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7538  7546  7552  7556  7562  7564  7568  7574  7576  7582  7588  7592  7594  7598  7604  7606  7612  7616  7618  7622  7624  7628  7630  7632  7633  7634  7636  7637  7638  7640  7642  7646  7648  7652  7654  7658  7664  7666  7672  7676  7678  7682  7688  7694  7696  7702  7706  7708  7714  7718  7724  7732  109140 

科目: 來源:河北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人類社會從采獵文明、農業(yè)文明發(fā)展到工業(yè)文明,人口增長越來越快,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據(jù)此回答1~2題。
1.發(fā)展中國家較之發(fā)達國家更容易引發(fā)環(huán)境問題,尤其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其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分布不均
②人口數(shù)量大,增長快
③經濟技術水平低
④環(huán)保法規(guī)不完善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四種生產方式或有關生產的敘述,同人地關系演變的四個階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謀求人地協(xié)調)順序相對應的是
①輪作,間種,生態(tài)種養(yǎng)
②人口增加,生產以糧為綱
③馴養(yǎng)野獸,種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森林被大片砍伐,隨之而來的是土地荒漠化威脅人類。于是“植樹造林”活動蓬勃發(fā)展起來了,各地的“防護林” 建起來了,“綠色長城”筑起來了。我們給大自然一份禮物,大自然便賦予人類一方樂土。據(jù)此回答(1)~(2)題。 
(1)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關系思想主要是
[     ]
A.人定勝天論的思想
B.人地協(xié)調論的思想
C.適應論的思想
D.環(huán)境決定論的思想
(2)下列活動對材料反映的人地關系有利的是
[     ]
A.盛世滋丁,永不加賦
B.圍湖造田,擴大耕地
C.取締小煤窯,關閉小火電廠
D.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禮記?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義”(《管子》),以上都是我國古代有關人地關系的思想論述。材料中的兩句話反映的是人地關系思想的
[     ]
A.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
B.人類中心論
C.天人相關論
D.人地伙伴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讀下面新天府評選標準結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將下面4個項目的代號填在對應的位置上。
a.人口密度;b.氣候條件;c.水體質量;d.地域文化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④_______。
(2)“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是農業(yè)文明時代的“理想國”,簡述在我國古代是怎樣做到“水旱從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今天的工業(yè)文明時代,我國目前面臨著發(fā)展與環(huán)保的雙重壓力,“新天府”必須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資源名稱: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簡述自然資源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工業(yè)化階段,人口增長有何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發(fā)達國家的工業(yè)化過程曾走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請在下圖中增繪曲線,用以表示不同社會經濟發(fā)展階段中污染的變化趨勢,并做簡要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合陸地自然資源的特征,舉例說明資源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圖反映了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質量之間的關系。據(jù)圖回答1—2題。
1.18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yè)化起飛的國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這種關系的城市是
[     ]
A.柏林
B.倫敦
C.舊金山
D.圣彼得堡
2.這種關系反映了環(huán)境質量的提高取決于
①經濟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②人的認識能力的不斷增強
③發(fā)展中國家工業(yè)化戰(zhàn)略的不斷調整④發(fā)達國家環(huán)保政策的不斷完善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組將人類社會劃分為四個發(fā)展階段,右圖是人類社會不同發(fā)展階段經濟增長主導要素的構成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______,它是決定________時代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
(2)分析影響工業(yè)文明時代經濟增長主導要素的變化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四個階段中,人地矛盾最為激化的階段是_______時代。試分析該階環(huán)境問題突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環(huán)境文明時代人地關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此階段社會發(fā)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讀人類社會演進和人地關系兩幅示意圖,回答問題。

(1)甲圖所示三種社會形態(tài)中,哪些屬于乙圖所示人地關系原理的范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qū)廣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舉中國古代不利于生態(tài)平衡的農業(yè)生產活動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響人地關系演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8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及其處理和解決國際事物的能力,主要看它的
[     ]
A、軍事力量
B、經濟力量
C、綜合國力 
D、人口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03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日本和新加坡兩國簡圖(比例尺不同),兩國在綜合國力基本實體方面相似之處是
    ①島國(臨海)②資源豐富 ③面積大  ④人口素質高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