驗Ⅱ | 實驗Ⅲ |
反應溫度/℃ | 800 | 800 | 850 |
達平衡時間/min | 40 | 10 | 30 |
c(D)平衡/mol·L-1 | 0.5 | 0.5 | 0.15 |
反應的能量變化/KJ | Q1 | Q2 | Q3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壓強或密度是否發(fā)生變化判斷上述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B.實驗Ⅱ可能隱含的條件是使用催化劑,實驗Ⅲ達平衡時υ(D)為0.01mol·L-1·min-1
C.由表中信息可知Q>O,并顯有Q3<Q2=Q1=Q
D.實驗Ⅰ達平衡后,恒溫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D,達平衡時c(D)為1.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吉林省長春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等質量的兩份鋅粉a、b分別加入到兩份相同體積相同物質的量濃度且過量的稀硫酸中,同時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圖為產生H2的體積v(L)與時間t(min)的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