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研究需要,可從多個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以下對物質分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能與堿反應僅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稱為酸性氧化物

B.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H的化合物都稱為酸

C.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稱為堿

D.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稱為電解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較低溫度下,氯氣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某校甲、乙兩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均用200mL 12mol/L 鹽酸與17.4g MnO2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制備氯氣,并將制備的氯氣與過量的石灰乳反應制取漂白粉,用稀NaOH溶液吸收殘余的氯氣。分析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

甲、乙兩組制得的漂白粉中Ca(ClO)2的質量明顯小于理論值

甲組在較高溫度下將氯氣與過量的石灰乳反應,所制得的產(chǎn)品中Ca(ClO3)2的含量較高。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⑴ 上述實驗中理論上最多可制得Ca(ClO)2多少克?

⑵ 實驗中所得到的Ca(ClO)2的質量明顯小于理論值,試簡要分析其可能原因,并寫出可能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稀溶液中含有等物質的量的ZnSO4, Fe2(SO4)3,  H2 SO4,  CuSO4,向其中逐漸加入鐵粉,溶液中Fe2+的物質的量(縱坐標/mol)和加入鐵粉的物質的量(橫坐標/mol)之間的關系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陳述Ⅰ、Ⅱ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

NH3極易溶于水

充滿NH3的試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迅速上升

C

濃硫酸有強氧化性

濃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常溫下,鐵與濃硝酸發(fā)生鈍化

常溫下,鐵與濃硝酸不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銅和硫酸為原料,采用多種方法制取硫酸銅,制備方法如下:

方法一:

(1)濃硫酸試劑瓶上適合貼上的標簽是________(填序號)。

(2)甲同學取6.4 g銅片和10 mL 18 mol·L-1濃硫酸,放在試管中共熱時發(fā)現(xiàn),銅與熱的濃硫酸反應后并沒有得到預期的藍色溶液,而是在試管底部看到灰白色沉淀。甲同學為了驗證其中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設計下列實驗:

實驗步驟:傾倒掉上層液體后,向所得灰白色的固體中加入適量蒸餾水,邊加邊攪拌。

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所得灰白色固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乙還觀察到加熱過程中,試管內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黃色固體物質,持續(xù)加熱,淡黃色固體物質又慢慢地溶于濃硫酸而消失。淡黃色固體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最后反應完畢,發(fā)現(xiàn)試管中還有銅片剩余,乙根據(jù)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試管中還有硫酸剩余。他這樣認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4)丙同學認為甲設計的實驗方案不好,他自己設計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對比甲的方案,你認為丙同學的優(yōu)點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

(5)丁同學取一銅片和稀硫酸放在試管中,再向其中滴入雙氧水發(fā)現(xiàn)溶液逐漸呈藍色,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兩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鎂離子完全沉淀為氫氧化鎂;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離子完全沉淀為硫酸鋇。則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的濃度為  (  )

A. 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FeBr2、FeI2,若先向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氣,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結果溶液變?yōu)榧t色,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B.通入氯氣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不一定被氧化
C.不能確定通入氯氣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靜置、分液,向上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能產(chǎn)生黃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反應:4NH3(g)+5O2(g) = 4NO(g)+6H2O(g),若化學反應速率分別是用v(NH3)、v(O2)、v(NO)、v(H2O) [單位均為mol·L-1·S-1]

A.4/5 v(NH3)= v(O2)      B.5/6 v(O2)= v(H2O)

C.2/3 v(NH3)= v(H2O)     D.4/5 v(O2)= v(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電解食鹽水為基礎制取氯氣等產(chǎn)品的工業(yè)稱為“氯堿工業(yè)”,它是目前化學工業(yè)的重要支柱之一。

(1)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               。

(2)常溫下,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用石墨電極以右圖裝置進行電解某濃度氯化鈉溶液的實驗,電解一段時間后,收集到標準狀況下氫氣2.24L。(設電解前后溶液的體積均為1 L,不考慮水的消耗或氣體的溶解)

①理論上,電解后溶液中c(OH)=         ▲        mol/L。

②若實際測得反應后溶液的c(OH)=0.1mol/L,則造成這種誤差的原因可能是:

a.2H2O2H2↑+O2↑;若僅考慮該原因,則電解過程中溶液減小的質量是    ▲    g。

b.還可能為                  ▲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③經(jīng)測定,該實驗中溶液實際減少的質量為4.23g,則所產(chǎn)生的氣體及其物質的量之比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