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亞(如下圖)境內竹林資源豐富,約占全球竹林總面積的5%。竹制品加工以傳統(tǒng)作坊加工為主,工廠化生產仍處于起步階段,低投入和無序采伐導致竹材產量和品質降低,竹材加工地遠離竹林產地;初精加工全部由一個企業(yè)完成,因企業(yè)設備和管理落后,產品質量欠佳,質量達不到國際市場上要求的標準;目前埃塞俄比亞尚無專門的竹林栽培和竹材加工研究機構,各大學和學院也無竹林栽培和竹材加工專業(yè)。最新研究表明,在低海拔地區(qū)的生長快、燃燒效率高的竹子有望作為一種替代木材的燃料,成為非洲大陸對抗土壤退化及大規(guī)模森林濫砍濫伐的關鍵。作為“一帶一路”重點戰(zhàn)略合作投資國家,2018年中國政府宣布在埃塞俄比亞首都成立“中非竹子中心”,開展竹子種植和培育研究,推廣中國竹藤編技術、標準和管理,該中心的建立為當地帶來了巨大機遇。
(1)分析埃塞俄比亞發(fā)展竹產業(yè)的有利條件及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有利影響。
(2)歸納埃塞俄比亞竹制品加工工業(yè)面臨的困境。
(3)分析“中非竹子中心”的成立對當地的影響。
【答案】(1)有利條件:自然條件優(yōu)越,山地為主,適宜竹林生長;埃塞俄比亞竹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適合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的竹產業(yè);竹制品市場需求大;良好的投資政策;政府政策的支持。(任答4點)
有利影響:減少樹木的砍伐,有利于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平衡當地的碳氧平衡;燃燒效率高,產生的煙塵和空氣污染少,有利于節(jié)能環(huán)保。
(2)竹林缺乏經營;市場發(fā)育不良;竹產業(yè)鏈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科研和技術推廣薄弱等。(任答4點)
(3)提供技術,推動竹子栽培和加工利用;發(fā)揮竹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促進該國的經濟發(fā)展,增加稅收;培訓技術工人,增加就業(yè)機會,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
本題以埃塞俄比亞竹產業(yè)發(fā)展為背景,考查埃塞俄比亞發(fā)展竹產業(yè)的優(yōu)勢和困境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識,總體難度適中,重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1)埃塞俄比亞發(fā)展竹產業(yè)的有利條件:埃塞俄比亞自然條件優(yōu)越,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適宜竹林生長;因此發(fā)展竹產業(yè),埃塞俄比亞有豐富的資源;埃塞俄比亞經濟水平低,勞動力成本低,適合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的竹產業(yè);竹制品天然環(huán)保,價格低廉,國際市場需求大;政府政策的的大力支持,因此有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
有利影響:竹林生長速度快,用途廣,可以減少樹木的砍伐,有利于保護森林,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平衡當地的碳氧平衡,對防治全球變暖做出一定的貢獻;燃燒效率高,產生的煙塵少,空氣污染少,有利于節(jié)能環(huán)保。
(2)埃塞俄比亞竹制品加工工業(yè)面臨的困境主要是:竹林經營粗放,缺乏經營管理經驗;竹制品產業(yè)剛剛起步,竹產業(yè)鏈不完善,市場發(fā)育不良;埃塞俄比亞經濟基礎薄弱,資金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低,科研和技術推廣薄弱。
(3)“中非竹子中心”的成立對當地的影響為:中國向埃塞俄比亞提供技術,推動竹子栽培和加工利用等技術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埃塞俄比亞竹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因素,促進該國的經濟發(fā)展,增加稅收;培訓技術工人,增加就業(yè)機會,提高居民收入。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西亞和北非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zhàn)略位置不言而喻,地跨西亞和北非的埃及是在尼羅河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埃及境內的尼羅河特別有利于運輸,埃及人的船只在公元前3500 年之前就能借助流水和風力沿著河流來往于上下游地區(qū),其理由正確的是( )
A. 北行順水南行借助西北風
B. 北行順水南行借助東北風
C. 北行借助東南風南行順水
D. 北行借助西南風南行順水
【2】阿斯旺大壩修建后可能對下游沿岸的影響是( )
A. 降水減少B. 河流含沙量增多
C. 入海口海岸線后退D. 土壤淤泥增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沙漠和綠洲之間的過渡帶,由于沙漠和綠洲地表水熱差異,形成了沙漠和綠洲之間的局地環(huán)流,出現了“綠洲風”。沙漠與綠洲之間的過渡地帶是沙塵釋放的主要源區(qū)之一。沙塵暴的形成及其對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已引起全球科學界的高度重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圖所示四個箭頭中,正確表示“綠洲風”的是( )
A.B.
