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guān)于某無色溶液所含離子檢驗的方法和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則原溶液中一定有FeCl3
B.加入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有CO或SO
C.先通入少量Cl2,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變藍,說明有I-
D.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一定有SO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使相同體積的Fe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中的Fe2+ 、Fe3+完全沉淀。如果所用的NaOH溶液的體積相同,求Fe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曲線a和b是鹽酸與氫氧化鈉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
B.P點時反應(yīng)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線a是鹽酸滴定氫氧化鈉的滴定曲線
D.酚酞不能用作本實驗的指示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蒸發(fā)操作時,應(yīng)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
B.蒸餾操作時,應(yīng)使溫度計的水銀球插入蒸餾燒瓶溶液中
C.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時,應(yīng)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必須比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除去某物質(zhì)中所含的雜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
序號 | 物質(zhì) | 雜質(zhì) | 除雜質(zhì)應(yīng)選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 |
① | KNO3溶液 | KOH | 滴入稀HNO3,同時用pH試紙測定至溶液呈中性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過量鐵粉并過濾 |
③ | H2 | CO2 | 依次通過盛有NaOH溶液和濃硫酸的洗氣瓶 |
④ | NaNO3 | CaCO3 | 溶解、過濾、蒸發(fā)、結(jié)晶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鋰離子電池的廣泛應(yīng)用使回收利用鋰資源成為重要課題。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鋁箔上)進行資源回收研究,設(shè)計實驗流程如下:
(1)第②步反應(yīng)得到的沉淀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第③步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反應(yīng)后,過濾Li2CO3所需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過濾時發(fā)現(xiàn)濾液中有少量渾濁,從實驗操作的角度給出兩種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含LiMn2O4的質(zhì)量為18.1 g,第③步反應(yīng)中加入20.0 mL 3.0 mol·L-1的H2SO4溶液,假定正極材料中的鋰經(jīng)反應(yīng)③和④完全轉(zhuǎn)化為Li2CO3,則至少有________g Na2CO3參加了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較多量的飽和氯水。
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有關(guān)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裝置甲: ;裝置。 。
(2)證明氯水已飽和的現(xiàn)象是 。
(3)制取結(jié)束時,裝置丙的液體中含有最多的微粒是 (水分子除外);裝置乙的作用是 。
(4)有如下改進措施或建議,請作出評價:
①在裝置乙和丙之間增加如圖(a)所示的裝置,你認為有無必要? 。
②在裝置丙的長導管下口處,接如圖(b)所示的多孔球泡,這樣做的好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guān)于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純凈物
B.石油產(chǎn)品都可用于聚合反應(yīng)
C.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氣是通過煤的液化得到的氣體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