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6763  6771  6777  6781  6787  6789  6793  6799  6801  6807  6813  6817  6819  6823  6829  6831  6837  6841  6843  6847  6849  6853  6855  6857  6858  6859  6861  6862  6863  6865  6867  6871  6873  6877  6879  6883  6889  6891  6897  6901  6903  6907  6913  6919  6921  6927  6931  6933  6939  6943  6949  6957  109140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在經濟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能源問題是關系到經濟大戰(zhàn)和國際和平的重大問題。
(1)簡要說明戰(zhàn)后西亞產油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并概括70年代以來西亞產油國經濟發(fā)展狀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下面“我國東部、中西部能源生產和消費占全國的比例(1998年)”,回答下列問題:分析說明
    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地區(qū)分布不均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目前,我國萬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GDP產出卻不足全球的4%。2003年,能源消費的總量中:煤炭占67.1%,石油占22.7%,天然氣占2.8%,可再生能源僅占7.3%。
材料二  
 
國家自1999年以來相繼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計劃,并于去年發(fā)布首個《節(jié)能中長期專項規(guī)劃》,提出在宏觀節(jié)能量、單位能耗、宏觀管理等方面的節(jié)能目標。今年,能源外交也成為我國外交的重要內容——走進非洲、守住非洲、進軍拉美,符合我國石油全球布局的戰(zhàn)略。
3)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常識分析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人類是自然環(huán)境的產物,又是地理環(huán)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B、產業(yè)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已經造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顯著變化
C、人類應停止或減緩發(fā)展,幫助自然地理環(huán)境恢復原始面貌
D、人類應注意協調社會經濟建設與環(huán)境生態(tài)保護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一般說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
    ①范圍會越來越廣  ②方式會越來越多  ③依賴性會越來越強  ④利用率會越來越高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03 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有關后工業(yè)化階段人類與自然資源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自然資源在地區(qū)發(fā)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強
B、自然資源對經濟發(fā)展、產業(yè)布局的影響加強
C、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將逐漸縮小
D、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在人類歷史早期,西亞兩河流域曾經是林木繁茂、經濟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來由于森林被大范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一事實說明
[     ]
A、自然資源可再生與非可再生的分類是絕對的
B、根據自然資源的性質,森林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C、多數非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合理開發(fā)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獲得再生
D、多數可再生資源,開發(fā)利用不合理時,它們的再生周期就會延長,甚至變?yōu)榉强稍偕Y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農業(yè)自然資源與古代文明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平坦的地形、溫暖的氣候、豐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農業(yè)社會時期生產力發(fā)展的 重要條件
B、在暖溫帶和亞熱帶相對濕潤的地區(qū),尤其是河流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區(qū),大都孕育了發(fā)達的農業(yè)
C、古埃及的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的尼羅河流域,古印度的恒河、印度河流域,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都
      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
D、世界古老文明的發(fā)祥地大多位于北半球中低緯度的大河中下游的沖積平原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利用與_____________發(fā)展關系示意圖。
(2)人類的生產、生活對自然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的依賴最大的歷史發(fā)展階段是
                                                                                                                                                      [     ] 
         A、農業(yè)社會階段
         B、工業(yè)社會階段
         C、后工業(yè)化階段
(3)工業(yè)社會階段煤、鐵、石油、天然氣、銅、鋁等礦產資源對資源性產業(yè)和工業(yè)布局有著決定性的影
         響,我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代表的石油工業(yè)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為代表的鋼鐵工業(yè)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工業(yè)城市,都靠
         近礦產資源富集的地區(qū)。
(4)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自然資源利用將有什么新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自然環(huán)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
B、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水平越高,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就越大
C、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受自然條件影響的程度逐漸下降,并且能夠日益廣泛和深刻
      地改造和征服自然環(huán)境
D、自然災害的發(fā)生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只能聽從自然的擺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農業(yè)社會時期,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對自然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很小
B、工業(yè)化的初期和中期,礦產資源對資源性產業(yè)和工業(yè)布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C、后工業(yè)化階段礦產資源的影響迅速上升
D、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然資源對經濟發(fā)展和產業(yè)布局的影響日益強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讀圖,回答1—4題。
1、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qū)在氣候上與同緯度多數國家相比,其優(yōu)越性有
    ①光照充足 ②雨熱同期 ③大陸性強 ④降水豐沛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這種優(yōu)越性形成的原因是
    ①背陸面洋,海陸兼?zhèn)涞牡乩砦恢?②國土面積廣大,氣候類型多樣
    ③地形復雜,東部平原面積廣闊 ④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四大文明古國都位于圖中的中低緯度地帶,在自然條件下,它們發(fā)展農業(yè)的共同優(yōu)勢是
    ①氣候溫暖,光熱充足 ②降水豐沛,河湖眾多
    ③水系發(fā)達,灌溉便利,土壤肥沃 ④地廣人稀,氣候類型多樣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人類活動給我國南方農業(yè)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有
    ①湖面萎縮,土壤鹽漬化 ②自然災害頻繁,農林牧業(yè)減產
    ③毀林開荒,坡地盲目開墾 ④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貧瘠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