C.D.
【2】根據沙漠與綠洲間局地環(huán)流,推斷沙塵暴大多發(fā)生在一天中的( )
A.0~6時B.6~12時C.12~18時D.18~次日0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B兩點間的實際距離約為( )
A. 1100千米 B. 2200千米
C. 3300千米 D. 4400千米
【2】根據經緯度判斷,圖中C點應位于( )
A. 大西洋 B. 非洲
C. 太平洋 D. 南美洲
【3】A點位于C點的( )
A. 西北 B. 正西 C. 東北 D. 正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昌黎海岸帶海岸沙丘主要分布在灤河口和大蒲河口之間的沿岸地帶,海灘寬達200~500m,是我國海岸沙丘的典型分布區(qū),有海岸橫向沙脊、新月形沙丘等多種海岸沙丘類型。圖甲為該地某一段海岸沙丘地形簡圖,研究表明橫向沙脊的頂部會發(fā)生季節(jié)性往復移動,其頂部海拔夏季稍低于冬季,該地冬春季節(jié)多盛行東北風或偏東風,夏秋季節(jié)多盛行西南風或偏西風;圖乙為該地的各月降水量和風速變化圖。近年來,沙丘滑沙活動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睞。
(1)分析昌黎海岸帶成為我國海岸沙丘典型分布區(qū)的有利條件。
(2)指出橫向沙脊頂部季節(jié)性往復移動的時空分布特點,并說明其主要原因。
(3)與冬季相比,近年來夏季橫向沙脊的頂部海拔更低,請給出合理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示意青藏鐵路沱沱河附近區(qū)域的地形圖,圖中的沙障主要由鋪在地上的石方格、柵欄等障蔽物建成,圖乙表示圖甲所示區(qū)域的氣候要素變化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甲中沙障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時間及原因是
A.夏季氣溫高,冰川大量融化帶來的泥沙會掩埋鐵路
B.夏季降水多,暴雨山洪及其帶來的泥沙會沖毀鐵路
C.春季氣候干燥,大風多,隨風帶來的泥沙會掩埋鐵路
D.春季氣溫回升,積雪大量融化帶來的泥沙會掩埋鐵路
【2】圖中河流
A.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日變化小
B.河中沙洲數量夏季多,冬季少
C.水位年際變化小、日變化大
D.P處河流水量小于Q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黃蘑菇是青藏高原上有名的山珍,又稱“皇菇”,營養(yǎng)豐富且藥用價值突出,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較高。生長周期較短,人工種植難度大,青海省祁連縣(下圖)是黃蘑菇的著名產區(qū)。祁連黃蘑菇長期以來以家庭生產為主,2004年祁連山野菜野生食用菌類產業(yè)化經紀人協會成立,成為當地唯一開發(fā)、生產、經營天然野生經濟植物、山野菜和野生食用菌類的社團組織,在農牧民自愿的基礎上,組織生產經營祁連土特產品。2008年“祁連黃蘑菇”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1)說明成立祁連山野菜野生食用菌類產業(yè)化經紀人協會的原因。
(2)有人建議,祁連縣應當順應當前產業(yè)化趨勢加大黃蘑菇的開發(fā)力度。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巖石圈部分構造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________環(huán)境。
(2)①②兩層構成地殼,________部分地殼比較厚,________部分地殼比較薄。
(3)④是________面,大約在地下平均________km處(指大陸部分)。
(4)③是________,其物質狀態(tài)是________態(tài);①②③密度由小到大排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30°N某沿海地區(qū)夜晚陸地與海洋間的熱力環(huán)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上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氣壓最高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此時近地面的風向是
A. 西北風B. 東北風C. 東南風D. 西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