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有A、BCD四種化合物,其中A、BD三種化合物均由兩種元素組成.已知:B分子的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B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43C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H240.5倍,其中硼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40%7.4%;A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表示為:ABCH2

  (1)寫出化合物C的分子式:________

  (2)化學上通常把原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均相同的分子或離子稱為等電子體.化合物D與化合物C為等電子體.化合物D是常見有機物,其分子中的原子都在一個平面上,寫出D的分子式:________

  (3)等電子體具有相似的結構和性質,則C的結構式為________.下列關于化合物C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C分子中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BC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

  CC能跟HCl、Br2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DC具有酸性,能與NaOH溶液反應

  (4)C的二氯化物具有________種同分異構體.

 

答案:
解析:

答案:(1)B3N3H6

  (2)C6H6

  

  (4)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物理教研室 題型:022

用砂紙擦后的鎂帶丐沸水反應,再向反應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向新制的H2S飽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鈉與潤滴有酚酞的冷水反應鎂帶與2mol·L-1鹽酸反應鋁條與2mol·L-1鹽酸反應向ALCI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A. 浮于水面,熔成閃亮的小球,四邊游動,逐漸縮小,溶液變紅色

B. 產生大量的氣體,氣體可燃,溶液變淺紅色

C. 反應+分劇烈,產生的氣體可燃

D. 劇烈反應,產生的氣體可燃

E. 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繼而沉淀消失

F. 生成淡黃色沉淀

3)實驗內容: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有關化學方程

                                                  

                                                

                                                

                                                

                                                

                                                

4)實驗結論:________。

5)問題討論:①請從結構理論上簡單說明上述結論的原因。

②請你補充一組實驗方案(簡單易行),證明此周期中另兩種主族元素的性質遞變規(guī)律。

現(xiàn)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質的數(shù)據(jù):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                                                       

原子半徑

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和最

低化合價             +2       +1       +5       +7       +1       +5       +3

              -2                      -3        -1               -3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元素中處于同一主族的有________,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

2)上表中某兩種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每個原子都滿足最外層為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寫出其電子式________

3)元素①⑥能形成兩種化合物,寫出其中較穩(wěn)定的化,合物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022

1)~(4)題是關于下面8種微粒的問題,請分別選答。

                              

                               

                              

                             

1)中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是(。

A.只有④⑦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④⑥⑦

2)關于這些微粒的結構示意圖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⑥與⑦的相同                        B.④與⑥的相同

C.④與⑤的相同                        D.前三項都不對

3)微粒的結構示意圖中,有2個電子層的結構有(。

A3                               B4

C5                               D6

4)在無機化合物中,化合價一定呈負價的是(。

A.⑧                                B.②

C.①                                D.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022

用砂紙擦后的鎂帶丐沸水反應,再向反應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向新制的H2S飽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鈉與潤滴有酚酞的冷水反應鎂帶與2mol·L-1鹽酸反應鋁條與2mol·L-1鹽酸反應向ALCI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A. 浮于水面,熔成閃亮的小球,四邊游動,逐漸縮小,溶液變紅色

B. 產生大量的氣體,氣體可燃,溶液變淺紅色

C. 反應+分劇烈,產生的氣體可燃

D. 劇烈反應,產生的氣體可燃

E. 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繼而沉淀消失

F. 生成淡黃色沉淀

3)實驗內容: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有關化學方程

                                                  

                                                

                                                

                                                

                                                

                                                

4)實驗結論:________。

5)問題討論:①請從結構理論上簡單說明上述結論的原因。

②請你補充一組實驗方案(簡單易行),證明此周期中另兩種主族元素的性質遞變規(guī)律。

現(xiàn)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質的數(shù)據(jù):

元素編號

元素性質                                                       

原子半徑

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和最

低化合價             +2       +1       +5       +7       +1       +5       +3

              -2                      -3        -1               -3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元素中處于同一主族的有________,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

2)上表中某兩種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每個原子都滿足最外層為8電子的穩(wěn)定結構,寫出其電子式________。

3)元素①⑥能形成兩種化合物,寫出其中較穩(wěn)定的化,合物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物理教研室 題型:022

下列所列為20017月在某報紙上公布的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報告,解答下列相關問題

城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南京       廈門

污染指數(shù)        92       74         82         98         95         25

首要污染物      TSP     NOx        TSP        SO2                  

空氣級別                                                  

珠海       汕頭       濟南        杭州       成都       太原       長春

47         54         76         67         87         218         103

                     TSP        TSP        TSP        TSP        TSP

                                                     

注:總懸浮顆粒物為TSP;氮氧化物為NOx;二氧化硫為SO2。

1)上表各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好的是________。

2)最容易出現(xiàn)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為防止城市出現(xiàn)酸雨,降低煤燃燒時向大氣排放的SO2,工業(yè)上將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請寫出有關“固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全世界每年有1.5´109t SO2排入大氣,形成酸雨可導致下列哪種危害________。

①腐蝕建筑物  ②導致樹木枯萎  ③造成地震和火山爆發(fā)頻繁  ④破壞臭氧層

4)減少城市酸雨可采取的途徑有________。

①減少用含硫煤作燃料  ②把煙囪建高  ③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④向含硫煤中加入熟石灰、生石灰或石灰石粉末  ⑤開發(fā)新能源

5)汽車尾氣(含烴類、CO、SO2、與NOx等物質)是城市空氣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化器”(用鉑鈀合金作催化劑),使CONOx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tài)環(huán)境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

①寫出CONOx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城市空氣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開發(fā)氫能源              B.使用電動車             C.植樹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E.使用無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022

下列所列為20017月在某報紙上公布的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報告,解答下列相關問題

城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南京       廈門

污染指數(shù)        92       74         82         98         95         25

首要污染物      TSP     NOx        TSP        SO2                  

空氣級別                                                  

珠海       汕頭       濟南        杭州       成都       太原       長春

47         54         76         67         87         218         103

                     TSP        TSP        TSP        TSP        TSP

                                                     

注:總懸浮顆粒物為TSP;氮氧化物為NOx;二氧化硫為SO2。

1)上表各城市中,空氣質量最好的是________

2)最容易出現(xiàn)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為防止城市出現(xiàn)酸雨,降低煤燃燒時向大氣排放的SO2,工業(yè)上將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請寫出有關“固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全世界每年有1.5´109t SO2排入大氣,形成酸雨可導致下列哪種危害________。

①腐蝕建筑物  ②導致樹木枯萎  ③造成地震和火山爆發(fā)頻繁  ④破壞臭氧層

4)減少城市酸雨可采取的途徑有________

①減少用含硫煤作燃料  ②把煙囪建高  ③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④向含硫煤中加入熟石灰、生石灰或石灰石粉末  ⑤開發(fā)新能源

5)汽車尾氣(含烴類、CO、SO2、與NOx等物質)是城市空氣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轉化器”(用鉑鈀合金作催化劑),使CONOx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tài)環(huán)境循環(huán)的無毒氣體。

①寫出CONOx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城市空氣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開發(fā)氫能源              B.使用電動車             C.植樹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E.使用無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