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0.某學習小組欲制取氨氣并探究其性質(zhì).請回答:
(1)實驗室利用固體與固體反應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NH4Cl+Ca(OH)2_CaCl2+2NH3↑+2H2O.
(2)①上圖是進行氨氣噴泉實驗的裝置,引發(fā)噴泉的操作步驟是輕輕擠壓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燒瓶,然后打開止水夾K.
②氨氣使燒杯中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NH3+H2O?NH3•H2O?NH4++OH-
(3)在上圖的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組合中不可能形成噴泉的是C
A.HCl和H2O         B.NH3和H2O        C.NH3和苯         D.CO2和燒堿溶液.

分析 (1)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加熱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
(2)①氨氣是極易溶于水的氣體,使燒瓶內(nèi)產(chǎn)生壓強差導致溶液進入燒瓶;
②氨氣與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電離產(chǎn)生氫氧根離子和氨根離子,溶液顯堿性;
(3)在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若擠壓膠頭滴管,形成噴泉,則氣體極易溶于水、或氣體極易與溶液反應,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加熱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化學方程式:2NH4Cl+Ca(OH)2 _CaCl2+2NH3↑+2H2O;
故答案為:2NH4Cl+Ca(OH)2 _CaCl2+2NH3↑+2H2O;
(2)①NH3極易溶解于水,打開止水夾擠出膠頭滴管中的水,然后打開止水夾K,由于氨氣迅速溶解導致燒瓶內(nèi)氣體壓強迅速減小,導致溶液進入燒瓶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
故答案為:輕輕擠壓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燒瓶,然后打開止水夾K;
②氨氣與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部分電離產(chǎn)生氫氧根離子和氨根離子,溶液顯堿性,化學方程式:NH3+H2O?NH3•H2O?NH4++OH-
故答案為:NH3+H2O?NH3•H2O?NH4++OH-;
(3)A.氯化氫易溶于水,擠壓膠頭滴管,氣體溶于水,體積減少,外壓大于內(nèi)壓,形成噴泉,故A不選;
B.氨氣極易溶于水,則擠壓膠頭滴管,氣體減少,外壓大于內(nèi)壓,形成噴泉,故B不選;
C.NH3和苯不反應,也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壓強差,不能形成噴泉,故C選;
D.擠壓膠頭滴管,CO2和NaOH溶液,氣體減少,外壓大于內(nèi)壓,形成噴泉,故D不選;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氨氣的制備和噴泉實驗,明確氨氣制備原理及氨氣的性質(zhì),熟悉噴泉實驗原理及常見氣體的性質(zhì)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Ca2++HCO3-+OH-═CaCO3↓+H2O
B.將磁性氧化鐵溶于鹽酸:Fe3O4+8H+═2Fe2++Fe3++4H2O
C.硅酸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SiO32-+CO2(少量)+H2O═HCO3-+H2SiO3
D.向淀粉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變藍:4H++4I-+O2═2I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中所示的物質(zhì)間轉化均能一步實現(xiàn)的是(  )
A.Al2O3 AlCl3(aq)(fā)無水AlCl3
B.Mg(OH)2MgCl2(aq)Mg
C.粗硅Cl2SiCl4H2Si
D.AgNO3(aq)NH3H20Ag(NH32OH(aq)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兩種單質(zhì)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
A.FeC12B.Cu2SC.Mg3N2D.Na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Cu與2mol/L的稀硝酸反應,如果NO3-的濃度下降0.3mol/L,則同時溶液中H+濃度下降(  )
A.0.3 mol/LB.0.6mol/LC.0.9 mol/LD.1.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鎂及鐵是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從工業(yè)廢水(主要含Mg2+、Fe3+、Cl-)中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來提取鎂和鐵,主要過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
開始沉淀時的pH沉淀完全時的pH
Mg2+9.611.0
Fe3+2.73.7

(1)試劑①可以是AB
A.MgCO3       B.Mg(OH)2C.NaOH           D.NH3•H2O
其目的是使溶液的pH升高,使Fe3+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而分離出去.
