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項反應對應的圖像錯誤的是
A.圖1: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備Fe(OH)3膠體
B.圖2:將稀鹽酸逐滴加入一定量偏鋁酸鈉溶液中
C.圖3:將二氧化硫逐漸通入一定量氯水中
D.圖4:將銅粉逐漸加入一定量濃硝酸中
B
【解析】
試題分析:A.鹽的水解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鹽的水解反應是吸熱反應,因此圖1:可以表示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備Fe(OH)3膠體的能量變化關系,正確;B.將稀鹽酸逐滴加入一定量偏鋁酸鈉溶液中,首先發(fā)生反應: NaAlO2+ HCl+H2O=Al(OH)3↓+NaCl;然后發(fā)生反應:Al(OH)3↓+3HCl=AlCl3+ 3H2O形成沉淀前后消耗的酸的物質的量的比的1:3,所以圖2:不能表示該反應關系,錯誤;C.將二氧化硫逐漸通入一定量氯水中,發(fā)生反應:Cl2+SO2+2H2O=H2SO4+2HCl,所以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溶液的pH逐漸減小,當完全反應后再繼續(xù)通入氣體,由于產生的酸是弱酸,所以溶液的pH不會產生大的變化,圖3可以表示該關系,正確;D.將銅粉逐漸加入一定量濃硝酸中,首先發(fā)生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當反應是溶液變稀后發(fā)生反應: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當硝酸反應完全后再加入Cu,也不再產生氣體,所以氣體達到最大值,圖4可以表示該反應不會關系,正確。
考點:考查圖像法在表示化學反應關系的應用的知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避免NO、NO2、N2O4對大氣的污染,常采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吸收處理(反應方程式:2NO2+2NaOH=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F(xiàn)有由a mol NO、b molNO2、c molN2O4組成的混合氣體恰好被VL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無氣體剩余),則此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寧夏銀川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漸加入鐵粉,溶液中Fe2+的濃度與加入鐵粉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A.1∶1∶1 B.1∶3∶1
C.3∶3∶8 D.1∶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寧夏銀川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鹽是一類常見的物質,下列物質通過一定反應可直接形成鹽的是
①金屬單質 ②堿性氧化物 ③堿 ④非金屬單質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化學——選修2:化學與技術】(15分)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 Fe2O3、Fe3O4、FeO、SiO2等)是生產硫酸的工業(yè)廢渣,其綜合利用對環(huán)境保護具有現(xiàn)實意義。利用硫鐵礦燒渣制備鐵紅等產品的實驗流程如下:
已知幾種鹽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過濾后濾液中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________。
(2)煅燒 FeCO3生成產品 I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_______。實驗室進行煅燒操作所需儀器除了酒精噴燈、泥三角、三腳架、玻璃棒外,還有__________。
(3)產品Ⅱ的化學式為 _______________,為了獲得產品Ⅱ,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還需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檢驗產品 II中是否含有氯化物雜質的實驗操作是:取少量產品Ⅱ于試管中配成溶液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①混合物:鋁熱劑、堿石灰、水玻璃、漂白粉 ; ②化合物:氯化鈣、燒堿、冰水混合物、膽礬
③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NO2 ④堿性氧化物:Na2O2、CuO、Al2O3、MgO
⑤同素異形體:C60、C70、金剛石、石墨 ⑥強電解質:AlCl3 、 BaSO4 、MgO、 Ba(OH)2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0.10mol·L-1的鹽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過程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是
A.c()>c(Cl-),c(OH-)>c(H+)
B.c()=c(Cl-),c(OH-)=c(H
C.c(Cl-)>c(),c(OH-)>c(H+)
D.c(Cl-)>c(),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天津一中高三化學9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不正確的是()
A.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后,溶液的pH=7,則反應后的混合后,2c(R2-)+c(HR-)=c(Na+)
B.0.05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0.05mol/L的KOH溶液,則:c(CH3COOH)+c(H+)=c(OH-)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NH4Cl溶液中c(H+)相等
D.0.2mol/L NH4Cl和0.1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c(NH4+)>c(Cl-)>c(N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四川省資陽市高三一診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7分)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飽和氯水,探究新制飽和氯水的組成和性質而進行了科學實驗:先對制得的氯水進行觀察,再用膠頭滴管將該氯水逐滴滴入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的試管中,邊滴邊振蕩,并連續(xù)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溶液的紅色逐漸褪去而得無色溶液。據(jù)此回答:
(1)C中的試劑是 ;儀器b的名稱為 ,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寫出新制飽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物質的化學式: 。氯水長時間放置,氯水中的成分就會發(fā)生變化,能快速判斷氯水中含有較多C12的方法是: 。
(3)根據(jù)預測,實驗中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兩種,請用簡要的文字補充:
①氯水與NaOH反應,堿性減弱紅色褪去。② 。
(4)通過實驗進一步探究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究竟是上述中的①還是②。
【實驗步驟】
①取上述實驗后試管內的無色溶液3 mL盛于另一支潔凈的試管中;② ,振蕩試管。
【現(xiàn)象與結論】
①若 ,則證明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
②若 ,則證明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5)為了從新制氯水中制得較高濃度的HClO,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試劑是 。
A.CaCO3 B.NaHSO3 C.Na2CO3 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