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過渡元素中,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
B.在ⅠA、ⅡA族元素中,尋找制造農藥的主要元素
C.在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尋找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
D.為元素性質的系統(tǒng)研究提供指導,為新元素的發(fā)現(xiàn)提供線索

分析 A.在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屬性又具有非金屬性;
B.含Cl、S、P的元素可用于制造農藥;
C.在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是找到半導體材料;
D.結合同周期、同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遞變性解答.

解答 解:A.在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屬性又具有非金屬性,可以用來做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如硅等,而不是過渡元素,故A錯誤;
B.含Cl、S、P的元素可用于制造農藥,故B錯誤;
C.在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是找到半導體材料,故C錯誤;
D.同周期、同族元素性質具有一定相似性、遞變性,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似,為新元素的發(fā)現(xiàn)和預測它們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提供線索,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及應用,為高頻考點,把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性質與用途為解答的關鍵,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固體化合物A不導電,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電離.下列關于物質A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是非電解質B.A是強電解質C.A是共價化合物D.A是弱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已知有機物分子中的碳碳雙鍵能發(fā)生臭氧氧化反應:
R-CH=CH-CH2OH$\stackrel{O_{2}/Zn+H_{2}O}{→}$R-CH=O+O=CH=CH2OH
有機物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氫氣相對分子質量的83倍.A遇FeCl3溶液顯紫色,以下A~H均為有機物,其轉化關系如下:

(1)A的結構簡式為,C含有的官能團是羧基;由F到G的反應類型為消去反應.
(2)若H與G分子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數(shù)目,且1molH能與足量的新制銀氨溶液反應生成2mol Ag,則H的結構簡式為OHCCH2CH2CH2CH2COCH2OH.
(3)反應①的作用是保護酚羥基,防止在反應②中被氧化.
(4)寫出B溶液與少量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合適的試劑a為NaHCO3溶液.
(5)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A的所有同分異構體有17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cA有相同的官能團ⅱ.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取代基ⅲ.遇FeCl3溶液顯紫色
寫出符合上述條件,且無甲基(-CH3)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環(huán)己酮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工業(yè)溶劑,實驗室常用次氯酸氧化法制備環(huán)己酮.
反應原理:
物質熔點(℃)沸點(℃)溶解性
環(huán)己醇26160.8可溶于水
環(huán)己酮-45155.6微溶于水
冰醋酸16.6117.9可溶于水
步驟:
①在如如圖所示裝置中,加入環(huán)己醇5.2mL(0.05mol)和冰醋酸33mL,開動電動攪拌器,將NaClO溶液緩慢滴加到反應液中,反應液溫度保持在25~30℃,邊加邊反應,直至用KI淀粉試紙檢驗呈藍色.
②一段時間后,反應液中加入足量飽和NaHSO3溶液,并將其轉入250mL蒸餾燒瓶中,加入3g AlCl3和幾粒沸石,搖勻.加熱蒸餾至無油珠滴出為止.
③取餾出液,加入無水碳酸鈉,至剛好呈堿性.繼續(xù)攪拌,加入NaCl固體至不再溶解,分液取有機相.
④向有機相中加入無水硫酸鎂,轉入50mL蒸餾燒瓶中,餾取155.6℃左右的組分.得2.94g純凈的環(huán)己酮.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是放熱反應,為防止溫度過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控制滴加速度、冰水浴等.(任寫一條)
(2)氧化法制備環(huán)己酮起氧化作用的是次氯酸,請寫出NaClO和CH3COOH反應生成次氯酸的離子方程式:ClO-+CH3COOH=HClO+CH3COO-
(3)加入飽和NaHS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過量的NaClO.加入NaCl固體的作用是減小環(huán)己酮的溶解度.分液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有分液漏斗、燒杯.
(4)蒸餾時加入AlCl3固體的作用是防起泡,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上述實驗中使用到滴液漏斗,相比于分液漏斗,它的優(yōu)點是可以使漏斗內液體順利流下.
(5)計算本實驗的產率60%.
(6)第②步中,設計實驗證明:加入的飽和NaHSO3溶液已經足量.取一段KI淀粉試紙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反應液點試紙中央,若不變藍,則NaHSO3溶液已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海水淡化過程中,不涉及的方法是(  )
A.萃取法B.電滲析法C.離子交換法D.蒸餾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合成氨是工業(yè)上的重要反應:N2(g)+3H2(g)$?_{催化劑}^{高溫高壓}$2NH3(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停止
B.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單位時間內生成1molN2的同時消耗3molH2
C.在上述條件下,N2不可能100%轉化為NH3
D.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探究氯氣與KI溶液的反應,某課外小組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放下部分濃鹽酸,加熱裝置B中溶液變藍色,隨后藍色褪去,溶液顯淺棕色
(1)裝置A中生成氯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裝置C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氣,防止污染環(huán)境;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3)能證明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的實驗現(xiàn)象是B裝置中通氯氣后溶液變藍.
(4)為探究B中溶液顏色變化的原因,該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并進行實驗.
查閱資料:
I2和I-在溶液中會發(fā)生反應:I2+I-?I3-,I3-顯棕黃色且遇淀粉變藍;I2可被氯氣與氧化為ICl2-(紅色)和ICl4-(黃色),兩種離子可繼續(xù)被氧化成IO3-(無色).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Ⅰ.取反應后B中的溶液4mL分成兩等份,第一份滴入1滴碘水;第二份滴入淀粉溶液第一份溶液藍色
第二份溶液顏色沒有變化
Ⅱ.將I2溶于KI溶液中配制得碘總濃度為0.1mol/L的溶液,取上述溶液2mL,滴加1滴淀粉溶液,再通入氯氣加淀粉后溶液變藍,通氯氣后藍色褪去,溶液顯淺棕色
Ⅲ.向Ⅱ所得溶液繼續(xù)通入氯氣溶液幾乎變?yōu)闊o色
①操作Ⅰ的實驗目的是證明反應后的B溶液中有淀粉,無I3-,說明溶液的淺棕色不是I3-造成的.
②寫出ICl2-在水溶液中與氯氣反應生成IO3-的離子方程式ICl2-+2Cl2+3H2O=IO3-+6Cl-+6H+
③由以上實驗可推斷B中溶液顏色變成淺棕色的原因是I-先被氯氣氧化成I2,I2又被氯氣氧化成ICl2-(紅色)和ICl4-(黃色),兩者混合呈淺棕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下列變化屬于放熱反應的是①②④⑤⑦(填序號).
①葡萄糖在人體內被氧化成CO2;②天然氣的燃燒;③煅燒大理石;④稀鹽酸與稀氨水混合;⑤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⑥干冰的升華;⑦鈉與水反應;⑧消石灰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資源綜合利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煤的氣化、液化均為化學變化,而石油的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均是物理變化
B.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學原理吸收處理工業(yè)生產污染物并將其轉化為有用物質
C.利用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的產量和質量
D.將苦鹵水濃縮、氧化,鼓入空氣和水蒸氣可提取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