(2)圖1是該校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進行過程③的實驗裝置圖.其中裝置A的作用是制備干燥的HCl氣體,抑制MgCl2的水解.
(3)為了分析廢水中鐵元素的含量,先將廢水預處理,使鐵元素還原成Fe2+,再用KMnO4標準溶液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氧化還原滴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劑?否(填“是”或“否”),請說明理由KMnO4溶液自身可作指示劑.
②下列滴定操作可使測量結果偏大的是ACD.
A.錐形瓶水洗后.用待測液潤洗過再裝待測液.
B.滴定前讀數(shù)仰視.滴定后讀數(shù)俯視.
C.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標準液洗滌.
D.滴定管裝液后尖嘴部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③某同學稱取5.000g廢水,預處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試樣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標準溶液滴定.三次實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則廢水中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4.480%.
實驗
編號
待測溶液的體積(mL)滴定前標液的
體積讀數(shù)(mL)
滴定后標液的
體積讀數(shù)(mL)
120.001.2021.22
220.002.2122.19
320.001.5023.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堿金屬元素的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中.
(1)在25℃,101kPa下:2Na(s)+12O2(g)═Na2O(s)△H1=-414kJ•mol-1
2Na(s)+O2(g)═Na2O2(s)△H2=-511kJ•mol-1
①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
②一定量的N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燒,參加反應的O2體積為5.6L(標況下),則該反應過程中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3.01×1025或0.5NA
(2)金屬鋰廣泛應用于化學電源制造,鋰水電池就是其中一種產(chǎn)品.該電池以金屬鋰和鋼板為電極材料,以LiOH為電解質(zhì),加入水即可放電.總反應為:2Li+2H2O═2LiOH+H2
①鋰水電池放電時,OH-向負極移動.
②寫出該電池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2H2O+2e?=2OH?+H2↑.
③電解熔融LiCl可以制備金屬Li.但LiC1熔點在873K以上,高溫下電解,金屬Li產(chǎn)量極低.經(jīng)過科學家不斷研究,發(fā)現(xiàn)電解LiCl-KCl的熔鹽混合物可以在較低溫度下生成金屬Li.你認為,熔鹽混合物中KCl的作用是降低LiCl的熔點.寫出電解該熔鹽混合物過程中陽極的電極反應式:2Cl?-2e?=Cl2↑.
(3)最新研究表明,金屬鉀可作工業(yè)上天然氣高溫重整的催化劑,有關反應為:CH4(g)+H2O═CO(g)+3H2(g)一定溫度下,向2L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4molCH4(g)和6mo1H2O(g)發(fā)生反應,10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CH4(g)和H2(g)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①0~10min內(nèi)用v(CO)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1mol•L-1•min-1
②下列敘述中,能夠證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填序號).
a.生成3molH-H鍵的同時有4molC-H鍵斷裂
b.其他條件不變時,反應體系的壓強保持不變
c.反應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保持不變
d.c(H2O):c(H2)=1:3
③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13.5mo1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各組中的兩種物質(zhì)相互反應時,無論哪種過量,都可以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的組數(shù)是(  )
①亞硫酸鈉溶液與稀鹽酸     ②偏鋁酸鈉溶液與鹽酸   ③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
④氯化鋁與氨水              ⑤碳酸氫鈉溶液與澄清石灰水
⑥碳酸氫鈣溶液與澄清石灰水  ⑦苯酚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A.2組B.3組C.4組D.5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美國“海狼”潛艇上的核反應堆內(nèi)使用了液體鋁鈉合金(單質(zhì)鈉和單質(zhì)鋁熔合而成)作載熱介質(zhì),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鋁鈉合金的熔點降低
B.鋁鈉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無色溶液,則n(Al)≤n(Na)
C.m g不同組成的鋁鈉合金投入足量鹽酸中,若放出H2越多,則鋁的質(zhì)量分數(shù)越小
D.鋁鈉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銅溶液中,肯定有氫氧化銅沉淀也可能有銅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