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些地區(qū)主要農作物及熟制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能正確反映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農業(yè)生產狀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圖中①和③兩地農業(yè)生產方式及農作物品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水熱條件差異 B.地形差異 C.土壤差異 D.生產習慣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地理環(huán)境對其生產活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長江三角洲的輕工業(yè)發(fā)展依托于當?shù)匕l(fā)達的農業(yè)基礎
B.長江三角洲發(fā)展重工業(yè)依托于當?shù)刎S富的礦產資源
C.長江三角洲商業(yè)貿易發(fā)達依托于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D.松嫩平原發(fā)展重化工業(yè)依托當?shù)刎S富的石油資源和周邊地區(qū)煤、鐵等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在“2008建發(fā)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組織賽事的各個部門,成為本屆馬拉松賽的新亮點。下圖為120急救指揮中心出救示意圖,讀圖完成:
組委會接到賽道某地點一個急救電話,需要通過120急救指揮中心在最短的時間內指揮救護車到達事故地點。如圖所示,120急救指揮中心要確定哪一輛救護車離事故地點最近,可以利用的技術是:
A.RS B.GPS+GIS C.GPS+RS D.GIS+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救護車司機要想隨時知道自己所處的地理坐標,需要擁有
A.全球定位技術 B.GPS信號接收機
C.地理信息技術 D.遙感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跨省市和全國范圍的作物估產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全球定位技術 B.人工科學考察 C.地理信息系統(tǒng) D.遙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科考測量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GPS+GIS B.GPS+RS C.GIS+RS D.數(shù)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據(jù)西漢《史記》記載,當時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濕,丈夫早夭”農業(yè)經濟遠遠落后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據(jù)此材料,結合有關地理知識完成1—2題:
1.這一時期,長江中下游平原耕作業(yè)發(fā)展緩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交通落后 ②水系稠密 ③地勢低平 ④土質黏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這一時期,長江中下游處于區(qū)域發(fā)展的哪個階段
A.初期階段 B.中期階段 C.成熟階段 D.后期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中國現(xiàn)有荒漠化土地267.4萬平方千米,其中:風蝕荒漠化187.3萬平方千米;土壤鹽漬化 17.3萬平方千米;凍融荒漠化36. 3萬平方千米。圖3—2—3為我國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示意圖,圖示的9個省區(qū),占荒漠化土地總面積的99%。讀圖完成1~2題。
1.有關我國荒漠化土地的現(xiàn)狀,正確的是
A.風蝕荒漠化占荒漠上地的99%
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省區(qū)
C.荒漠化主要分布區(qū)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
D.長江以南的省(市、區(qū))沒有荒漠化土地
2.凍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
A.甘肅、河北 B.新疆、內蒙古 C.陜西、寧夏 D.青海、西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地區(qū)為我國某區(qū)域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A地區(qū)在農業(yè)發(fā)展中土壤鹽堿化問題嚴重,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緯度較高,凍土發(fā)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
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fā)旺盛
③農業(yè)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④地處河谷地區(qū),水流平緩,對土壤侵蝕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圖中B地在漢朝時是水草豐美的大草原,而現(xiàn)在已變成一片沙漠,其人為原因是
A.氣候由濕潤變?yōu)楦珊?nbsp;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農業(yè)由耕種業(yè)向畜牧業(yè)轉變 D.人類過度開墾和放牧對植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年福建廈門杏南中學高二10月月考理科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石漠化”全稱石質荒漠化,主要指亞熱帶濕潤的巖溶地區(qū),土壤遭受嚴重侵蝕,基巖大面積裸露,地表呈現(xiàn)出類似荒漠化景觀的土地退化現(xiàn)象。石漠化已逐漸演變成繼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國第三大生態(tài)問題。結合下表(有關坡度與土壤厚度的實測數(shù)據(jù))完成1—2題:
坡度 |
5º~10º |
10º~15º |
15º~20º |
20º~25º |
25º~30º |
30º~35º |
大于35º |
土層厚度 (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機質厚 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7 |
1.根據(jù)材料可以推知,我國四大高原中石漠化程度較高的是
A.內蒙古高原 B.黃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
2.分析上表可知,坡度與土層厚度、有機質厚度的關系是
A. 坡度大小與土層和有機質厚度成正比例
B. 坡度大小與土層和有機質厚度成反比例
C. 坡度大小與土層和有機質厚度成正相關
D.坡度大小與土層和有機質厚度成負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