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檢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圖,完成問題。
1.若此圖是冬季風環(huán)流側視圖,影響我國的西北風的序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此圖為大氣三圈環(huán)流中的中緯環(huán)流側視圖,則A 處表示的氣壓帶和③處表示的風帶分別為( )
A.副熱帶高氣壓帶 信風帶
B.副極地低氣壓帶 盛行西風帶
C.極地高氣壓帶 盛行西風帶
D.副熱帶高氣壓帶 盛行西風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檢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圖,完成問題。
1.如果圖中a、b為等溫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等溫線b的數(shù)值大于a
B.圖示區(qū)域為海洋
C.圖示區(qū)域為陸地
D.圖示月份為7月份
2.如果圖中甲地為某大陸的西岸,則甲地氣候類型可能是( )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檢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世界部分地區(qū)圖,圖中陰影為地面季風的地理分布區(qū),據(jù)此完成問題。
1.1月,圖中A地盛行
A.東南季風 B.西南季風
C.東北季風 D.西北季風
2.關于B地季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夏季風性質暖熱、干燥
B.冬季風成因與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有關
C.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易產生洪澇災害
D.冬季風勢力弱于夏季風
3.當C地盛行西北季風時
A.A地高溫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壓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檢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下圖所示,此時ABC弧線上的太陽高度角為0°,某人正在距離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觀測北極星.觀測到的北極星平均仰角為48°。完成下列各題。(14分)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
(2)A地此日晝長約______小時,日出時間是___________
(3)B地此日正午太陽高度角為 .
(4)此時東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圍比舊的一天________ (大、小)。
(5)此日34°N某樓上的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角度調整為 度時能獲得最大的熱量。
(6)此日,荊州看到太陽升落的視運動軌跡示意圖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檢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為“某極點上空的俯視圖(圖Ⅰ)”,圖中中心點為A。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Ⅱ中,甲線表示圖Ⅰ中從A到B各地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此時,劃分前后兩個日期的界線(經度)是 、 。
(2)此時圖Ⅰ表示的節(jié)氣名稱為 ,該低氣壓帶的名稱為 。
(3)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與B點相等的各地緯度可能為 、 。
(4)D點所在國家的 (城市名)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
(5)D點氣候類型為 ,其特點是 ,在該地氣候形成中 (洋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檢測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6分)
材料:
(1)在圖12所示氣壓形勢下,a等壓線的數(shù)值為 百帕,①地可能出現(xiàn)的風向是 。若甲天氣系統(tǒng)中心氣壓值增大,幾天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出現(xiàn)寒潮天氣,在此期間,②地的氣壓和天氣變化狀況是 。
隨著季節(jié)變化,當甲天氣系統(tǒng)消失時,控制澳大利亞大陸西南角的氣壓帶或風帶是 。(8分)
(2)圖12中A—B—B—C一線年降水量大致出現(xiàn)“由A至B逐漸減少、由C至B逐漸減少“的變化特點,試分析其成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師大附中文科綜合模擬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網絡中有一款風靡至今的虛擬游戲“開心農場”。如今,很多城里的人到周圍農村租田種地,“開心農場”在現(xiàn)實中已經成為現(xiàn)實。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問題。
1.家在江西南昌市的某市民一家在郊區(qū)某山村租種了一塊山地,他們在山坡上種了
一些甜玉米,雖然施了不少有機肥,并不缺少灌溉水源,但長勢并不理想,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伏旱”季節(jié)蒸發(fā)旺盛 B.水土流失嚴重
C.夏季光照太強烈 D.“梅雨”季節(jié)晝夜溫差太大
2.家在濟南的甲同學一家在黃河岸邊經營了一種植小麥和玉米的大型農場。與周圍
農戶相比,每畝地他們賺得更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灌溉便利 B.機械化程度高 C.土壤肥沃 D.種植面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師大附中文科綜合模擬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為某觀測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過程線圖。讀圖,回答問題。
1.該河段易出現(xiàn)險情的時間為
A.8月1日6時至12時
B.8月1日9時至8月2日18時
C.8月2日6時和8月3日6時
D.雨停后15小時至36小時
2.未來在相同降雨狀態(tài)下,如果圖中水文過程線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還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庫
C.洪峰點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復較好
D.洪峰點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開挖泄洪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師大附中文科綜合模擬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閱讀表1,回答問題。
表1 全國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人口普查 |
大陸地區(qū)人口總數(shù)(億) |
10年人口 增長(%) |
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 |
15~59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
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 口的比重 (%) |
受大學教育人數(shù) (每10萬人) |
城市化水平(%) |
第五次 (2000年) |
12.7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人 |
36.2 |
第六次 (2010年) |
13.4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人 |
49.7 |
1.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數(shù)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環(huán)境的改善
B.10年期間,人口出生率下降
C.現(xiàn)階段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遷移
D.人口出現(xiàn)自然負增長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A.人口素質提升明顯
B.10年間勞動力比重略有增加
C.勞動力向東部轉移趨緩
D.人口向城市轉移呈上升趨勢
3.近幾年,我國東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現(xiàn)“民工荒”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
A.適齡勞動人口比例變化不大,人數(shù)下降
B.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嚴重
C.東部沿海城市產業(yè)升級,對勞動力數(shù)量要求減少
D.中西部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不斷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師大附中文科綜合模擬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十二五”規(guī)劃的實施為西部地區(qū)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人類活動和資源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大課題。圖a和圖b是我國西部內陸某河流流域的區(qū)域劃分及其土地類型面積較長時期的變化統(tǒng)計資料。據(jù)此完成問題。
1.圖a中Ⅰ區(qū)域土地類型的變化,正確的是
A.高草地減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減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減少,旱地減少
2.Ⅰ區(qū)域土地類型的變化對Ⅱ地的影響,正確的是
A.河流徑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劇
C.水土流失嚴重 D.洪澇災害多發(fā)
3.該流域實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措施錯誤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區(qū)的用水量 B.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
C.進行全流域合理開發(fā)規(guī)劃 D.上游大力發(fā)展灌溉農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