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銀鏡反應的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A.在試管中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蕩,加熱煮沸之后把NaOH溶液倒去,再用蒸餾水洗凈試管備用
B.在洗凈的試管里配制銀氨溶液
C.向銀氨溶液中滴入3~4滴乙醛稀溶液
D.加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A中加NaOH溶液振蕩,加熱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銀氨溶液的配制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乙醛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銀氨溶液久置可能會爆炸,直接排放會污染環(huán)境,且造成資源浪費,實驗室從廢液中回收銀的實驗流程如下:
已知:[Ag(NH3)2]+Ag++2NH3
①寫出廢液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鐵粉要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該實驗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大氣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除去試管內(nèi)壁的油污 向潔凈的試管中加入2%硝酸銀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chǎn)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Ag(NH3)2]++OH-+3H+=Ag++2NH4++H2O 將銀離子還原 NO
【解析】銀鏡反應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試管必須潔凈,試管中先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加熱煮沸,目的就是除去試管內(nèi)壁上的油污,保證試管的潔凈;銀氨溶液的配制一定要先加入硝酸銀,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稀氨水,至最初產(chǎn)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銀氨溶液能夠把醛基氧化為羧基,本身被還原為銀;當加入稀硝酸時,銀氨溶液會與氫離子反應;從廢液中回收銀加入鐵粉是為了將銀離子置換為單質(zhì)銀,達到回收的目的,同時不造成重金屬離子的污染,據(jù)以上分析解答。
(1)銀鏡反應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試管必須潔凈,試管中先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加熱煮沸,目的就是除去試管內(nèi)壁上的油污,保證試管的潔凈;正確答案:除去試管內(nèi)壁的油污。
(2)向潔凈的試管中加入2%硝酸銀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chǎn)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所得溶液為銀氨溶液;正確答案:向潔凈的試管中加入2%硝酸銀溶液,然后邊振蕩試管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chǎn)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
(3)寫出乙醛與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反應生成乙酸銨、銀、氨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正確答案: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4)①銀氨溶液與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銀、硝酸銨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g(NH3)2]++OH-+3H+=Ag++2NH4++H2O ;正確答案:[Ag(NH3)2]++OH-+3H+=Ag++2NH4++H2O 。
②加入鐵粉要過量,不僅消耗掉硝酸,同時還能置換出銀;正確答案:將銀離子還原。
③過量鐵與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等對環(huán)境有污染的氣體;正確答案:NO。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Na2CO3和NaHCO3的性質(zhì),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相同溫度下,等濃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堿性比較,前者更強
B. 常溫時水溶性:Na2CO3>NaHCO3
C. 在酒精燈加熱的條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
D. 將澄清的石灰水分別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產(chǎn)生沉淀,后者不產(chǎn)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研究溶液中AgNO3和Na2S的反應。
實驗 | 試劑 | 現(xiàn)象 | |
試管 | 滴管 | ||
AgNO3溶液 (pH = 4) | Na2S溶液 (pH = 9) | 出現(xiàn)黑色沉淀 |
(1)用離子方程式解釋Na2S溶液pH > 7的原因:________。
(2)實驗小組同學認為黑色沉淀中可能含有Ag2O、Ag2S或Ag,設計實驗驗證。
已知:i.濃硝酸能將Ag2S轉(zhuǎn)化為和;
ii.Ag2O能溶解在濃氨水中形成銀氨溶液,而Ag2S和Ag均不能。
① 設計并實施如下實驗,證實沉淀中含有Ag2S。
試劑1和試劑2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
現(xiàn)象1和現(xiàn)象2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設計并實施如下實驗,證實沉淀中不含有Ag2O,將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補充完整。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
步驟i | 取少量銀氨溶液,向其中滴加鹽酸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步驟ii | 取少量洗滌后的黑色沉淀,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③ 經(jīng)檢驗,沉淀不含有Ag。
(3)實驗小組同學認為AgNO3溶液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夠氧化Na2S,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測得電壓為a()。
對AgNO3溶液中氧化的物質(zhì)進行推測:
假設1: 的AgNO3溶液中氧化了;
假設2: 的AgNO3溶液中氧化了。
利用右圖裝置繼續(xù)研究(已知:電壓大小反映了物質(zhì)氧化還原性強弱的差異;物質(zhì)氧化性與還原性強弱差異越大,電壓越大)。
① 將的AgNO3溶液替換為_______溶液,記錄電壓為b()。
② 上述實驗證實了氧化的物質(zhì)中一定包含,其證據(jù)是______。
實驗結(jié)論:AgNO3溶液與Na2S溶液的反應類型與反應條件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離子 RO3n 中, 共有 x 個核外電子,R 原子的質(zhì)量數(shù)為 A,則 R 原子核內(nèi)含有的中子數(shù)目是( )
A. A-x+n+24 B. A-x+n+48
C. A-x-n-24 D. A+x-n-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為四種短周期元素。Z元素原子核外K層與M層上的電子數(shù)相等,W元素的主族序數(shù)和周期數(shù)相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Y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3YO4
B. Y的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顯弱堿性
C. 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X<Z<Y<W
D. X、Z兩種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學鍵的類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的表示方法多種多樣,下面是常用的有機物的表示方法:
① ②③CH4 ④⑤
⑥⑦
⑧⑨⑩
(1)上述表示方法中屬于結(jié)構(gòu)簡式的為 _________;屬于結(jié)構(gòu)式的為 _______________;屬于鍵線式的為 ________________;屬于比例模型的為 _______________;屬于球棍模型的為 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⑨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____;
(3)②的分子式為 ________________,最簡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1mol該物質(zhì)可以和4molNaOH反應
B. 分子中含有六種官能團
C. 可發(fā)生加成反應、中和反應、水解反應、酯化反應、氧化反應和消去反應
D. 在水溶液中該有機物中的羥基和羧基均能電離出氫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按單質(zhì)、化合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生石灰、熟石灰、冰水混合物B.氮氣、濃硫酸、膽礬
C.干冰 、鐵、氯化氫D.水銀、水蒸氣、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電路板中的銅,其熱化學方程式為Cu(s)+H2O2(l)+2H+(aq)===Cu2+(aq)+2H2O(l) ΔH已知①Cu(s)+2H+(aq)===Cu2+(aq)+H2(g) ΔH1=+64 kJ·mol-1②2H2O2(l)===2H2O(l)+O2(g) ΔH2=-196 kJ·mol-1③H2(g)+1/2O2(g)===H2O(l) ΔH3=-286kJ·mol-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反應①可通過銅作電極電解稀H2SO4的方法實現(xiàn)
B. 反應②在任何條件下都能自發(fā)進行
C. 若H2(g)+1/2O2(g)===H2O(g) ΔH4,則ΔH4<ΔH3
D. ΔH=-32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